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西方文明,经过急风暴雨般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不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百年锐于千古”,而且各种各样新思想层出不穷,涌动不息,交织成一幅既宏伟壮观,又错综复杂的景观。
这样的时代当然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闪烁的时代。在涌现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个划时代的思想家。这其中既有开创全新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有执心理学和社会学之牛耳的佛洛伊德、韦伯;既有宣扬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穆勒、詹姆士,也有反叛传统、桀骜不驯的叔本华、尼采。著名的思想家当然远不止这里提到的这些人。但是,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东方,人们常常忘记了一位思想家晚宴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就是被人称为“19世纪下半叶*重要的思想家”,“人文科学领域里的牛顿”[2]的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
狄尔泰生于1833年,卒于1911年,在大学工作长达40 多年,终身从事哲学、史学、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勤于探索,著作等身。其主要著作有《道德意识试析》、《史莱尔马赫传》、《关于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科学历史之研究》、《精神科学导论》、《一般教育学的可能性》、《关于描述和分析心理学的思想》、《解释学的产生》、《青年黑格尔史》、《精神科学基础研究》、《体验与诗》、《哲学的本质》、《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历史理性批判的手稿》、《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的构成》等。从这些著作的书名上,我们就可以发现,狄尔泰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思想史等多门学科,几乎汇集了当时所有的思潮,形成了一种“创造性的综合”。狄尔泰的这些研究成果承上启下,既继承了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传统,又吸收了其他学科的内容,予以新的发挥和创造,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对本世纪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哲学上讲,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重要流派,如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伽达默尔尔的解释学都带有狄尔泰论述的烙印;在社会学方面,韦伯,曼海姆等也受到狄尔泰的影响。二次大战以后,狄尔泰的哲学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一批德国学者开始整理和出版狄尔泰的著作,并且予以新的研究和探讨。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狄尔泰的著作被逐步翻译成英文,狄尔泰的思想开始具有世界意义。从70 年代起,人们就已经确定,如果不论述狄尔泰,就很难说清现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进入现代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进程。当然,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东欧的有些学者,如卢卡奇把狄尔泰哲学也归入非理性主义,当作帝国主义代言人加以批判,那是受政治所左右,在学理上是不足为凭的。
但是,人们在阅读狄尔泰著作的时候,如果不深入研究,却很难把他归入哪一类哲学家。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和狄尔泰本人的性格使然。西方哲学在经过理性主义的高峰——黑格尔哲学以后,反叛传统,非理性主义思潮已经是暗流涌动,逐见端倪。进入19世纪后期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展,推动着思想界和理论界不断前进,更是促使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新浪漫主义等思潮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而以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则主张抛弃理性,放弃文明,回归本能,让生命摆脱文明的束缚,争取彻底的解放,一时声名大噪,影响颇大。面对着这些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思潮,每一位哲学家都必须给出明确的答案。狄尔泰是一位关心现实、关心实践领域的哲学家,他摈弃了那种要么拒绝天启,要么进入柏拉图理念王国的非此即彼的传统程式。同时,狄尔泰更是一位善于独立思考、而决不盲从的哲学家,他既坚持哲学传统,又不墨守成规,既试图进行思想方法论的变革,又不追逐时髦。一方面,他深信不疑,哲学应当为个人和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判断,并由此延伸出行为准则,但另一方面,他又怀疑理性是否能够深入到存在的*终结构中去;一方面,他拒绝屈从于当时已经风靡欧洲的非理性主义,但另一方面,他又怀疑理性是否能够演绎出道德法则。基于这样的哲学立场,他在对待当时的各个哲学流派时,采取了一种既不盲从,又不一概拒绝的态度。他激烈抨击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但却非常尊重科学的经验性,强调哲学的“科学性”;他标榜自己是“康德运动的一员”,呼吁哲学应该从黑格尔、谢林、费希特那里回到康德,但又不完全赞同康德的先验论哲学,试图建立“新的理性批判”,并与新康德主义学派的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进行长期论战;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的传统,但却极力反对费希特的知识学体系和黑格尔的思辨式的历史哲学,他的“历史理性批判”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大相径庭。这一切都说明,狄尔泰在坚持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兼收并蓄;同时能够独立思索反省,不为其所左右,强调所谓的“内在的批判”,对他所吸收的思想体系作批判性的修正,以谨慎的批判精神开创出自己的思想道路。狄尔泰在思想方面所作的探索是非常艰辛的,可说是殚精竭虑、筚路蓝缕。