《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是一部通俗的中国古代哲学常识读本,是作者多年研读中国古代哲学的心得。内容涵盖了儒学、道学、墨学、名实学、纵横学、兵学、玄学、禅学、理学、心学等方面,共分为十五讲,角度新颖,介绍全面,语言浅显易懂、明白晓畅,时有精彩阐发,显示出作者的才情。本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入门理想读物,对广大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品鉴古今智慧 畅游精神世界 领悟先贤思想 追求诗意人生
序言
总有一盏灯叫哲学(代序)
何郁
总也忘不了在乡下教书的那几年。鄂东南丘陵深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远离乡镇,甚至远离村庄,天黑后,死一般寂静。远处不时有一两声狗吠传来,使学校愈发显得寂静。这个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拿出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一灯如豆,黑暗像游魂,在四处游荡,偶有山风吹过,夜就一下子黑透了。
那时候,我正琢磨着报考古代哲学的研究生。
那是一种空前的孤寂!19岁时,我母亲和奶奶去世,24岁时,父亲又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上。我该依靠什么才能存活下来?幸好有书,有诗歌,有禅宗,而中国古代哲学又是我*喜欢的。当时我“毅然预订了全年”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是这个名吗?有点记不住了),每一本新刊到手,都读得如痴如醉。奇怪,手头上居然还有一本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只有一本,封底都已经脱落了,也经常拿出来拜读。不知为什么,那时候特别迷恋中国古代哲学,或许只有在那里,才有一个寄托吧;也或许那时正是人生*迷茫的时候,需要哲学的安抚。阅读哲学,是不是在冥冥中企盼哲学这盏灯的照引?是啊,青年人一旦遭遇不幸,总希望上帝伸出一只手来拉一拉自己。
当然,也可能跟我天性喜欢哲学有关系。上大学时经常逃课,但政治系的课——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我一节课也没落下,而且总是想办法坐在前排。现在想想,也真有趣,那时候读得*多的书,竟然是弗洛伊德,是尼采,是萨特,是禅宗,而中外文学名著实在是读得不太够。后来参加工作了,仍然很喜欢哲学,特别是禅宗和庄子。大约是在2004年,因读庄子又逐渐喜欢读先秦诸予,然后顺流而下,沉浸在中国古代哲学这条静水深流的河流之中。仔细想想,在我人生的大坎处,总有哲学相伴,或许真是一种缘分;靠着哲学这盏灯,我才慢慢抬起头,看清前行的路。现如今,打开书柜,竞发现文学书和哲学书几乎各占一半,他们相安无事,日夜晤对。
为什么要读哲学?这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但似乎又必须回答。记得我上中学时,政治老师讲过,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总要问一问,这世界到底是什么?人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我们与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又该有怎样的联系?亲爱的朋友,你不知道,当我在一个深夜读到朱熹说,世界总是一个理,“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我是多么激动。我想,朱熹之所以能成为继孔子之后*大的学者和教师,是不是在于他对客观万物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解和认知呢?如果一个人能发现这个世界与自己的意义,内心不是一下子就强大起来了吗?剩下的就是做功夫,去探索这个“理”啊。在《朱子语类》中还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是啊,一个饮食,怎样区分“天理”和“人欲”呢,这是在拷问朱熹!朱熹回答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关味,人欲也。”回答得多好!当然从生活和生命的角度来讲,要求关味也不算过分,吃好点,穿好点,本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过分贪欲呢,如果没有节制呢?或许就很可怕!《项链》中的马蒂尔德不就是存有非分之想,终于导致一场悲剧吗?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贪腐横行,难道与过分追求“人欲”没有关系吗?是不是往往在这时,我们总是忘记了天地之间还有一个“天理”在!想到这儿,我们是不是觉得朱熹曾秉承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有几分道理?至少他是对人们贪欲的一个警告!原来哲学也不远,也不陌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这些哲人的言辞里;哲学总在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我们与世界有怎样的联系。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一个人要打好精神的底子,至少需要阅读五本书,《论语》《庄子》《红楼梦》,“唐诗”和鲁迅。前两者都是哲学著作,后两者虽然是文学,但也是哲学。其实唐诗里也有哲学,它有大唐的生命哲学、历史哲学和生活哲学。钱先生告诉我们,阅读哲学与一个人打好精神的底子关系十分密切。既如此,我们还犹豫什么呢?从今天起,就读哲学著作吧,从孔子读起,从老子读起。
作为教师需要读哲学,、尤其是文科教师,因为我们需要用哲学打底子。一个缺少哲学根基的教师终归是轻飘飘的。作为中学生、青少年,甚至是小学生,也需要读哲学,尤其是读中国古代哲学。所谓打好精神的底子,也就是要烙上中华民族的印记,而这个印记有多半又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作为支撑的。所以阅读中国古代哲学十分重要!读哲学,又*好与读人相结合。有人说,文学即人学,其实哲学也是人学。一种哲学背后总站着一个哲学家,甚至一排哲学家,而这些哲学家又都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你要学习砥砺而行,那就读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要学习诗意地栖居,那就读庄子,抟扶摇而上九霄去;你对军事有兴趣,那就读孙武,“兵者诡道也”;你想做一个洒脱智慧的人,那就读王阳明,见花开花落,悟人世浮沉……总之,你若要读,就读哲学,读中国古代哲学。
