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一直被大家公认为小说家中的思想家,长期以来,他的工作就是虚构,然而,在他近三十年的虚构生涯里,时常也会非虚构——写一些散文和随笔。这本书就是毕飞宇关于他生活、写作、阅读的记叙与思考,谐趣,赤诚,思辨,灵动。《写满字的空间》写满字的空间是美丽的我的小学就读于一所乡村学校,而我的家就安置在那所学校里头。学校有一块操场,还有三面用土基围成的围墙。一到寒假和暑假,那块操场和三面围墙就成了我的私人笔记本了。我的手上整天拿着一只粗大的铁钉,那就是我的笔,我用这支笔把能写字的地方全写满了。有一次,我用一把大铁锹把我父亲的名字写在了大操场上,我满场飞奔,巨大的操场上只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后来过来了,他从他的姓名上走过的过程中十分茫然地望着我。我大汗淋漓,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兴奋与自豪。残阳夕照的时候,我端详着空荡荡的操场和孤零零的围墙,写满字的空间实在是妙不可言,看上去太美。我真想说,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像样的作家了。现在想来我的那些“ 作品” 当然是狗屁不通的。但是,再狗屁不通,我依然认为那些日子是我*为珍贵的“ 语文课”。那些日子*大限度地满足了我的表达欲望,这种欲望至今没有泯灭。天底下没有比这样的课堂更令人心花怒放和心安理得的了,她自由,充满了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她没有功利色彩,一块大地,没有格子,好写*新*美的文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学校的围墙上乱涂乱画,把学校的操场弄得坑坑洼洼,绝对是不可以的。利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也是好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自然不反对,可我不能同意只有在方格子里头才可以写字,只有在作文本子上才可以按部就班地码句子。对我们的孩子来说, 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装上去又拆开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具有召唤力的,像小鸟一样毛茸茸的,啾啾鸣唱的,而在孩子们运用这些文字组成章句的过程中,摞在一起的章句都应该像积木那样散发出童话般的气息。孩子们为什么想写?当然不是为了考试。准确地说,是为了表达。一个人不管多大岁数,从事什么工作,都有表达的愿望。孩子们喜欢东涂西抹,其实和老人们喜欢喋喋不休、当官的喜欢长篇大论没有本质区别,相对于一个“ 人”来说,它们的意义是等同的。我听说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写作文了,这真是不可思议。这甚至是灾难。孩子们有多少古怪的、断断续续的念头渴望与人分享?他们害怕作文,骨子里是害怕表达的方式不符合别人的要求。在害怕面前,他们芭蕉叶一样舒展和泼洒的心智犹如遭到了当头一棒。他们有许多话想对别人说,他们还有许多话想在没人的地方说,他们同时还有许多话想古里古怪地说。表达首先是一种必须、乐趣、热情,然后才是方式、方法。害怕作文,其实是童言有忌。所以我想提议,所有的小学都应当有一块长长的墙面,这块墙面不是用于张贴三好学生的先进事迹的,而是在语文课的“ 规定动作”之外,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个地方炫耀他们的“ 自选动作” 。它的意义并不在于能培养几个靠混稿费吃饭的人,它的意义在于,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地方懂得,顺利地表达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是一件让自己的内心多么舒展的事。在这个地方,他们懂得了什么才叫享受自己。如果表达是自由的,那么,这种自由是以交流作为基础的。交流是一种前提,*终到达的也许就是理解、互爱。
毕飞宇,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曾战胜大江健三郎获得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被评委誉为“当代的契诃夫”,此书是他首部散文随笔集。 谐趣的,思辨的,赤诚的,感受“毕氏语言”的魅力
毕飞宇,1964年1月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赴南京任教,1992年至1998年任《南京日报》记者,1998年至今供职于江苏作家协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毕飞宇作品集》7卷,长篇小说《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平原》、《推拿》。作品曾或第一、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一届中国小说学会奖,2010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文学奖,2010年法国《世界报》文学奖,2011年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2003),《毕飞宇作品集》七卷(2009),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玉米》,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three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平原》获法国《世界报》文学奖,《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
《JavaScript核心技术开发解密》内容简介:《JavaScript核心技术开发解密》针对JavaScript中的核心技术,结合前沿开发实践,对Java
《中国近代史(插图升级版)》内容简介:★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再现觉醒年代的发展探索,重走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 从鸦片战争到
《太空生活什么样》内容简介:√文艺科技斜杠青年,阿丽尔·瓦尔德曼的非凡科普贡献 √从太空生活与宇宙科学的视角,让每个孩子对天
痛苦哲学-1998-2013诗歌自选集 本书特色 痛苦哲学》是青年诗人黯黯1998~2013年十六年间的诗歌选集,从700首诗作中精选100首,基本涵盖了诗人不...
海明威全集--曙光示真(不拆卖) 本书特色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所著的《曙光示真》与他的其他许多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部用人称写的自传体小说,因此读来倍感...
我的私人生活/叶永烈著 本书特色 “我的家,原本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变成如今的‘两制三地之家’,那是随着时代而变,随着中国的进...
鲁迅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
岩松看美国 本书特色 在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及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前往美国华盛顿、纽约等重要城市,采访美国新一届政府团队和政治、经济界...
直接回家 内容简介 家庭变迁折射社会变迁,家庭悲喜浓缩社会悲喜,*普通又*丰富的是家,*重要又*易被忽略的也是家。男女长幼,衣食住行,鸡零狗碎,亲情爱情,生离死...
鲍参军集注 本书特色 《鲍参军集注》并附鲍照年表和诸家评论,具有参考价值。鲍参军集注 目录 前言卷首錢序黃序虞炎序張溥題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赋卷二启书颂铭文卷...
少年维特之烦恼-全译本 本书特色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所描绘的炽热而不幸的爱情故事,通过将个人爱情的不幸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表现了整个...
《20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作者把诗歌研究理解为对“文学性”的探索、对诗人精神的怀想以及对千载“诗心”的领悟,在对诗歌艺
问学谈史别录 本书特色 郑永福、吕美颐著的《问学谈史别录》**部分系“师友问学篇”。书中涉及到作者在河南大学读研究生时的老师胡思庸先生、毛健予先生、荣铁生先生及...
格列佛游记-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从世界文学史中浩若繁星的著作中,遴选对人类发展进步尤其是对国人影响深远的数十部作品,本本经典。 ★选取傅雷...
名家名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仅是*优秀的世界儿童惊险小说之一,而且是世界上现有的作品中*受欢迎和称赞的一...
我自己的歌-惠特曼诗选 本书特色 惠特曼的诗歌对于现代诗具有开创性意义,《南方周末》曾评价惠特曼是所有现代诗人的曾祖父。译者赵萝蕤是所有翻译惠特曼诗歌的译者中*...
《希腊神话故事集》内容简介:珀耳修斯王子被陷害要去砍掉蛇头女妖美杜莎的头,在仗义机灵的水银(墨尔赫斯)帮助下开始了这趟冒险
《我与地坛》内容简介:本书是史铁生的经典散文集,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离开,这本书问世。此后七年,这本书以每年近30万册的数
山岩上的肖像(聂鲁达的爱情·诗·革命) 本书特色 聂鲁达自己认为爱情和义务是他的两只翅膀。本书以诗歌为线索阐述了他的爱情和革命故事,大量的背景资料不仅为我们理解...
张承志文集(精装本12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文学的江湖上,张承志就像一个传说,他在蒙古草原的牧民经历、他的坚定信仰和理想主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