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剖析“北大精神”的著作,系“北大文化丛书”中的一册。本书资料详实,分析角度多样,内容通俗易懂。自由、民主、科学、上进的大学精神都是体现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身上,通过对人对事的生动表述,能够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北大精神,我们每个人、整个社会,乃至中华民族都需要北大精神。
这是一部关于北大的“文化圣经”……引导你叩开北大精神之门的金钥匙!想进北大的学子必看之书!严复、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梁漱溟、冯友兰、罗家伦、马寅初、茅盾、辜鸿铭、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思成、季羡林……走近北大,让这些人的精神成为你超越自我的动力!北大精神,不是口号,而是由一件件小事的水滴汇聚成的江海,能带给进取向上的学子们无穷的力量。
前言
**部分:概说
北大精神是流动的、发展的
北大精神的发展演变
北大精神包含斗争与牺牲精神
北大曾有过三次辉煌
北大精神的正反两面
第二部分:北大校长论北大精神
严复:兼收并蓄,广纳众流
严复: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马良:道德高尚,学问渊深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收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卓绝之士,力矫颓俗
蒋梦麟:大度包容,思想自由
胡适:北大的努力奋斗
马寅初:北大主义即牺牲主义
丁石孙:北大的学生有历史的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
许智宏:北大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周其凤: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王恩哥:让北大精神闪耀在道德星空
第三部分:北大师生论北大精神
鲁迅: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
刘半农:我们的职任
周作人:走他自己的路,北大的学风宁可迂阔一点
熊十力: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
李大钊: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梁漱溟:蔡先生兼容并包主张的实施
冯友兰: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罗家伦:群言堂和饱无堂
罗家伦:蔡元培先生的道德勇气
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人物
雷洁琼:发展学术以昌国运
冯至:校长的力量
朱德熙:北大的校风和学风
黄楠森:岁月对北大精神的诠释
乐黛云:学术自由精神
谢冕: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
陈平原:尊重个性,强调独立
黎乐民:北大随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跳动
钱乘旦:北大印象
李克强:北大师风体现着北大精神
当代北大青年心中思考的北大精神
第四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故事集锦
京师大学堂时期
民国初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抗战以前国民政府时期
抗战与西南联大时期
抗战胜利至1949年
1949年以后
第五部分:北大精神的体现:人物小传
回忆马裕藻教授
回忆葛利普教授
回忆司徒雷登先生
回忆陆卓明教授
回忆侯仁之教授
回忆周培源教授
回忆解万英老师
回忆陈岱孙先生
回忆熊正文先生
第六部分:北大精神与中国社会
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
从北大走向社会:文革后期北大老五届集体下放的经历与精神坚守
北大方正公司与北大精神
北大与清华的比较
北大的"入世"传统
第七部分:对北大精神的研究分析
钱理群:一代知识分子的品格,显示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张岱年:以爱国主义为主导的学术自由的传统
林庚:科学的态度、民主的精神
任继愈:大学之大,大在思想自由
柳存仁:大学是提倡极端的自由的*高尚的*高的机关
柳存仁:中国的民主思想的摇篮
黄枬森:把追求民主与科学看作北大精神比较合适
厉以宁:作独立思考者,发扬不断探索的精神
陈来:北大的传统、精神与使命
杨河:五四以后的北大精神
谢泳:西南联合大学的精神魅力
蒋树声:大学应该是比较理想化的地方
张耀杰:北大精神的改写与断送
林合华:北大精神在当前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季羡林:北大精神是中国"士"的精神传承
储朝晖:北大精神多样之苗
陈平原:灵动变幻的'北大精神'
钱理群:北大精神是北大人一个美丽的梦
陈来:北大精神的"实然"与"应然"
董琳琳:北大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第八部分:有关大学精神的论述
董琳琳: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义
董琳琳:国内外对"大学精神"的研究
钱理群:大学的基本功能
梁启超:大学为研究学问之地,学问为神圣之事业
陈平原:谈梅贻琦《大学一解》
蔡元培:教育应该由教育家来办
易琴:大学精神品格的养成与大学校长的人格魅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董琳琳:哈佛精神的凝练历程和实质内涵
陈平原:我不相信有凝定不变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协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年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代表作有:《中国书史》《中国图书》《中国藏书楼》《中外出版史》《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风物-燕园景观及文化底蕴》《风范-北大名人寓所及轶事》等。吴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系副主任,代表作:《关于“有教无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专刊》《中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分析》等。
中国古代服饰-中国读本 本书特色 《中国读本:中国古代服饰》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服饰-中国读本 目录 **章 服饰的起源与演变第二章 商周服饰...
