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鲁迅生前搜购历代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大略可分为刻石类,包括碑碣、汉画像、摩崖、造像、墓志、阙、经幢、买地券等;吉金类,包括钟鼎、铜镜、古钱等;陶文类,包括古砖、瓦当、砚、印等。除了鲁迅生前编订目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汉画像选集外,大都没有公开面世。
蔡元培先生曾高度评价鲁迅收藏和研究金石拓本的工作:“金石学为自宋以来较发展之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材料之搜罗,推而至于《引玉集》《木刻纪程》《北平笺谱》等等,均为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著手。”
鲁迅收藏的拓本,涉及书法、文学、雕刻等诸多领域,兼具文献性和观赏性,是鲁迅研究汉字发展源流及书法艺术、校勘典籍的原始资料,也是我们进行这方面研究的珍贵的参考资料。鲁迅生前曾制定两个学术计划,一是撰写《中国文学史》,一是撰写《中国字体变迁史》,为此广搜博采,可惜因为早逝,前者止于西汉,后者未能开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鲁迅辑校古籍手稿》,成为学界研究《中国小说史略》等学术名著生成过程的**手资料;《鲁迅藏汉画像》选本的出版,也使美术史研究者获益匪浅。
过去,学术界强调鲁迅作为新文学代表的一面,更多关注他在文体创新及社会批判等方面的贡献,对他在古籍整理、金石研究等领域的成绩论述不多。随着中国文化主体性自觉的提高,及对鲁迅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的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从鲁迅收藏的大量拓本中,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对传统文化批判*激烈的鲁迅,却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了如此多的营养,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鲁迅对汉字的演变为什么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他对汉字的研究对他的书法艺术、写作风格、审美取向乃至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多大作用?鲁迅曾说:“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也。”又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与其对古代美术的研究之间的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鲁迅搜藏的拓本,其中有些原物已不存在;有些原物因岁月的磨砺,漫漶严重,字迹、图像模糊不清,因此更显珍贵。鲁迅生前一直有将藏品整理出版、“印成有学术价值的书籍”的愿望。1929年5月他回北京探亲期间,写信给许广平说:“上午想理些带出的书籍,但头绪纷繁,无从下手,也许终于理不成功的,恐怕《中国字体变迁史》 也不是在上海所能作罢。”至于汉画像,鲁迅生前共搜集700余枚拓片,曾拟出版目录,共七篇十五卷。
近几年,北京鲁迅博物馆陆续将这些藏品编目、分类,辑为汉画像、碑刻、墓志、瓦当、造像记、砖刻等十余卷。西泠印社出版社和浙江越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本着弘扬鲁迅文化遗产的宗旨,倾力襄助本丛书的出版,使博物馆同仁深受鼓舞。愿各方通力合作,使这些珍贵藏品早日与广大读者见面。
在鲁迅先生逝世79年后,他的遗愿由家乡人民将其实现。由西泠印社出版社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手精心策划、编纂长达一年之久的《鲁迅藏拓本全集——瓦当卷》今天正式出版。
鲁迅生前因受条件制约,未能出版自己的藏拓本全集,先生一直引为憾事。自去年始,鲁迅的家乡人与北京鲁迅博物馆等多方沟通、努力,启动了这一浩大的出版工程,今年,藏拓本首卷终于付梓,为世人全面了解鲁迅、推动鲁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鲁迅藏拓本全集》是一套收录鲁迅生前所藏历代拓本的大型系列丛书,分为鲁迅藏汉画像拓本、碑刻拓本、墓志拓本、瓦当拓本、造像记拓本以及砖刻拓本等12卷,这次出版的是瓦当卷。
坐落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北京鲁迅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拥有数万件藏品。馆中展览以大量手迹、照片、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鲁迅不朽的―生。 鲁迅博物馆对外开放部分由陈列厅和鲁迅故居两部分组成。 陈列厅中的展品可以说是馆藏精品中的精品,其中有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手稿,也有与我们熟悉的作品密切相关的文物。如《阿Q正传》的惟一一篇残稿、鲁迅20多岁时所写《自题小像》手稿、鲁迅在仙台医专时的解剖学笔记等等,都是十分珍贵、难得一见的珍品。 陈列厅的总体设计体现着朴素、典雅的风格,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陈列厅内以原木色、白色、黑色为主色调,朴素大方、自然流畅的色调正是对鲁迅精神的最好诠释。展厅陈列内容共分七大部分,随着鲁迅生活足迹的变化、每一部分的建筑设计都有各自的地域特色,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中国民族学五十年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了二十世纪后半期至现代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历程,回顾了20世纪前半期西方民族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少数民族学形态研究,介绍了近期...
研究前沿探测及其演化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 本书特色 研究前沿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方向。现有的研究前沿探测方法大多是在领域发展的进展期或成熟期进行...
新国学研究第13辑 本书特色《新国学研究》旨在重建中国学术的整体观念,并在这种新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更加有效地从事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
施坚雅(G.WilliamSkinner,1925-2008)1925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1954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哥伦比...
消息卷-中国百年新闻经典 内容简介 丛书系统汇编了从1900-201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新闻作品。包括消息体裁作品共80篇。这些经典新闻作品,...
洞察出版-出版理论与实务论稿 本书特色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党组副书记聂震宁对出版产业发展现状、未来改革发展等问题审读思考的论文、讲话、访谈汇编。文稿共计30...
新闻业与新媒介 本书特色 “帕夫利克……介绍了全景相机等新技术的发展,论述了数字报道的复杂性。他并未掉入技术乐观主义的陷阱,他强调了新技术对隐私权、新闻准确性和...
中国文献史 本书特色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所著的《中国文献史》未分章,而是以连续的15个小节构成。介绍了儒、释、道以及历史、地理、律法、语言学、农业、自...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 本书特色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是对20世纪中期我所观察到的斯瓦特人的政治组织构成的分析。它既是一份有关一...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李国香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寻找政治-世纪前沿 本书特色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厘清西方思...
《精神分析引论》内容简介:《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
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 内容简介 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文明的转型,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来没有像...
神光下的西方女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新视角解析了古希腊女性、古罗马女性、希伯来女性的宗教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状况。欧洲的修女院是怎么兴起的?骑士...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课)》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写给女人,也写给男人的女性主义入门读物。40个问题直击女性生活痛点,从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本书特色 风行日韩,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册,**次解开日本人之谜的畅销名著。国内首次引进韩国文坛泰斗李御宁先生之扛鼎巨作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内容...
《光与暗的故事》内容简介:17幅全彩的霍普绘画+17个小说大师的短篇故事。劳伦斯·布洛克是爱德华·霍普的粉丝,他和同样痴迷霍普画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本书特色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推荐如果贫民窟不再异常不再例外,而根本就是一座城市的全部面貌呢?这时还有谁来为它写下*后的挽...
毛立平,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清代宫廷史、性别史。在相关领域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成果:《清代嫁妆研究》,中国...
所有的养育工作都是在为放手做准备。然而,养育子女的悖论是,父母对青春期后期和成年初期的风险了解得越多,就越为孩子感到害怕,就越想继续参与他们的生活。在孩子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