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散文集的书名取自明代画家徐渭的诗句: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所以选取“红冰”二字,是因为作者是一名军人。而惟军人,才深谙“红冰”的内蕴:真实、浓艳、悲壮和惨烈。收入《红冰》的作品皆为作者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撰写,细腻的文笔、腾跃的思情、诗化的叙述,使作品别具一种魅力。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一味地倾倒往事,沉浸多年的经历、感慨、思考,在他的心中已经流成一条河,清澈也罢,浑浊也罢,他坦诚地让它流淌出来,让读者感受河水的冷热炎凉。《红冰》,是读时代的残笺断章,是听历史的风声雨声。
程步涛编著的《红冰》文笔细腻、思情腾跃,作为诗人,其诗化的叙述,更使这些文章别具一种韵味。通过这些让各种读者感受出河水的炎凉冷暖。作为记录和反映时代、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对军旅生涯的追思彰显,读者看到的虽是残笺断章,感受的却是历史的风声雨声。读来令人振奋深思,颇有审美价值。
《红冰》:番号和士兵 战斗部队的番号和代号,虽然都是由数码组成,含义却大不同。代号只是用来区别单位,番号虽然也是区别单位,但却能借此推导出与这支部队上下联系着的编制序列。知道了编制序列,也就知道了这支部队何时组建、历史沿革、性质任务、参加过什么战役战斗,涌现过什么英雄模范、曾归哪员战将统领,等等。番号有生命、有内涵,浸透了军人的荣誉和情感。我入伍那会儿,部队的番号属于保密范畴,因为保密,每说及就会飘出一股子神秘味儿来,言者故意说番号,而且还会再三强调说,这是军事机密,不向外透露番号。对此,大家都是严格遵守的,但是,驻地百姓却没有不知道部队番号的,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没人说得清楚,也没人去追究,部队番号实际上是个公开的秘密。番号也会改变,原因首先是整编。若是组成一支新的部队,就会有一个新的番号;若是合编到另一支部队,就会用人家的番号;再就是裁减,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百万大裁军,成建制的部队被撤销,干部转业,战士退伍,部队的番号自然也随之消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战斗失利,队伍被敌人击溃,这个部队的番号在序列表中也就看不见了。每一名军人都有自己的老部队,自然,与老部队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想吧,为了履行国家使命,从他们穿上军装集合在同一座军营里起,包括生命在内的他们的一切,便和这个单位融合在一起了,经年累月,那座军营里的歌声、号声,行进的脚步声,点名的应答声……连春天路边泛青的小草、秋天枝头飘落的黄叶,都深深地刻在记忆里。即便离开了这座军营,只要一提自己部队的番号,心里就会涌起无尽的亲切感。反之,番号被撤销了,老部队没有了,心就会变沉,坠得发颤、发疼。我认识一位老兵叫张达,他在朝鲜战争中被美军所俘,关进巨济岛战俘营,直到停战谈判签字,互相交换战俘,才回到祖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供职的那本文学双月刊《昆仑》发过一篇长篇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写的就是张达和他的战友们在战俘营进行卓绝斗争的经历。如今,张达年纪已过八旬,随女儿住在北京顺义的一个小区,每次去看他,话题总离不开他的老部队,尽管这支部队早在50年前就被撤销编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消失了。张达的老部队番号是180师,隶属60军。1951年4月,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战役**阶段,他们势如破竹,突破了敌人的阻击,直插釜谷里,渡过汉滩川,占永平、东豆川里,割裂美25师、土耳其军和法军各一部,一直攻至北汉江以南地区。北汉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源自金刚山,向南流,中游转向西南,在汉城即今首尔东侧与汉江汇合,是汉城的一道天然屏障。美军很快组织了反击,以强大的机械化部队进行反穿插,一下子切断了60军的左右两翼,使之成为一支孤旅。更糟糕的是电台车被炸,60军与上级失去联系。军长韦杰命令180师在北汉江南侧修筑阵地组织防御。然而,整个战场形势已经发生变化,180师被美军四面包围,178、179两个师虽奋力为180师解围,均无功而返。 面对重兵包围,部队如何行动,180师的决定一直被人们质疑。若是集中力量选一个口子突围,杀出一条血路来并非不能,遗憾的是,他们没有集中突围,而是将部队化成若干小股,向着北方,各自行动,以为化整为零会减少牺牲与损失。他们错了,化整为零后,一支劲旅也就失去了整体战斗力,三个一拨五个一伙儿地散在偌大的战场上,其结局可想而知,除师机关和少部分人得以突围,全师折损近七成,5000余人被美李军俘虏,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一大败笔。张达便是这被俘的5000余人中的一个。此役之后,60军撤回后方整训,军长韦杰被撤职。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司令部对60军的军师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原6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张祖谅,从川西军区司令员位置上入朝任60军军长。上任前,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据说,张祖谅到任就向志司提出要求,保留180师番号,他要使这支部队翻过身来。军委从四川调来3个基干团6500人补入180师。15军44师副师长李钟玄被调来180师任师长。1953年5月,志愿军发起夏季反击战役。在夏季攻势中,60军击退了韩军数百次进攻,巩固了新夺占的阵地。此役,60军扩展阵地45平方公里,歼敌14800余名。180师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趁夜幕将21300余人潜伏于敌人阵地前沿,攻击号令一下达,这2000余人如狼似虎,夺取了敌人阵地。成为阵地战阶段的骄人战绩。而这时,张达和他的那些被俘的战友们,正在战俘营里遭受非人的折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60军回国。1964年,180师的编制被撤销。1985年,也就是在百万大裁军时,60军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中消失了。……