人生或短或长,总有许多盏灯在照引,其中,必有一盏灯叫哲学,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开悟……
识于蓬雀居
2015年2月5日
翻译:*高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又不与万物争长短,处在众人都瞧不起的地方,所以水*接近于道。
精读:老子不仅喜欢拿溪谷、女性生殖器作比喻,也喜欢拿水作比喻,因为水是*柔弱的,处于*下位的,但在老子看来,*柔弱的*刚强,*下位的*持久,两性做爱是这个道理,“水滴石穿”也蕴藏着这个道理,所以老子说,水*接近于道,*高善的人就像水一样,也是得道之人。曹雪芹说,女儿是水做的,或许就是受老子的启发。
4.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注释:素,没有染色的丝。朴,没有修治的木料。“素”和“朴”,此处都是指人心不受污染。绝,就是放弃、抛弃。学,这里是指仁义之学。
翻译:使人心像那不经修染的丝和木料一样,保持内心一片天真,减少欲念,抛弃仁义之学,就能做到无忧无虑。
精读: “朴素”一词来自于这里。老子这是给病态的社会开药方。老子认为,人心之所以混乱不堪,就是因为人有贪念,有私欲;社会之所以糟糕透顶,就是因为有人提倡仁义之学。前者批评人性,后者批评孔丘。在仁义问题上,庄子跟老子一样,也是认为仁义是一切乱之始。庄子说,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把矛头指向孔子。混乱的人心和堕落的社会,如何才是出路?
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黄冈师院特聘教授。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和文学作品共计300余篇,其中文学作品60余篇,有诗歌、散文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著作有诗集《在有用与无用之间》,作文学习用书《高考作文十八讲》,作文教学研究著作《批评与建设:高考作文研究》等。
虚云大师与太虚大师、弘一大师并称为近代三大高僧,名倾海内。虚云大师宗风独擅,诚人天之眼目,被誉为禅学泰斗。近百年中,大师
陈寅恪与柳如是 本书特色 本书以揭示王国维自杀之谜为开初,继以探寻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耗十载心血创作《柳如是别传》背后的因缘际会,展示了陈寅恪对上溯明末清初,下迄...
长生论 目录 **编老年的考察**章衰老的问题第二章衰老原因的理论第三章衰老的作用第二编动物的寿命**章 长寿的理论第二章 动物界的寿命第三章 消化系统与衰老第...
中国哲学史(上下) 本书特色 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其材料取用,具史学之通识,实近年。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
老学六经 本书特色 《老学六经》包括《老子·道德经》、《关尹子·文始经》、《文子·通玄经》、《列子·通虚...
观念史论文集 本书特色 如果我们能够始终保持自然给我们安排的简朴、单纯、孤独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乎能够完全免去这些不幸。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
人生试金石 本书特色 《人生试金石》是台湾版“人生三书”的第二部,王鼎钧先生自己曾说:《人生试金石》是探触父母师长没有想到的、没有教过的或者没有说破的一面。他对...
本书所录系作者对国学、“西藏问题”和学术方法等热点问题的思考,发表以来深受学界和文化界好评。作者的“大国学”理念别具一格
傅佩荣国学精品集—解读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思想,是一部记载孟子周游列国与君主论政的对话录,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孟子身处乱世,当时天下七国争...
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 本书特色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
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本书特色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
大师眼中的大师 本书特色 既不强词夺理,也不掠去隐私,只是去“揭发”,大师给大师、伟人们写也是一样。真实揭示大师、伟人的智慧与生活: 释迦牟尼、培根、伏尔泰、怀...
李天命作品集-杀闷思维 本书特色 硬要把人生弄得艰难痛苦的,通常是谁?是自己。由于什么?由于不知足。“我很简单,如意便满足。不如意便不满足。我不快乐,只因为我的...
朴素的民本情结-捍卫论语 本书特色 《捍卫论语3——朴素的民本情结》主要是围绕《论语》中的《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等展开。紧紧围绕原文要义,站在...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哲学史》由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契 主编。全书论 述了中国近代(1840—1949年)哲学的发展历程, ...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gb.htm#xinlei电子书祈竹仁宝哲自序在此,我先向我的根本恩师赤江仁宝哲致敬。自一九...
一休本来是情僧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并解读的是一休禅师长大后的风采,全书围绕一休故事,以性与禅的独特视角解读,观点清晰,立意鲜明,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向真爱美与智慧的...
《莲华生大士全传(上中下)》分上、中、下三册。书中叙述了莲师殊胜的出世、成长、修行、圆满成就等广大殊胜的因缘,描绘了他降魔
《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为佛教空宗最重要的经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此经中的一句名言。经文总约260余字,却统摄了600卷《大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讲述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不衰,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