《5G移动通信系统:从演进到革命》内容简介:本书集合业界领先通信企业在5G方面的全新研究成果,分别从5G需求与愿景、5G相关关键技
《华为数据之道》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从技术、流程、管理等多个维度系统讲解华为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转型的著作。华为是一家超大型企业
口语与应用语言学: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 内容简介 作者对日常口语语言篇体裁进行了粗略划分,将其应用于语料库的设计与语料的收集,并基于体裁理论对语篇中词汇、...
到巴黎去,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欲望。《巴黎记》是诗人于坚对巴黎的朝圣之作。1994年,年届不惑的诗人第一次飞往巴黎,深夜抵达,他一直以为巴黎是一座璀璨的未来之都,可...
中国古代碑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中国古代碑刻》分为三个部分,先用较大篇幅介绍碑刻的一般分类和相关知识,其中涵盖...
作者简介热依拉·达吾提 女,维吾尔族,民俗学博士,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民俗文化基地研究员,麻扎尔文化专家。国际亚洲研
土族语366句会话句:少数民族语汉英日俄对照 本书特色 《土族语366句会话句(少数民族语汉英日俄对照)》主要依据互助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参考角道正佳《...
中国古代盐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盐文化/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从地理、历史、考古学,从政治、经济、军事,从神话传说、诗词文赋诸多文学艺术方面,阐述论证了盐与人类...
文化想象与人文批评(市场逻辑下的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必然涉及到内外两种文化发展因素和中西两种文化批评环境。本书是为了将多年的研...
知堂序跋-(全三册) 本书特色 《知堂序跋》共三册,经补充轶稿后,共收序跋二百二十一篇。**册和第二册收周作人自作序跋一百四十六篇,第三册收周作人为他人作的序跋...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正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教...
————编辑推荐★ 如果你时常自我怀疑,那么本书就是为你而写★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监制,用简单的心理学道理,化解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冲突★ 《抱住棒棒的自己》作者“...
胡适杂文选 本书特色本书辑录了《文学改良刍议》等胡适不同时期的杂文35篇,涉及求学、治学、哲学、文化、人权、时政等多个方面,集中反映了胡适从青年时代开始的对自由...
全球最受歡迎通訊軟體LINE首度公開成功之道!深入剖析LINE的產品開發、用人哲學、經營之術Simple 你的成功之道不需要計劃不必共享資訊不必提高士氣不追求差...
我相信中国 本书特色 《我相信中国》是哲学家张申府先生的精选集:收入了先生1919—1985年间发表的政论杂著、学术译述、散文随笔;囊括了其在《新青年》《每周评...
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二)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2)同步辅导》:名校名师联手打造,系统归纳重点难点,精选典型同步练习,紧密联系考研,跻身更高层次。古代汉语同步辅...
中国神话人物百图 本书特色 彭连熙的线描作品一个突出特点是他的以情用线,以意用笔,画中贤者的超脱,文者的沉静,武者的豁达,行者的奔放,或刚或柔,或圆或方,或铁线...
易纬文化揭秘 内容简介 中国《易》学有经、传、纬三大系统,经、传导纬,纬补经、传,共同构成中国《易》学的整体。本书从哲学文化学的视角,以《易纬》文化为专门研究对...
★ 余秋雨总结性重磅作品,数十年写作主线汇聚于此!如果说成为几代人传统文化启蒙读本的《文化苦旅》是开端,那么《中国文化课》就是总结。★ 第壹次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