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历史与文化的视野,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中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与外来的基督宗教、进化论、科学思潮、社会主义等近代主要西方文化和新生的三民主义等近代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相遇、冲突,到交流、对话,*后到融合与共存,探寻近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当代中国宗教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16开精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本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之一,是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何建明教授历时近20年的研究成果
★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说:该书是迄今为止对近代中国的佛教、道教、基督宗教应对社会剧烈变迁,以及对民族独立运动和科学化、民主化巨大浪潮积极调适、变革和进步所作的综合性深入研究的**部专著,打破了过去对各宗教的近代文化史研究彼此分立的局面,具有填补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空白的重要意义
★ 本书以宗教研究和近代文化为主线,将社会文化思潮、社会问题以及20世纪的民族、宗教、科学等问题整合在一起,展开宗教文化史研究,这对于中国宗教今天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代中国宗教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明冲撞和文化交流中成长起来的,具有鲜明的现代文化特色。近代中国的各宗教文化都是建立在现代知识文化体系之中的,任何宗教都不能无视或逃避现代知识体系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挑战与洗礼。离开了现代知识文化体系,宗教便无法获得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因此,近代中国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种有文化的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有信仰的文化体系。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通行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方法,以大量的**手历史文献为基础,并立足于现有的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对近代中国宗教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一深入的专题阐释,试图对近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内在根据和外在影响及其在不同社群精英中的多样性表现形式揭示出来。
何建明,1965年生于湖北蕲春。1989年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并于1994年师从著名学者章开沅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1月晋升 教授,2001年6月受聘为博士生导师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大中国近代史所专职研究员。2003年9月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及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香港全真道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及近现代道家道教、近现代中国佛教、中外宗教关系和宗教对话。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和美国UB及澳门文化基金项目等10项。出版《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澳门佛教》《人间佛教与现代港澳佛教》等专著及《隋唐道家与道教》《近代中国佛教与基督宗教的相遇》《当代中国宗教与社会》等合著。
朱熹与闽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是“南渡洛学大宗”。对于推动洛学在东南的传播,促进福建文化的开发和我国文化重心的南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东南亚宗教与社会 本书特色 《东南亚宗教与社会》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出版,可以让我们看到在这一广阔地区,文化发展是多样的,不同地域各具特色,但...
2012-法兰西思想评论 本书特色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2)》(作者高宣扬)涵盖法国思想界过去一年所探讨的两大焦点问题,集中体现了精神分析学和艺术现...
佛教伦理 目录 **卷**篇 佛法僧菩萨之德义第二篇 五戒与十善第三篇 六度第四篇 四摄八正道第五篇 四无量哀愍第六篇 善恶义集第二卷第七篇 佛教伦理之基础第八...
韩非子二十讲 本书特色 法就像人们用来观照的镜子和衡量的衡器一样。镜子保持明亮而不受干扰,美丑就自行显示出来;衡器保持平正而不受干扰,轻重就自行显现出来。——周...
神道人心-唐宋之囗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仔细清理了宗教史、社会史研究的各种理论,提出“民生宗教”的概念,企图以此为主要线索,从社会生活实际的层面...
发端于17世纪后期、贯穿18世纪大部分时间的欧洲哲学就是通常所说的“启蒙思想”。这是一个批判17世纪理性主义者的雄心勃勃的形而
本书主要讲的是宗教裁判所历史的两个基本阶段:十三世纪针对异端运动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宗教裁判所,和三百年后其戏剧性的昌盛——
郑阿财敦煌佛教文献与文学研究-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郑阿财教授有关敦煌学的十六篇论文,内容则涉及敦煌吐鲁番文献中佛教经卷与世俗文化、文学等之间...
《生命医疗史系列: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所收录的17篇论文中可以得到解答了:中国的政治由大一统的格局走向分裂与多元。而在
妖怪谈义 本书特色 《妖怪谈义》汇集柳田国男不同时期的妖怪研究学术著作,通过传说对比、分类神怪、探寻源流,深入分析了日本独特的妖怪文化。是柳田国男晚年集大成之作...
真理的意义:《实用主义》续篇 内容简介 继《实用主义》之后,威廉·詹姆斯把关于真理的演讲、评论或论述合辑为《真理的意义》,首次出版于1909年。我们重新踏勘这百...
论语精读 内容简介 读书之人读《论语》,意在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官宦之人读《论语》,多在探求为政之道,宋代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而像汉人董仲舒、来...
大易人生 本书特色 几千年来,作为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文化及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影响了无数人。本书中,曾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素养,从多个角度对《易经》的智慧进...
图说观音菩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编,上编为“观音得道”,叙述的是观音降生、修行、得道的故事;下编为“菩萨显圣”,述说的是观音各种化身的传说。图说观音菩萨 目录 ...
玄学史话-中国史话-079 本书特色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
中学语文必读丛书: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
佛光祈愿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星云大师撰写的100篇祈愿文,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父母、对老人、对国家、对社会等的祝福祈祷,是一套普世通用的经典之作。每一...
本书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
南宋思想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南宋是理学思想的成熟期,也是三教合流思潮的盛行期。本书全面探讨了南宋释儒道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