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民间悲欢情:贺友直》是沪上知名连环画家贺友直先生的传记。详细地讲述了贺友直先生颠簸的孩提时光、辛苦的学徒经历;讲述了贺友直先生是如何走上绘制连环画的道路,并使之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的;讲述了贺友直先生晚年对连环画人才的培养、对中国连环画的国际推广;讲述了贺友直先生从画连环画转而画上海风俗画的故事……《白描民间悲欢情:贺友直》真实、细致地记述了老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艺术经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是沪上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先生的传记。详细地讲述了贺友直先生颠簸的孩提时光、辛苦的学徒经历;讲述了贺友直先生是如何走上绘制连环画的道路,并使之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的;讲述了贺友直先生晚年对连环画人才的培养、对中国连环画的国际推广;讲述了贺友直先生从画连环画转而画上海风俗画的故事……本书真实、细致地记述了老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艺术经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白描民间悲欢情:贺友直》:在印刷厂里,老板称作先生,老板娘叫师母。先生的父母叫太先生、太师母,其他的还有师姑、师叔、师妹、师弟。贺友直在学徒里排行*小,因此先生家里每个人都可以随便使唤他。一会儿太先生叫:“友直,到正章洗染店去拿洗好的衣裳。”一会儿太师母也叫他了:“友直,把这东西拿去送给桐柏宫的师太。”一会儿又是师母喊了:“友直,到老虎灶去冲只热水袋。”不过师弟、师妹从没有叫他做过任何事,可能是他们的年龄比他还小,不好意思使唤他。到了吃饭的时候,贺友直得先给师傅们一一盛好饭,还要用双手捧着饭碗递给师傅们,之后,他自己才能吃饭。只是一边吃饭,一边还得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当看到哪个把碗伸过来了,听到哪个筷子碰到碗底了,就得马上站起来将饭碗接过来添饭。如果师傅们都吃完饭了,那就意味着进餐结束,贺友直必须放下自己的饭碗,不管你吃饱还是没有吃饱。所以每顿饭下来,他总是只能吃个半饱。贺友直常常被厂里差到外面去办事,如果因办事耽误了吃饭,太先生就会给些钱让他买些白切猪头肉回来在厨房里吃。这样几次下来,贺友直心里有数了,只要有机会,就故意在外面挨过吃饭时间,回来后便可独自享受一顿有猪头肉吃的饱饭。那时候,贺友直和两个学徒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为常常吃不饱饭,三个人就动起了歪脑筋,他们从厨房间偷了些面粉和猪油出来,把五磅装的油墨罐改装成煤油炉,罐盖当作锅,把回丝捻成灯芯,一到夜里,便开起小灶,做起“油摊黄”来,三个人吃得津津有味。这一年的12月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上海公共租界,繁荣兴旺的商业市场瞬间变得百业凋零,银行倒闭,物资极度匮乏,粮食供应开始实行配给制,而且只出售碎籼米和苞谷粉。米店在售粮前一般会事先贴出告示,为了能够买到配给供应的口粮,许多人在天不亮时就去排队。但一到米店卸下门板准备售卖时,总有一帮黄牛冲撞过来,将原先排得好好的队伍一下子冲散得如同洪水决堤一般,人群中大哭小喊,场面顿时大乱,黄牛们趁机挤到队伍前面抢占位置,再将排在前面的位置卖给别人,以此来赚钱。贺友直与几个师兄都曾被先生派去买过米,但是能够买到的次数却是不多。在印刷厂当学徒可以拿工资,这比在铁工厂做学徒工要好多了。每到发月规钱(旧时按例付给学徒的零用钱)的日子就是厂里放假的日子。大家有了点小钱,先是剃头、沐浴,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再去花剩余的钱。贺友直从小喜欢看戏,到了上海,只要口袋里有点小钱,在不上班的时候就去看戏,当然不是去大戏院看,而是到公司里去看戏。那时候的大公司为了吸引顾客,一般都开设游乐场。*早开办游乐场的是位于九江路湖北路口的新新舞台。新新舞台在原有的5层楼屋顶上加盖了一个玻璃顶棚,叫做“楼外楼”。“楼外楼”天天开放,有演戏、说书、变戏法,还有哈哈镜,让人看到镜中自己的种种奇形怪状的模样。“楼外楼”还有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安装了上海**部电梯,一时轰动沪上。许多人不惜路途遥远专程前来,为的就是乘一回电梯。在公司开办游乐场的风气很快蔓延开来,开在南京路西藏路口的新世界商场(现改建为五卅广场)也在屋顶上加高二层搭建出一个“新世界游乐场”,在规模、设备和演出剧目上都比“楼外楼”好,场内除了有演京剧、说唱、评话、评弹的剧场、影戏场,还有茶室、商店,也有哈哈镜。“新世界游乐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大型游乐场“大世界”的雏形。后来永安公司、大新公司、先施公司等也纷纷开设游乐场,以至于人们习惯于将游乐场通称为“公司”。大世界游乐场建成后,其定位主要是面向普通老百姓,只要买一张门票,就可以从上午开门一直玩到夜里关门。大世界里面有看有吃有玩,花钱不多,却能够玩得开心。贺友直虽然没有什么钱,但是在看戏上,他还是比较挑剔的。他觉得看草台班子演戏一点意思也没有,要看就要看好的,所以他很少去大世界。但是贺友直毕竟是个学徒,没有多少钱可以用来看戏,于是他想出各种办法去看“白戏”(即不付钱看戏)。贺友直当时迷上了京剧,一旦厂里叫他外出办事,他看准机会就溜进黄金大戏院去看“白戏”。他看“白戏”自有一套办法:先是装作看大厅里的明星照,等到检票员离开时,就侧身钻进布帘进了剧场。