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 我想 我论:梁晓声答问集

我看 我想 我论:梁晓声答问集

作者:梁晓声 著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年:2003-10-01

评分:4.7分

ISBN:7800803392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我看 我想 我论:梁晓声答问集 目录

论中文之中国意义
学中文有什么用?
答中文学子问
关于打算或已决定考研的中文生
关于“编造”
关于想像
关于想像之二
关于大学校园写作
关于爱情在文学中的位置
关于爱情文学的“规律”
关于写作与现实生活之关系
关于“大师”与名著
关于知识
致学子“信评”
致周小芳同学(之一)
致周小芳同学(之二)
致方宇嘉同学
致吴弘毅同学
致裴春来同学
致俞德术同学
致杨谦漾同学
唐诗宋词的背面
答宁波大学学子问
文学与青年
爱好文学的青年是各不相同的
文学是艺术,不是魔术
文学与人
文学语言之断想
《今夜有暴风雪》补白
《母亲》补白
《老师》补白
《边境村纪实》补白
《冰坝》补白
《蝶血》补白
《预碎》补白
《激杀》补白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补白
《年轮》补白
《表弟》补白
《讹诈》补白
《又是中秋》补白
《民选》补白
颠倒的补白
创作与思考
小说是平凡的
我写我认为的小说
暖注平民生活形态
我是个“社会关系”芜杂的人
我不走“为文学而文学”的路
我不认为商业时代文学就彻底完蛋了
小说平凡了以后
谈“笔调”
不安于习惯
翻译语言之断想
变成海绵
时代与戏剧
答《成功》杂志记者问
答学生佳静问
答学生小芳问
……
电影的“宣言”

我看 我想 我论:梁晓声答问集 内容简介

收在此集中的内容,除了为梁晓声某些小说写的“补白”,以及几篇关于电影的评论,其余部分,皆20年间在各大学的讲座,或就某些问题的答记者问。内容显然是有点儿芜杂的,却也算比较单纯,无非都是关于文学和影视创作的话题。
作者自述:
收在此集中的内容,除了为自己的某些小说写的“补白”,以及几篇关于电影的评论,其余部分,皆20年间在各大学的讲座,或就某些问题的答记者问。内容显然是有点儿芜杂的,却也算比较单纯,无非都是关于文学和影视创作的话题。
先说*新的部分,它们都是在我调到北京语言大学以后成文的,也都还没发表过,是课堂所讲的内容。我讲课不惯持稿,我的课也没有什么现成的系统化的教材。我不喜欢将写作这一件事“解构”成纯粹“方式化”的事情。何况我开的非是应用文写作课,而是文学写作课。一切的体会,都是很个人化的,我自己的体会罢了。那是不可以当作什么金科玉律传授给学生的,是针对欣赏和学生们的作业的点评而已。但一个学期主要讲哪些内容,一堂课主要讲哪些内容,提纲总是有的——它们就是根据提纲粗略整理的。为了保持口语化的原貌,整理时并未刻意润色词句。即使属于浅薄和偏见,也便由它们那样。我教的是大三生们的写作课,所讲皆一般写作常识,以朋白易懂为前提,其实不避浅薄之嫌,倒是力避深奥。而我也一向不认为写作是多么深奥之事。后“非典”时期,课堂转移到了大学的球场上。我与学生们相向席地而坐,没了黑板,于是以所谓“信评”为主。学生们倒也乐于接受……
再说与这一部分内容相近的那些篇什,它们是早年在各大学讲座时的“副产品”。涉及某一个话题,录了音的学生则加以整理,登在各校的校刊上。后来寄给我,我觉得还不算空谈,就留下了。这些篇什尤其浅薄。但从中可见我这样一个作家,关于写作当年怎样想的。人与事的关系,谁都是从幼稚开始的。呈现此点,亦算收入此集的意义吧。
至于那些“补白”,乃从《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之命写的。两刊选载的小说,都要求作者附那样的短文。有那么点儿自我表白一下的意思。在中国,小说有时不能完全按初衷来写。好比从现实的河里用双手往自己创作的盆里捧水,指缝再怎么严并,总归是会“流失”一些初衷的。于是,作者们自己,其实也不反对表白一下的。

我看 我想 我论:梁晓声答问集 作者简介

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品《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人间烟火》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