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昌编著的《民国新语》以短小精悍的语录体形式和幽默生动的语言,记录了民国时期名人的趣闻轶事,如狂狷第四、师道第五、风采第六、辩才第七、书痴第八、沿学第九、炎凉第十、孟浪第十一、纠葛第十二、识断第十三、立场第十四等等。
民国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时代,现在人们热衷使用网络语言,其实那个时候新名词比现在多了去了,翻开早期的民国主流杂志《论语》看看,很多名家、大师都在使用新鲜词语,且用得惟妙惟肖。严昌编著的《民国新语》以短小精悍的语录体形式和幽默生动的语言,记录了民国时期名人的趣闻轶事,是一部民国版“世说新语”
章太炎生于书香之族。六岁时,父亲章浚在家邀请文人、亲友.边饮酒边吟诗词。那天正值下雨。一位与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兴上来,令小太炎应景诵诗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吟诵道:“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顿时,震惊四座!章老先生即令人拿来宣纸笔墨,挥毫录下了这首十分珍贵的“六龄童诗”。 童年的章太炎是个“书迷”。母亲常与女眷们在家打牌消遣。而章太炎就坐在旁边看书,尽管环境闹,他却总是读得旁若无人,津津有味。一日,小章太炎在天井里专心致志地看书,天色渐暗,气温转低,其长嫂连唤三声,叫他进屋添衣,免得着凉。章太炎勉强进屋添衣后,仍回到天井借光读书。殊不知竟穿上其长嫂的一件“花马甲”,众人见状,大笑不止。 黄侃之父教子甚严,规定《史记》《汉书》必须从头背到尾。黄侃天资聪明颖慧。五岁时黄侃随父游成都武侯祠,祠壁悬挂楹联甚多,他一一默记。归家后,父亲随意抽问,他当即朗声背诵,不差分毫,其父惊诧不已。 九岁的黄侃已能读《经》,日逾干言,人呼“神童”。其父以书谕之日:“尔负神童之誉,须时时策励自己,古人爱惜光阴,勿谓年少,转瞬即壮矣。” 赵元任儿时就展示了非凡的语言天赋。清末,其祖父在北方做官。年幼的赵元任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期间,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5岁时回到家乡常州,家里为他请了一位当地的家庭老师,他又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后来,他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学会了福州话。 赵元任十五岁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时,全校二百七十名学生中,只有三名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向这三位南京同学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有一次,他与客人同桌就餐,这些客人恰好来自四面八方.赵元任居然能用八种方言与同桌人交谈。 赵元任的母亲擅昆曲,父亲擅奏笛,赵元任自幼便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在音乐上很有天赋。他师从**的音乐学家,他专攻过和声学,专攻过作曲法,他毕生都与钢琴为伍,他教过音乐和音乐欣赏课。 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一出生便被过继给二房,一周岁时,家里让她“抓周”,杨步伟抓的是一把尺。杨步伟的解释是:这意味着她将来做人要正直,或预言会“量这个、量那个,量体温、量脉搏什么的”。 上私塾时,杨步伟的启蒙老师说,孔子日:“割不正不食。”杨步伟在饭桌上批评孔夫子浪费东西:“他只吃方块肉,那谁吃他剩下的零零碎碎的边边呢?”结果遭父母一顿臭骂,骂她对圣人不恭。 杨步伟捉弄过先生.背着先生唱:“赵钱孙李,先生没米。周吴郑王。先生没床。冯陈褚卫,先生没被。蒋沈韩杨,先生没娘。” 杨步伟被长辈斥为没有规矩的“万人嫌”。家里人喊她“传弟”。是想她能给二房带个弟弟:喊她“大脚片”,因她脚大;称她“天灯杆子”,因她小时瘦而高;骂她“搅人精”,那是因为她太淘气。别人想干不敢干的事,一撺掇她,她就干。 P4-5
《诗词格律十讲》内容简介: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诗人长期积累的艺术经验的总结,是诗词艺术的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旧体诗词格律的具
走在季节边上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诗人桑哲的自选集,分为“人在旅途”、“数风流人物”、“四季风景”、“人生万象”、“感悟文明”、“草木有情”、“字里行间”、“爱与乡...
自我的风景 本书特色 英语文学研究学者 陆建德 随笔精粹,以他者视角反观中国文化,探寻文字背后复杂的人情世故,揭起迷信和盲从的帷幕一角。驿马文丛之一种。陆建德英...
最美宋词鉴赏 本书特色 宋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想要一朝尽享其风韵或者通过一本书就能遍览其精粹,其难度堪比撼动乾坤。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全宋词》中辑录的一千三...
梁实秋闲适小品 本书特色 旧的东西之可留恋的地方固然很多,人生之应谊日新又新的地方亦复不少。对于旧日的典章文物我们尽管喜欢赞叹,可是我们不能水远盘桓在是好的记忆...
弗拉基米尔路 本书特色 本书要了解俄罗斯,你必须了解这条路,了解这条路上所承载的鲜为人知的苦难弗拉基米尔路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特别的传记,传主不是某个人,而是一...
余秋雨-中国文脉(图文版) 本书特色 从时光斑驳的古老文字,发散至迤逦而行的璀璨文学,余秋雨给我们梳理出一条中国文学的灵魂脉络,这是文化中国的生命线,是中华文化...
季羡林卷-季羡林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素以学术造诣深厚而著称,且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
国学经典藏书-唐诗三百首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儒学经典、历史著作、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脉络,内容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将...
关于科学史的著作已经很多,但在本书作者以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一部相关的人文学史。作者将不同人文学科的学科历史资料加以梳理和汇聚,做了一次条理清晰的叙述...
写书记 本书特色 在《写书记》一书中,鲁迅、茅盾、巴金、汪曾祺、章诒和、周国平、史铁生、残雪、曹文轩、莫言、余华、虹影、毕飞宇等近三十位作家讲述写书背后...
平房魔窟: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 本书特色平房魔窟: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 内容简介 在侵华战争中,731细菌部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一幕,用“原木”也就是活人作细...
《《亚太战争审判》全纪实》内容简介: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第一次以影像的形式全景式展示了同盟国在亚太地区对日本军队战争暴行
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香畹楼忆语:秋灯琐忆 本书特色 《影梅庵忆语》是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冒襄所撰的一部散文小品。《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的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
《媒商:全媒体时代沟通实战手册》内容简介:全媒体时代,曝光在聚光灯下不再是公众人物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挑战。与媒体
《菊次郎与佐纪》内容简介:父亲菊次郎,凡事靠酒壮胆,糗事一箩筐的油漆工,北野武电影中的悲情英雄。母亲佐纪,自称贵族后裔的平
身体的乡愁 本书特色 找不回来的都是乡愁,一辈子的努力,就是为了做回人寻味我们丢掉的:饥饿感、疼痛感、五官感、生活感、审美感、孤独感、归属感、灵性感找回城里人沦...
如梦记-完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每于刊物中睹大作,病眼为明。 ——钱钟书黄裳……那一枝笔……出入于报人之文与学人之文,出入于现实和历史,出入于散文和杂文。——邵燕...
古事记 本书特色 ◎日本第*书 《古事记》不单是日本历史上*早的书籍,也是影响力巨大的书籍。没有它,日本将不再是日本,日本人的魂魄将无处归位。在这个意义上,《古...
世道杂谈(口袋书) 内容简介 张中行先生一生坎坷,远离功名,被世人誉之为国学大师。先生国学深厚,识见不凡,涉猎甚广,著述甚丰。《世道交谈》集张中行先生作品中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