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是遗腹子,从小由叔父抚养长大。15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他的学业并不是特别的顺利,据说他曾因“迟钝和智力不足被终止攻读学位”。但他很快摆脱了困境,并于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到了1701年,他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斯威夫特在大学里的主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他个人更偏爱文学和历史。1688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1699年邓波尔去世。他在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斯威夫特跟随邓波尔的这10年,不但让他通晓了人情世故,还磨炼了他的文笔。“他写了烧,烧了写,几乎写遍所有题目,用尽所有风格”。1699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教区担任牧师,但因为教会中的事务常去伦敦,后来卷入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斯威夫特在爱尔兰的生活既没有耗尽他的精力,也未能满足他的雄心。由于他经常跑到伦敦,频繁出入咖啡馆,所以结识了爱迪生、斯蒂尔、蒲柏和康格里夫等著名文人。跟他们一样,他的同情心在辉格党一边,但他同时却也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 1714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的主持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斯威夫特平素不以爱尔兰人自居,总把自己当成一个“被扔到爱尔兰的英格兰人”,但作为一名“人类自由斗士”,他对英格兰人非法统治的后果极为不满,所以他积极支持并投入到争取爱尔兰独立自由的斗争中,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后都破灭了。晚年的斯威夫特内心十分孤独,只限于和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交往。他将自己积蓄的三分之一用于各种慈善事业,用另三分之一的收入为弱智者盖了一所圣帕特里克医院。然而,斯威夫特本人也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许多人甚至认为他已完全疯了。他希望死时“尽可能秘密地在午夜12点”将他埋入斯特拉安葬在圣帕特里克教堂的同一副棺材里;他要求其黑色大理石墓碑上的拉丁文碑铭“字体要大,雕刻要深,镀金要浓”,以铭记他已从“凶猛的义愤”中解脱出来,不再让它“撕碎自己的心”。1745年,斯威夫特辞世而去,终年78岁,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格列佛游记》无疑是斯威夫特的呕心沥血之作。在这本书中,斯威夫特的叙事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品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在远洋船上任随船医生,后来担任过船长;他受过良好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格列佛是个典型的18世纪英国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他信任理性,相信后天经验是知识的源泉。格列佛只是一个普通人,反映了当时一般的观念,格列佛对这个世界的反应是理性和科学的。诚如《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指出的,我们必须把格列佛与斯威夫特分开看待,“把格列佛与斯威夫特混淆起来将有损于后者作为作家、讽刺文学家和自由战士的形象”。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正好相反,他认为这种当时典型的价值观对于人类来说是危险的,如果像具有科学头脑的格列佛那样把自己的信念完全寄托于这个崇拜物质的世界,那将是愚蠢的。学者马洛指出,斯威夫特设置这一个角色是为了证明潜藏于“启蒙时代”的价值观中的巨大缺陷。格列佛固然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达到了*充分的讽刺效果。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佳图书”活动,结果《格列佛游记》名列第11名。英国小说家毛姆说:“《格列佛游记》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有洒脱的幽默,有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它的文体精彩绝伦。至今没有人用我们这艰难的文字写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更明快、更自然的。”大批评家威尔逊把斯威夫特称为六位*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排名仅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过《格列佛游记》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让我们沉浸在斯威夫特天才的讽刺艺术中,尽情地享受这种读书的快乐吧! 白马
百年商务,权威版本:百年商务联合翻译名家,保证了经典名著的权威性、可读性、经典性。专家作序,名家寄语: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作序,十余位教育专家审定,多位文学家以及著名评论家对该丛书给予厚望并为之寄语。价值导向更强,突出价值阅读:价值阅读、素质导向,让名著阅读更贴近人生成长,回归阅读的本意。实用性强,有效引导:设有名家导学3-2-1、无障碍阅读、重点段落、延伸阅读、人物关系表,全方位强化对作品的理解。品质卓越, 典藏价值:无论从内容到装帧设计,从纸张选择到印刷,均严格要求,做到*好。品质高于同类出版物,极具典藏价值。【名家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作品情节《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幻小说,更是讽刺批判文学的杰作。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教育良好、仕途顺利,似乎在职业和政治都颇有见识,可本质上他却是一个平凡庸碌的人。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同时出现在主人公身上的强烈对比达到了*充分的讽刺效果。全书由四卷组成,每一卷中格列佛都会面临非同寻常的挑战。 **卷,描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普特)的遭遇,那里的居民身高不到六英寸,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对于他们来说,格列佛就像一个“巨人”。这个缩微国度里却有着极度深刻的政治斗争: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相互希望奴役对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了获得*终胜利队伍能够得到的奖品——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们就像小丑一般可笑地表演着。这个国度其实反映了当时英国可笑腐败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这一卷里,格列佛出海时遭遇风暴,被刮至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如铁塔,格列佛一下就从巨人变成了侏儒。格列佛不断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不断地为国家和自己辩解,可是对于大人国的听众来说,英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写满了“贪婪、竞争、残暴、伪善、淫欲、阴险和野心”的斗争故事。第三卷,描写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故事。这一卷里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为中心,游历了飞岛国、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这几个地方。作者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影射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同时他还借助对勒皮他岛的描绘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第四卷,这一卷说的是格列佛在贤马国(“慧骃”国)的经历。在那里,格列佛遭到了智者“慧骃”的放逐,无可奈何地回到了故乡——曾经他无比迷恋,而今却十分厌恶的英国,从此无奈迷惘地与一帮“野胡”一起度过剩下的人生。◎主要人物形象格列佛①18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②格列佛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③有正义感。