程步涛,祖籍河北,自由迁徙安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皖西入伍,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多年服务于军队的出版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孤独的生活:萧红自述 本书特色 虽然萧红和我们的时代相差了70年,在我看来,两者却有一种古怪的相似。我们这个时代,又轻松又残酷,这与萧红所写东西又暗合起来,不仅...
巴金选集3.秋 本书特色 《巴金选集(3秋)》作者巴金是一个将热情、追求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作家,他像勇士丹柯一样,燃烧自己的心来照亮别人,穿越了二十世纪的历史...
亲爱的普鲁斯特今夜将要离开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普鲁斯特逝前*后的时光,死亡正步步紧逼,而他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心心念念的仍旧是他的作品。在他看来,《追忆似水年...
永恒的记忆-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留念 本书特色 ·献给热爱、关心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中外朋友;·献给开拓创新、奋斗不息的北洋人、天大人。·献给亲爱的母校——天...
慢抒情-中国诗歌-2014.11-第59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59卷),收入杨康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四百余首,及近十位诗...
明星与素琴 本书特色 这是一段历时半个世纪、关于几个普通人的故事。从1906年到1956年,如此跌宕起伏的岁月,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而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故事,主角...
中国教育史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中国教育史》★中国学者...
体味经典文学的精到之处透视伟大作家的写作秘诀◎ 编辑推荐☆ 30位伟大作家的33部经典作品丨从海明威到福楼拜,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杀死一只知更鸟》,从小说到...
作者:(英国)弗吉尼亚·吴尔夫 译者:吴钧燮 谷启楠弗吉尼亚·吴尔夫(1882—1941),英国女作家。其作品摒弃传统的小说结构,运用“意识流”手法,注重心理描...
四朝闻见录/历代名家小品文集 内容简介 这部史料笔记,分为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记载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迹,所记多为作者亲历或耳闻,...
吴宓日记 第10册:1946~1948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
《宋词三百首笺注》内容简介:词的创作极盛于两宋,历代宋词的选本众多,清末朱彊村(上彊村民)先生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以量多、
西川,生于1963年。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现执教于北京某高校。出版有诗集《大意如此》、《西川的诗》、《虚构的家谱》,散
《杜弗的动与静》内容简介:博纳富瓦的诗宗于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活力,代表
人间至味-汪曾祺典藏文集 本书特色 《人间至味》是汪曾祺*经典的美食散文集。《人间至味》叙述对象包括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
《鲁达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作品选》旨在汇总世界文学创的精华,全面反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文学的最高的成就,为读者提供世界第一
寻找上海 目录 寻找上海 儿童玩具 那年我们十二岁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我的同学董小苹 老李 记一次服装表演 陕南村一家 ...
辛弃疾词鉴赏 内容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
《亲子活动共成长:家长能力(小学高年级)》内容简介:小学高年级孩子处于小学低年级向初中学段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经过三
吉原哀歌 本书特色 俗世的一切,无论灰败还是生机,落入樋口一叶眼中皆成风景。头顶“古日本*后的女性”“明治紫式部&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