开始时坐在*后一排,过一会儿装作上厕所,回来时便径直走到前排,看到有空座位就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戏院里日场的观众比较少,容易混得进去,虽然往往是已经演了一会儿了,但看到的倒都是大轴戏。后来贺友直有点闲钱了,凡有名角登台的戏,如俞振飞、马连良、杨宝森、李少春等出演的《四郎探母》《空城计》《二进宫》《野猪林》等,他总要去看,虽然只配坐在三楼的“吊脚包厢”里,他照样是看得如痴如醉,俨然是一个京剧发烧友。有时走在马路上,听到某一店家的收音机在播放京剧,他也会停下脚步站在一旁,直听到一曲唱完才离开。新年里放假三天,贺友直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天天去看戏。每天在中午时分进场,抢先占据三楼**排的好位子,一直看到日场结束,继续坐着不走,一边吃着自带的干粮,一边等着夜场开演。连续三天,可谓过足了戏瘾。贺友直是一个有头脑的青年,他不想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混日子,想到自己还能画画,好歹还有这么个一技之长,就忙里偷闲地练起画来。……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
黄慕兰自传 本书特色 “营救过周恩来的美女‘间谍’”她曾被周恩来称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她是谍战大戏《风声》女主角原型之一,她曾因出色的情报工作救过周恩来、关...
《本雅明传(全二册)》内容简介: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20世纪上半叶至为重要的思想家,其观点与思想异常迷人,却也捉摸
说李白 内容简介 李白其人**集引子与素描第二集强烈的功名欲.第三集追求的失落第四集奔赴长安第五集供奉翰林第六集赐金放还第七集入狱与流放第八集任侠与豪气第九集婚...
钱南园传 本书特色 钱沣,号南园,昆明人,清代云南著名的政治家、书画家、教育家,素有“滇中**完人”之誉,是一个刚直不阿的政治家。《钱南...
旷世大儒 : 孟轲 本书特色 有鉴于儒之对于中国其实也是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述、描摹,,将具体的儒者作为诠释儒之轨迹的符点,便是《旷...
皮娜·鲍什:为对抗恐惧而舞蹈 内容简介 在当代国际舞坛上,皮娜·鲍什的作品独树一帜,享誉世界。她是伟大的艺术创新者和永不停止的革新家。世人对她的作品爱恨交加,难...
王选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 本书特色 王选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带领团队二十年磨一剑,使这一成果在中国广泛普及和应用,掀起了中国印刷业"告...
可怕的四川人 内容简介 四川,古称“蜀”,“蜀”与“闽”相似,素有“蜀闽同风”之说。于是,四川自有“在川一只虫”之言。那么,四川人又是如何破茧成蝶,化虫为龙的呢...
黄兴传 内容简介 黄兴是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辛亥革命时期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并称的杰出领袖。黄兴传...
文起八代之衰:韩愈传 内容简介 “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三岁而孤,靠史嫂鞠育成人。怀瑾握瑜,满腹经纶却功名蹭蹬,历尽艰辛方...
《网络工程师的Python之路》内容简介:众所周知,Python这门编程语言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爬虫、Web开发、游戏
留德十年(季羡林作品珍藏本) 本书特色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
李嘉诚商业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书特色 一:书中阐述了李嘉诚的成长经历、创业经历以及成功的大概脉络,从中读者们不仅可以一窥李嘉诚的人生事业轨迹,更能领会和学...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书特色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
林肯与劲敌幕僚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传记。全书从林肯领导班子的组成成员出发,叙述了林肯如何化敌为友的宽广胸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林肯的领导才能...
1911震撼中国:辛亥风云重要人物 本书特色 为了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辛亥革命,高士振特编著了这本《1911震撼中国——辛亥风云重要人物》,...
两世溥仪-末代皇帝传奇 本书特色 溥仪,末代皇帝。他站在夜与昼的相交之处。他生命的色彩,有如夜向昼的嬗变,从高贵的深紫到卑贱的昏黑,到新生的清白。一个皇帝,...
托尔斯泰画传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画传》不是一部关于世界级文豪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的客观记录,而是一部试图重新审视这位伟大的生命行者精神足迹的书,一部提供给不断...
《杰出青少年的学习法则》内容简介:本书从正确引导孩子学出好成绩、帮助孩子突破学习障碍、正确引爆孩子的潜能、让孩子聪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