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州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为避免冲突扩大采取妥协政策。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是中国民众却始终无法忘怀那段历史。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那段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历史太过血腥和惨烈,注定要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底;其二是侵略者面对中华民族的大度,始终不肯真心忏悔和反省,反而妄图篡改历史;其三是那段横亘于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由于牵扯了千万人民,掺杂了无数民族恩怨,至今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未能披露于世人面前。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搜集了大量宝贵而罕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作者历经数年撰成这本编年体抗战纪实,目的就是摒除普罗大众以往对抗日战争模糊不清,甚至人为扭曲的认识,全景而形象地呈现那段血与火的过去。本书所收录的抗战照片完整且清晰,*直观地展现了当年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民族气节。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除了探寻那些曾隐藏于历史风烟中的细枝末节,更应该以史为鉴,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1931东亚历史的分水岭
本年大势/2
“九一八”之夜/8
石原们的野心/13
江桥的抵抗/16
北平、天津的骚乱/19
东北之殇/23
狂热的岛国/30
1932南与北:孤独的抵抗
本年大势/36
东北沦陷/45
鼎盛期的东北义勇军/50
第十九路军与“一·二八”淞沪抗战/58
伪满洲国的出现/74
国际联盟的介入/78
1933城下之盟
本年大势/86
山海关的尴尬/93
热河的耻辱/96
长城鏖战/101
日本退出国联/112
困境中的东北义勇军/115
飞行热118
1934中国:岛国的后院?
本年大势/122
溥仪:从“执政”到“皇帝”/129
新生活运动/132
叶木花之死和藏本英明失踪案/136
中东铁路的买卖/140
1935谷底
本年大势/144
华北的危局/153
“一二·九”运动/162
进退维谷的国民党/167
1936殊途同归
本年大势/172
日本的“二二六”事件/177
救国会“七君子”/180
华北:演习中的对抗/184
绥远的捷报/187
西安事变/194
1937到了*后关头
本年大势/198
卢沟桥的见证/209
平津沦陷/212
国防联席会议与抗战决策/221
上海:四个月的恶战/227
八路军东进和平型关大捷/238
山西:日军的泥沼/241
南京的陷落/246
1938以空间换时间
本年大势/250
堡垒般的山西/266
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线作战/270
以水代兵的花园口决堤/279
保卫大武汉/282
晋察冀:**个敌后根据地/293
1939积小胜为大胜
本年大势/300
胶着的正面战场/307
鲜为人知的冬季攻势/312
共产党武装的迅速成长/318
白求恩医生与战地救护/324
1940窒息时刻
本年大势/330
八路军的百团大战/341
张自忠的殉国与宜昌失守/346
大轰炸下的重庆/349
1941内与外
本年大势/356
皖南事变与国共关系的冷冻/364
长沙:正面战场的焦点/369
敌后军民的困苦/372
租界:不再是避难所/376
1942结盟后的远征
本年大势/380
三战长沙:盟军的唯一亮点/388
远征军入缅与蓝姆伽训练/392
敌后根据地:*艰苦的岁月/398
1943光与影
本年大势/406
敌后根据地的复苏/416
湘西的常德会战/420
后方工业的困顿/424
1944两条生死线
本年大势/428
大陆交通线与日军的“一号作战”/439
驻印军反攻缅北/444
滇西之战与中印公路的开通/450
敌后军民由守转攻/457
1945永载史册的胜利
本年大势/462
苏联出兵东北/475
受降的荣光:从芷江到南京/479
战犯审判、日俘日侨遣返与战争赔偿/486
后记/491
参考书目/493
李继锋,1962年生,江苏高邮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江苏行政学院教授。专攻中国近现代史,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民国史、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抗日战争史等。编著有《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史》、《图片中国百年史》、《百年中国:1899-1949》、《1934:沉寂之年》、《1935:危机再现》、《影像与断想:抗战回望》、《抗战十五年》、《袁振英传》等。撰有《分合之际:二十年代初省宪运动背景之研究》、《民国初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独立评论:自由主义者的热忱与远虑》、《地方军事强人与现代化——20世纪30年代广西行政变革之研究》、《地方自治与国家统一:孙中山均权主义之研究》等论文。
法国-图说天下 本书特色 一部法国历史,犹如一杯醇酒,历久而弥香,深品方觉其味浓。绚丽多彩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闪耀着冰河时代先民们智慧的光芒。叱咤风云的克洛维与查...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中文版)》内容简介:这本趣味横生的读本折射出了考古学的持久魅力。考古作为一种消遣、一份事业和一门学科
Inalandmarkworkofdeepscholarshipandinsight,EricFonergivesusalifeofLincolnasitint...
《朱可夫传》是第一部著名统帅朱可夫的传记,让我们在传记中所看到的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的形象成为一种优良传统的开
《商品金融化的逻辑》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商品金融化的逻辑框架,系统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各个层面的商品金融化现象及其形成逻辑
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 本书特色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值20周年社庆之际,奉献给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新礼物。《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作为一项长期...
《从“观看”到“观念”: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内容简介:时至今日,大数据、人工智能、万物互联造就了人类的“图像化生存
《教育与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内容简介:本书旨在突出教育改革的中国模式、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和教育振兴的中国行动。具体来说
盛世余晖:拜占廷文明探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失落的文明系列之一。探寻了拜占廷文明的秘密。本书突出了文明失落而又寻找回来的主题,书中有不少就像传奇故事那样引人入胜;...
《会员经济》内容简介:亚马逊、网飞、爱奇艺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都在推行会员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会员制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典藏版) 本书特色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典藏版)》系梁启超先生20多年史学研究的总结,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引...
中国思想史钩沉 本书特色《中国思想史钩沉》体现出的思想观,概括起来说便是:一条原则,两种内容,三项要求。后者主要是从方法和方法论上讲的。简述如下:一、原则:历史...
中国历史的色象:织色入史笺 本书特色 在古代中国,*重要的颜色只有五种:赤、青、黄、白、黑。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五色系统与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名。《挡车之螳:第二
中国文史丛书 重振乾坤 内容简介 《文史中国》丛书首批共58本,分为四个系列:“辉煌时代”、“世界的中国”、“文化简史”、“中华意象”。四个系列互相联系,同时又...
1947年春:延安 本书特色 非红色摄影家的影像记录,延安街衢景物的另类观察。此前,吴印咸等红色摄影家拍摄的延安照片,多为领袖行踪与政治性集会,延安街衢景物和民...
《中国五岳1924》内容简介:对于古老的中国文化,西方人总认为伟大而神秘。这神秘,既让他们着迷,又让他们困惑。而中国的五岳具有
1900年:西方人的叙述-义和团运动亲历者的书信.日记和照片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作序★ 本书辑录的资料...
故宫博物院八十华诞古陶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收录苗建民、叶佩兰、伊娃·斯特霍伯等15位中外知名古陶瓷研究专家的学...
历史选择中国模式 内容简介 礼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代表。礼制的发生、发展与成熟、完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经历,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