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学家学术经典文库:李凭学术经典文集》包括三个部分。**部分包括四篇论文,属于综合论证,这与我的学会工作密切相关,主要阐述我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体看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夏各民族经历了对立、共处和融合三个阶段,民族矛盾成为该时期重要的社会关系。经历这三个阶段之后,中华帝国的版图扩大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升华了。所以,**部分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盛乐成为漠南中心的历史背景》、《六朝的历史地位》三篇文章,都是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的论证。至于《南贫北富局面的转变及相关经济问题》,则是我对于蒋福亚先生优秀的经济史专著的评论,也借以发表我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问题的观点。第二部分属于人物研究,这与我的教学工作密切相关。历史是以人为本的,其宗旨在于记载人物留给后世的痕迹和研究人物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本文集选择了关于曹操的两篇论文。曹操生活在东汉王朝的晚期,但是由于他辉煌的军事、政治与经济活动,开创了魏晋南北朝时代。曹操虽然没有称帝,却是曹魏王朝的缔造者。所以,大多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的开篇都以曹操为主角。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与公布,成为轰动舆论的要闻,也因此引发了空前的争鸣。2010年4月3日,我主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会长联席会议。经过考察遗迹、遗存和对相关证据充分讨论之后,联席会议达成共识,指出考古工作者关于该墓为曹操高陵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充分肯定了考古学上的这一显著成果。事后,我主编《曹操高陵——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联席会议》一书,并发表了《鉴定曹操高陵的各项证据》这篇论文,对此次会议加以总结。我进而认为,历史学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争论曹操墓的真伪上,而应该推波助澜,利用大众关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形势,将与曹操相关的问题深入研究下去。所以,我随后撰写了《曹操形象的变化》这篇论文。第三部分包括七篇论文,属于魏史考辨,这是我的主要研究对象。这里所说的“魏”,是拓跋魏而非曹魏。其中,《北魏道武帝早年经历考》、《北魏离散诸部问题考实》、《北魏明元帝以太子焘监国考》和《北魏孝文帝非文明太后私生辨》四篇文章发表较早,这些论文中考察的问题后来引起诸多共鸣与讨论。这是令我十分欣慰的,说明我关注的问题与学界关注的问题相一致,因此将它们选人本文集之中。
《中国现代史学家学术经典文库:李凭学术经典文集》:猗卢的上述举动,对于大黑河与浑河流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他将敌对的势力驱逐出河套,为大黑河与浑河流域的发展与巩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次,大量杂胡以及少量汉族人民的到来,使大黑河与浑河流域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杂胡以及汉人,这些新的草原客人,与游牧民的生活习惯并不相同。杂胡中的大部分部落原先也是游牧在草原的,但是由于他们曾经在并州附近长期与汉族人民接触,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农耕文明。而汉人虽然新近来到草原,但是原先与并州杂胡接触较多,也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游牧文明。因此,一方面,杂胡以及汉人能够很快地适应草原的牧业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以被废弃的秦汉时期军事城堡附近的聚居区域为据点去开垦农田。杂胡以及汉人在大黑河与浑河流域发展农业,有自然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位于黄河河套外套的东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交错,便于灌溉。这里虽然冬天寒冷,但是也有盛夏,七月是一年*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22度左右,*高气温可达摄氏37度以上。因此,当地的年降水量虽然较少,约为400毫米左右,但是雨水都集中在七、八月份,而这两个月份正是农作物迅速生长的阶段。总之,大黑河与浑河流域的地理与气候有利于作物繁殖,是适合农业发展的。如今的大黑河与浑河流域盛产小麦、莜麦、高梁、玉米、小米、糜子、土豆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油料、麻类、小茴香和甘草等经济作物。在古代,这里的农作物不可能像现在那么丰富,当时以种植名称为穄的谷物为主。不过,参考前文所述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描绘的情景,对照现代的自然条件,可以推测当年当地的农作物收成不会太差。杂胡以及汉人在大黑河与浑河流域发展农业,与拓跋部固有的生产方式并不矛盾。到猗卢时期,虽然拓跋部在草原上活动已经百余年,但是与此前活动在草原上的匈奴等民族的产业形式不同,它并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进入匈奴故地之前,拓跋部长期处在原始社会时期,过着所谓“纯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契而已”的生活。拓跋部的发源地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约10公里的嘎仙洞。拓跋部迁走以后,那里一直属于鄂伦春族的活动区域。而解放初期的鄂伦春族,尚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他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便是拓跋部早期社会状态的生动参照。种种迹象表明,进入匈奴故地之前,拓跋部正处于原始社会后期的**次社会大分工的时代。那时候,拓跋部虽然也有了原始的畜牧业,但所从事的主要是射猎。进入匈奴故地之后,由于大草原上原居各民族的影响,拓跋部进入了游牧民族的系列,但是拓跋部却从未排斥过农耕。史书上对于猗卢将居住在并州附近的杂胡及汉人迁到漠南的目的以及事后的安置状况并未作过交代。……
