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警察群体与警政建设研究-(武汉:1945-1949)

民国警察群体与警政建设研究-(武汉:1945-1949)

作者:孙静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15-04-01

评分:4.8分

ISBN:9787511529640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民国警察群体与警政建设研究-(武汉:1945-1949) 内容简介

《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民国警察群体与警政建设研究(武汉1945-1949)》在近代社会转型视阈下,以抗战胜利后的武汉警察与警政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近代以来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警政建设进行探讨。尤其是对近代都市警察的群体构成、职能嬗变、制度建设、警政改革及制约因素等问题展开了细致的剖析。在对近代警政发展演变过程及警察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的复杂角色予以考察的同时,还探讨了警察与警政运作的关系、警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近代警政发展的艰难性、复杂性与不平衡性。

民国警察群体与警政建设研究-(武汉:1945-1949) 本书特色

本书在近代社会转型视阈下,以抗 战胜利后的武汉警察与警政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近代 以来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警政建设进行探讨。
尤其是对近代都市警察的群体构成、职能嬗变、制度 建设、警政改革及制约因素等问题展开了细致的剖析 。在对近代警政发展演变过程及警察在社会文化变迁 中扮演的复杂角色予以考察的同时,还探讨了警察与 警政运作的关系、警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 相互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近代警政发展的 艰难性、复杂性与不平衡性。

民国警察群体与警政建设研究-(武汉:1945-1949)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角度
四、警察内涵的界定及其他
**章 武汉警察机构概况
**节 武汉警察机构沿革
一、清末民初武汉警察机构
二、抗战前武汉警察机构
三、沦陷时期的武汉警察机构
第二节 战后重建之武汉警察机构
一、汉口市警察局
二、湖北省会警察局
三、湖北水上警察局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武汉警察群体概况
**节 战后武汉警察群体构成
一、武汉警察的基本概况
二、警察来源
三、受教育背景
四、入职原因
五、警察内部等级
第二节 武汉警察类别完善与派别发展
一、警察类别的完善
二、驻卫警察的发展
三、女子警察的复建
四、武汉警察的内部派别
第三章 警察人事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建设
**节 警察人事管理制度及实施
一、警察任职资格
二、入警方式
三、警察人事异动
四、考评制度及实施
五、奖惩制度与实施
第二节 警察福利保障体系与实施
一、警察基本生活保障
二、退养与抚恤保障
三、其他福利
第四章 战后警察教育与培训
**节 武汉警察教育机构沿革
一、武汉警察教育的开端
二、武汉警察教育的发展
三、武汉警察教育的恢复
第二节 警察训育的具体实施
一、教育目的及方针
二、警察训育的层级化
三、警察训育的分类化
四、警察训育方式的多样化
五、警察训育内容的全面化
第五章 战后警察职能的行使
**节 传统职能的强化
一、维护国家安全
二、维持社会治安
第二节 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
一、推进社会良好风俗
二、促进市政建设
三、指导民众,服务社会
第六章 警政改革的深化
**节 促进警政现代化的因素
一、客观的外在压力
二、主观的内在动力
三、建警计划的提出
第二节 推进警政建设的努力
一、提升警察职业形象
二、改进警察勤务制度
三、充实科学警用设施
第七章 警政建设的制约性因素
**节 警察的尴尬处境
一、警察在学理上的重要作用
二、警察的现实地位
三、警察角色的尴尬
第二节 权责的混乱与纠结
一、警察职权的界定
二、警察职权的分割
三、警察职权的滥化
第三节 制度设计与现实的落差
一、法制不健全,制度设计未予周全
二、组织机构的设计与现实落差
三、人事制度设计的纰漏
四、经费支绌
结语
一、理想制度的设计
二、现实运作的无奈
参考文献

民国警察群体与警政建设研究-(武汉:1945-1949) 作者简介

孙静,女,湖北武汉人,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一级警督。文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警政史研究。先后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警察史”“中国文化史”等课程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及学院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论文获得各级奖项。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