他的主要著作《史莱尔马赫传》和《精神科学导论》都是只出了上卷而没有出版下卷,他也因此被人戏称为“半部著作的哲学家”,其原因并不是他没有继续自己的写作计划或者其它外部原因,而是他本人在进行哲学变革时思想的内在矛盾,因为他毕竟处在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过渡时期,他从事的事业是思想求索,想要做的事情是要为哲学和其它人文科学开创一片新的天地,这样的伟业对任何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狄尔泰哲学的这种多面性、繁杂性,蕴涵着很多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哲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它也使人们很难对他的哲学思想作出全面和正确的评价。对他的学说和思想的介绍、诠释及评判就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冠以各种各样的主义,有些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比较系统地介绍狄尔泰的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他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分析他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梳理和把握近现代哲学发展的脉络,增加我们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认识,就是本书所期盼达到的目的。当然,我们用这个不大的篇幅不可能对狄尔泰做非常详细和周密的介绍和分析,本书将集中讨论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和他所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以及他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大陆哲学的影响。至于狄尔泰有关文学、艺术、教育学、思想史等方面的学说,本书基本没有涉及。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同时也为了使读者对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本书在正文后面增加一个附录,专门介绍他的生平、著作以及他在其它方面的贡献。当然这是很不够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进一步完善。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安士全书白话解(修订版)(套装上下册)》以佛教思想为主线,汇集了许多历史故事,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融知识性、趣
周易通解 本书特色 一、 "题解"部分 概述一卦之大义,以简明的解释,勾勒出卦象及卦爻辞的主要内容。二、 "注释"部分 在标明疑难字音、字义和分析句式前提下,主...
论义务,ISBN:9787562018452,作者:(古罗马)西塞罗著;王焕生译目录 目次被誉为罗马法灵魂的三部作品(代序)译本引言论义务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目录 目录 前言 吕氏春秋序 孟春纪** 孟春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仲春纪第二 仲春 贵生 情欲 当染 功名(一作由道) 季春纪第三 ...
先秦诸子文精读 内容简介 本书遴选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选录)》、《庄子》、《墨子》、《韩非子》里具体有代表性的篇章。先秦诸子文精读 目录 前...
华林·第3卷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印度早期佛教的部派比丘考索”、“唐宋时期道教的投简”、“梵汉本《遗日摩尼宝经》词语札记”、“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等40...
永恒的生命 本书特色 这是一位西班牙学者关于永生问题的哲学散文集。内容包括《解析“永生”》、《上帝与哲学家面对面》、《预言家们的政治》、《从生命到精神》、《世俗...
郭庆潘庄子集释与王先谦庄子集解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庄子》作为先秦有名典籍,历代为之作注者不胜枚举。仅有清一代注解《庄子》的文献就很好多,但其成就却少有超越郭庆...
《王阳明》三部曲,是迄今首部讲述王阳明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也是一部阳明心学入门必备读物。本书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来自史料,
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从我国古代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我国战国时代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我国古代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
经典日新书系: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影印第8版) 本书特色 看点一:兼采众长作者采取客观的立场,写法吸纳了诸种哲学史著述方式的长处和特点,既以轻松的笔法勾勒出哲...
图解经典93-图解人伦大统赋 本书特色 《图解中国古代人体五行学人伦大统赋(白话图解本)》: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学会面相 洞悉人心古代相学精要,历代用人者选拔人...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 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 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徐复观全集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是徐复观先生*后一部专著,整部手稿大都是在病中完成的。作者认为,经学是中...
逍遥真趣-超脱自在的道家智慧 本书特色 《夜航新语》丛书,取意明代张岱著《晚航船》序言中所说:旧时水路漫长,无聊之际,便以闲谈古今掌故为乐。如今此系列图书,也是...
《华严经》全80卷,唐代实叉难陀译,简称《八十华严》,以区别于《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其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依梵
列维纳斯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却又最难懂的思想家之一,本书作者追溯了列维纳斯一生的思想历程,解析了他思想中的一些最核心概
哲学.语言与生活-论维特根施坦的语言哲学 内容简介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高阶段。博士论文则是博士研究生成果的*后集成。博士论文是如何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