敦煌学十八讲 本书特色 敦煌学的内容比较庞杂,因为我主要是给历史系的学生上课,所以还是偏重历史和文献方面。十八讲的内容大体上有六个方面,一是敦煌简史(**、第二...
帝国的迷津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西潮涌入,新旧知识交汇,古老的中国正向近代转型。时代风云变幻,处在这一时代的知识分子,如林则徐、徐继畬、王韬、容闳、...
中古时代明时期-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 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要的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白寿彝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国代表...
世界上古史 本书特色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系业已成为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古案今说 本书特色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了解到法律的神圣,但同样也能了解到法律必须深入人心,国家的法制建设才可能向前迈出一大步。它在用自己的力量告诉人们,法律的天平...
云南名城史话丛书:大理史话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银苍玉洱;先民足迹;古城崛起;一隅辉煌;大理国都;元代大理城;明代大理城;清代大理等。云南名城史话丛书:...
明史:五 本书特色 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
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 目录 序编中国古代工商业(公元前2100—1840年)**章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节奴隶社会的手工业一、原始手工业的发生与发展二、青铜器的冶...
中国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藏着甚深的智慧,但历史现象纷繁复杂,普通读者很难把握全貌。本书选取了若干经典的历史案例,既有横向的...
琉璃厂史画 内容简介 当翻看这本图册后,您会透过尘封的历史,看到琉璃厂昔日的光辉和诱人的风姿。她饱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那样丰厚、宽泛而深邃,就像一部中国文化发...
资治通鉴(第五辑)(全三册)(文白对照全译)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第五辑·隋唐(上)(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3册)》文白对照,按朝代分辑,破除阅读巨著的障碍。...
《权力与相互依赖》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是一部颇有理论建树的力作。1977年,该书第一版出版,标志着
明史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内容简介 《明史》共三百三十二卷,其中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它是清乾隆年间“钦定”二十四史...
魔法.节日.动植物 本书特色 在这本有趣又易读的书中,作者分享了她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试图展示众多民俗传统背后的历史渊源——其跨度之广,从平民的日常信仰到西方文化...
草原帝国(缩译彩图本) 内容简介 我们甚少将目光投身中亚,而恰恰是对中亚的无数次争夺,改写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无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还是鲜卑人、契丹人、女真...
三国史话 内容简介 封建兼并战争和曹操统一北方、“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巾起义和东汉统治的崩溃、逐鹿中原的开始——关东诸军讨伐董卓、“五色棒”——曹操政治上...
中世纪维吾尔社会 本书特色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光荣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当然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叁 本书特色 隐匿山林还是出世救亡?且看民国大师们的非常抉择!★《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入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
英国史:Ⅲ:都铎王朝早期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亨利七世(一至三);亨利八世(一至七);爱德华六世(一至二);玛丽(一至二)。英国史:Ⅲ:都铎王朝早期 目...
戴维·赫尔德(DavidHeld),1951年出生,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fical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