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诗画 印严绘画百首禅诗》选择50位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僧侣诗人,辑其诗入画。《菩提诗画 印严绘画百首禅诗》的出版形式,是有诗有画,诗是印严选出的诗,而画则是印严的画,一首诗一幅画,都是印严揣摩诗意而借用水墨做出的诠释。
《菩提诗画--印严绘画百首禅诗》是禅意与画境相彰相印的一本书,也是作者印严近二十年学佛修禅的一次心得展现,通过国画作品以及诗歌的品鉴来展现禅诗的意境,也同时体现出诗画一体精神文化结合的一次创作。本书主体部分分为禅诗国画、禅诗作者、禅诗品赏三个部分。书本以意境美、禅意美感染读者的同时也让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引起思考。印严法师笔底具禅趣,贵在率意非矫励所得,宜乎!俗士莫之测也!——国学大师、楚辞泰斗文怀沙印严的画在用墨上依然深植传统之中,构图上注重流露国画的光感,意境中可见禅意的深邃高古和世俗生活的恬淡。他的探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和谐美、文学美、诗意美,不论是小品还是巨幅,独特的个性风格彰显大家风范。——中国文联副主席、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丹增印严以心作书、篆,以情写诗,画又融以文气禅意,率真天成。这是一种注重反映主观精神、突出自我修为的画风,是文人及艺术家明心见性的体现,是禅宗不拘形式、注重心性思想的反映。——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云南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张永康看印严的这些人物画,可谓各具其心,各肖其形。佛者佛之,逸者逸之。不但得到了书画同道的推崇,亦得到了众多善男信女的厚爱。同道称赞他的作品有浓厚的禅意,是文人画中的逸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印严的书画,气韵生动,意度天然。——若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屠岸中国水墨,浓缩着中华文化哲学内涵。水墨宣泄神秘的行迹,纳天地万物于盈尺间,朴素的色彩、简约的用笔,追求一种极致。印严的绘画,蕴禅意于水墨,绘道德之形象。领悟禅宗,悟道艺术,抵达灵魂,启人心智,难能可贵。——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笔墨之间,意象之中,氛围之内,传达出浓郁的人文精神气息和源远流长的艺术文脉。——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出版家贾德江
《菩提诗画 印严绘画百首禅诗》:在诗中作者对天命观即畏天命的大胆质问及挑战。“天公没生我的时候,我还没有知与所知等烦恼业障,是清静无为的自性。你既然强生了我,我要问你,生我是为什么?”虽然诗人知道是业力轮回所作,其实是代迷失的人在作一个假问而已。诗人又进一步质问天公:“你生了我,又让我衣不蔽体,感受到身体的寒冷痛苦,又让我无食而饥饿其体,是为什么?”其实,诗人是通过这一质问,让众生感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反思。那怎样回头呢?诗人再次提出:“天公呀!天公!把我还给你,让你还回未生时的我。”来教知“我们只有回归本性,才能摆脱天公生我,让我受寒受饥的境界”。在学佛修禅的角度去看待它时,它只是跟我们讲了一个真理,自性本清净,只因业力的染着,让我们迷失而再轮回,既然在轮回的生命中,也就身不由己,感受着肉身受天气、饥饿的考验。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应该要恢复自性的清净,回到轮回前的法身境界。身是菩提树 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奠使惹尘埃。【作者】 神秀(约606—706),唐初湖北蕲州东山寺僧,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后矢志出家,拜弘忍为师。后在荆州当阳山玉泉寺传法。为唐中宗、唐睿宗所尊崇,时称“三帝国师”。卒后,唐中宗赐号“大通禅师”。【赏析】 这是一首宣扬禅理的示法诗,是神秀大师与惠能大师在承担佛祖心印心法的见地上呈现的一首证道的禅诗,也是禅宗分南北、渐顿的寂、义福等的一首代表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神秀大师是禅宗北派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与心比作菩提树与明镜台。只有借助人身才能修行,也是从人身的心上入手,于世间上行持,从中才能产生智慧,成就佛身。心性是观照的体,它如明镜台一样显出它的光明,才能看到它表面的净与尘。同样的,我们只有借助于人身在世间的对待,才能通过智慧反观,看到它本具有的清净。因为将身与心比作菩提树与明镜台,有违佛说的空性之理。“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只因为我们的心很容易被世间的尘垢所染蔽,这也是众业自造的业力因果所为,所以要时常拂拭,观照它的觉性,使它不被外境所转,不要让它沾上世尘,以保持它本性的纯净,这个清净的觉性就是佛性。又时时勤拂拭,即有为而修,是次递修持,所以与南宗的顿悟相去甚远,也是南北宗之别,在理在法上的差异。在现实中,如果我们不具备上上根之器时,在见道悟禅的过程中,它是需要资粮的,也是诸缘具备才能见道。心性虽然是清净的,但业力在左右我们的色身时,它也就迷失了,只有清除业力,才能恢复,在清扫的同时,也要做到不再造业,才没有新的因果业缘来障碍心性。菩提本无树 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作者】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禅宗第六祖,禅宗“南宗”创始人。俗姓卢,原籍范阳,生于南海新兴。投蕲州参见弘忍,被选为法嗣,密授法衣。他的说教由门下弟子汇成《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徒作品中唯一被称为“经”的著作。