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

任应秋

作者:任廷革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年:2015-05-01

评分:5分

ISBN:978751322481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任应秋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其生平简介、代表论著、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学术传承等。“代表论著”,选择了任应秋从1942至1984年不同时期的代表著作,除“内容提要”外,将作者的“序言”录之,从中可了解作者的编写思路、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从任应秋的临床特点出发,以“论”带“案”,突出其强调理论指导临床的主张。“学术思想”,选择了研究任应秋学术思想的15篇文章,作者来自海内外不同的学术领域,或研究,或评价,或探讨,涉及中医领域的方方面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任应秋治中医学之博广及影响之深远。任应秋是中医学位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曾主持了中医首届研究生班的工作,“学术传承”则介绍了他培养研究生的情况。

任应秋 内容简介

任廷革创作的《任应秋》这本文集由马伯英、朱勉生、鲁兆麟、钱超尘担任学术顾问,书中的“学术思想研究”部分,大多是任应秋的弟子们写的,由于任应秋的学术思想涉及的学科较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他的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包括中医理论、中医教育、读书之道、治学方法、临床实践、医史文献、各家学说、仲景学术、《内经>研究等。难得的是,还包括国外学者、社会学学者,从人类学、哲学角度的分析和探讨。尤其是英国皇家医学会终身院士“马伯英”教授,在百忙之中还为《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任应秋》写了序。

任应秋 目录

生平简介代表论著一、《任氏传染病学》(1943年)1.内容提要2.自序二、中医各科精华·内科学(1947年)1.内容提要2.自序三、中医各科精华·内科治疗学(1952年)1.编写大意2.自序四、脉学研究十讲(1952年)1.内容提要2.自序五、中国医学史略(1955年)1.内容提要2.自序六、中医病理学概论(1955年)1.内容提要2.自序七、《伤寒论语译》(1956年)1.内容提要2.自序八、《金匮要略语译》(1957年)1.内容提要2.自序九、《伤寒论证治类诠》(1957年)1.内容提要2.自序十、《阴阳五行》(1959年)1.内容提要2.叙例十一、《运气学说》(1959~1982年)1.内容提要2.叙例3.增订序言十二、《中医各家学说》(1961~1980年)1.内容提要2.编写说明十三、《病机临证分析》(1962年)1.内容提要6.学说实践7.感恩先生……临床研究学术思想研究学术研究学术传承学术年谱

任应秋 作者简介

任廷革,女,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信息研究30余年,以中医药数据库建没、中医智能研发为研究方向。 1992年创建了中医学信息研究窒,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部级、校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有:“中医方剂信息实验系统”“中医药基础数据库系统”“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中医临证经验机器学习系统集成方法的研究”“中医方剂功效因子的量化与分类的建模方法研究”“基于智能计算的中医方剂基础治法模型的构建”,同时主持“任应秋名家研究室”的建设工作,相继整理出版了《任应秋讲座史集》《任应秋临证心验》《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讲稿》《任应秋医学全集》等著作。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