格列佛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奇幻小说、儿童文学的形式,意在批判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以及国内腐败、弄权等丑恶现象,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同时也借助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慧骃”等智慧的正面形象,表示了自己对于公正、明智、智慧等美好品质的肯定和向往。2个知识要点◎格列佛通过四段不同的旅程来表现讽刺意义:通过小人国的党派之争暗讽英国政坛,通过大人国的智慧开明点破民众的无知麻痹,通过飞岛的故事讽刺英国的伪科学,借“慧骃”之口来揭示英国资产阶级和贵族文明的丑恶。既可以发挥讽刺手法的作用,又可以更多地呈现不一样的故事情节,让读者有兴趣阅读。◎《格列佛游记》除了“借丑映丑”,还有“借美讽丑”。比如作者借大人国君主的开明和“慧骃”的智慧正义来反衬英国的丑恶和民众的愚昧,这种巧妙的手法也可以在写作中模仿。1个成长要点◎作品运用讽刺、影射等手法,通过格列佛游小人国、大人国等国,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贪婪、伪善、无信、阴险和野心。看完了《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同时我们还可以感悟到作者忧世爱国的情怀。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就在于它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其次,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民族、某个时代,而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深度阅读经典,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这正是经典阅读的价值所在。可以说,要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提倡“价值阅读”正当其时。
——中国教育报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丛书,昌明教育,开启明智。名著、作家、翻译家联合倡导回归经典,开启价值阅读。
——央视《新闻直播间》
商务印书馆的价值阅读丛书以价值阅读接受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的濡染,寻觅并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人民网
针对全社会进行经典阅读的科学性倡导,要从价值阅读开始。此时提出“价值阅读”的倡导,是恰逢其时的,通过重读经典,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价值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的共同需求。
——搜狐读书
国民素质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是另外两个根本的问题。“重读经典,倡行价值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在微观层面对最新举行的党的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响应和落实。
——新浪读书
阅读应该从兴趣开始,从价值阅读开始,从校园抓起,从孩子抓起,继而让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人生才有力量。
——环球网
通过重读经典帮助孩子们树立“根的意识”,“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网易新闻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其小说影响深广,高尔基称其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早期创作讽刺小说《桶的故事》和《书的战争》已不同凡响,1726年出版《格列佛游记》,更是历经两百年,散发永恒光芒。白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翻译家。主要译作有《格列佛游记》《林肯传》《达尔文回忆录》《致加西亚的信》《人类的故事》《地球的故事》等。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有: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铁碳合金、三元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
繁星春水 本书特色 教育部重点推荐的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丛书: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经典英文小说-我的心情手札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傲慢与偏见》《伤心咖啡馆之歌》等60部经典英文小说的精华选段,并附有中文译文和单词注释,以英文书写四线格搭配美观...
中西服装史-(附赠教学光盘)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共有的服装起源以及基本相同的演化轨迹展开,结合中西文化风格形成以后的现实,采用中西并列方式,分别叙述其服装现象...
巧听MP315小果速成地道语音语调(附光盘) 本书特色 地道语音语调是这样练成的抛开复杂的理论知识点,一切从应用中自然而成1.跟私人外教学地道语音语调2.三种录...
小学一年级 -新教育晨诵-下册 本书特色本套书由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哲学博士、特级...
豪福童话-小学生文库-016-童话类 本书特色 正值辛亥百年,“民国热”再次升温。民国,是我们国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殊时...
《不为彼岸只为海》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首位完成帆船环球航海的中国女性——宋坤的真实经历。爱情的渐行渐远、亲情的突然离别……
●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最为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 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
微分几何讲义 第二版 本书特色 在高等学校数学系的教学改革中,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始终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数...
本书作者莱昂内尔·特里林是美国文学批评和思想史上的巨匠,他承继英国人文批评传统,坚信文学就是“人生的批评”。全书收录作者1940至1950年间的16篇文章,不但...
池谷裕二(Yuji Ikegaya)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1970年生于日本静冈县,1998年取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2002年起担任美...
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1870年至今-(第二卷) 本书特色 不同于已有的大多数以国别分类的现代欧洲经济史教材,《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从一个统一的、泛欧洲的角度来重...
新课程探究学习教学实例丛书:中学数学 内容简介 本书记载了“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与提高教师素质的评价研究”课题组实验初期部分教师的数学实施过程,内容涉及数与代数、图...
中级财务管理经典题解-2016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部分 考情分析及趋势展望;第二部分 考点核心提示及经典习题训练;第...
名家导读版 高中部分: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本书特色 我国是一个素重诗文的国度。中国古代诗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自上古歌谣而至明清诗文,中华民族文化...
现代大学英语(4)听力(含光盘)(08版) 本书特色 由课堂听力(精听)和自主听力(泛听)两部分组成,兼顾“质”与“量&rd...
陶行知文集(上下册) 本书特色 《陶行知文集(套装上下册)》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陶行知文集(上下册) 内容简介 简介修订本以原版收集的论...
读名著·学语文·珍藏版:宝葫芦的秘密(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青少年★张天翼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
洛克自由主义思想中有关教育与家庭作用的论述常被忽视,这本书对此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分析。塔科夫将洛克的《教育漫话》与柏拉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