【赏析】 唐龙朔初年(661年),慧能慕名投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为行者,在碓房舂米。数月后,弘忍命弟子各作偈,以便从中遴选法嗣。十大弟子之首的神秀先作一偈,慧能则针对神秀之偈复作此偈。弘忍对神秀的偈不甚满意,对慧能则倍加赞赏,秘密地把衣钵传授给他。这是一首内蕴深奥的佛禅哲理诗,也是禅门南北的宣言书,为南北分野*重要、*典型的代表偈。这首偈中,否定了菩提树与明镜台等物质的本体存在,表明诸相皆在人的本性中,人心就是诸相的本体,人性中本来具有佛性,只需明白佛性即人的本性是清净无染的,而一切诸相均非实有,本自虚无,又何来的菩提树与明镜台呢!而偈中的“无”与“非”二字用得正妙,正是佛性常在,本自清净,本来无物,哪来的尘埃?当明白时,便可当下成佛。慧能大师承先启后,为中国禅宗从理论、方法上找到了一条超凡脱俗的成佛捷径,开辟了一代禅风,是中国文化史、宗教史上*具影响力的巨人。……
美食绘-32种幸福的味道-II 本书特色 民以食为天!经过悠久的历史,饮食已然从生活需要变成了一种文化。精致的煎蛋培根早餐、香浓软糯的木瓜银耳粥、清新的苹果塔甜...
朱理存画熊猫-案头画范 内容简介 大熊猫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娇子。它的形态令人着迷,全身只黑白两色,黑毛漆黑、白毛雪亮,使一切色彩都黯然无光;它的动作天真无邪,憨...
《2014年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考专用辅导教材系列:审计(名师解读版)》内容简介:《2014年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考专用辅导
历代绘画名家大图范本·边文进一 本书特色 边文进,名景昭,以字行。福建沙县人,祖籍甘肃陇西。明初花鸟院画家中,以边氏*为有名,画翎毛花果皆极精妙。公元1402年...
《自行车骑行装备宝典》内容简介:由美利达自行车店店主、专业自行车装备技师集结最新骑行装备力作。作为骑行爱好者,了解自己的骑
王蒙 黄公望-艺苑掇英.名家名作 本书特色 王蒙(1308~1385),元代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孟頫外孙。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
仙鹤-原大白描工笔花鸟技法 本书特色本书是新尝试的新产品,角度新,有一定新意。其书内容是人们喜欢的寓意吉祥富贵的历代文人墨客乐于表现的仙鹤造型。李俊才绘的这本《...
蝴蝶花卉-实用白描画稿-原大版-无须放大 直接过稿 内附彩稿 本书特色 蝴蝶,翅膀阔大,颜色美丽,是画工笔花鸟画常用的配景昆虫之一。此次精选以蝴蝶和花卉为主题的...
白描技法教学 本书特色 李峰编著的《白描技法教学》完整、系统表现了白描的绘画特点和技法,图文对照易于理解。既适合广大学习中国画的学生、爱好者的入门向导,也可以做...
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郑乃珧作品 内容简介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中国画是自成独特体系,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民族绘画。数千年以来,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造就...
门采尔素描全集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门采尔的从艺生涯近80年,他的生命与艺术几乎贯穿了整个19世纪,他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师,是德国1...
陈国勇-经典.风范-中国当代核心画家作品集 本书特色 “我们谈山水画创作,并非是简单地谈论如何画一幅山水画那样简单的问题。画家今天的一日之功、得心应手,是画家经...
动物铅笔素描基础入门 本书特色不用担心太过复杂无从下笔,我们贴心地为你从造型开始,结构、线稿、上色、修饰,一步一步手把手教你如何绘画!即便没有任何绘画经验,你也...
Thisbookshowsyou1000waystoseduceyourwebsitesvisitor:Makevisitorstobuyers.Better:...
聚焦-路透社2011年度最佳图片 本书特色 有人正在中央公园的抗议营地里兀自酣睡,有人正在高楼之上冥思,有人正在排着队等待失业的救助;另一边恰好子夜,夜未央,有...
文国璋作品集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与平装,随机发货,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入《陷入重围的英雄》《闺房里的新嫁娘》《紫气东来》等300余幅★ 包括肖像、静物...
最强速写-速写基础-衣纹与形体 本书特色 《*强速写——速写基础·衣纹与形体》本书是一本主要以速写中分析衣纹和形体为主的高考美术辅导书,可供美术高考考生备考使用...
工笔荷花-中国画技法-学画宝典 本书特色 荷花以其独特的大气、清雅、纯净的气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国十大名花之一。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接天...
罗聘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罗聘》精选中国清代画家罗聘的经典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全书缤纷万象,赏心悦目。从欣赏品味中,读者可以亲近艺术...
血与火的洗礼:抗日根据地木刻集 本书特色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神州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两次伟大的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了纪念那段血与火的生活,本书收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