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作出评论,在这当时有开山意义。王国维在书中提出了“境界”说,这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中国近代*负盛名的美学力作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学者 翻译家 傅雷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学者 思想家 胡适
《人间词话》一书便恰好是可以导引现代的读者通向古代的文学、结合西方之观念与中国传统之心智的一座重要桥梁。——古典诗词专家 叶嘉莹
民国时期的中国,东西文化碰撞,新学旧学融汇,涌现出不少大师级的学者。这些学者以簇新的理论工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传统文化加以梳理,对中国历史重新阐释,为现代学术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他们的著作是后人传承治学传统、接近文史经典的桥梁,至今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用精致的文化艺术丰富自己的内心,希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即使是年轻一代,对文史知识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鉴于此,我们特意从众多民国学术著作中遴选出一些篇幅较小、雅俗共赏的作品,编成民国大师经典作品集。这些作品大都是学问家写给普通读者的,运笔举重若轻,文字明白晓畅,历经岁月的磨洗和时代的考验,已成经典,值得阅读和收藏。这套丛书为精装本,首批推出十册,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卷 上
一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注释:①“泪眼”两句:出自南唐词人冯延巳(903—960)《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②“可堪”两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1049—1100)《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③“采菊”两句: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365或376—427)《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寒波”两句: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1190—1257)《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四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七“红杏枝头春意闹”①,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②,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注释:①“红杏”句:出自北宋词人宋祁(998—1061)《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②“云破”句:出自北宋词人张先(990—1078)《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①,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②;“宝帘闲挂小银钩”③,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注释:①“细雨”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712—770)《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② “落日”两句:出自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③“宝帘”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澹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九严沧浪①《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注释:① 严沧浪:即严羽(1192?—1241?),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南宋诗论家、诗人,著有《沧浪诗话》。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①,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②、夏英公之《喜迁莺》③,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注释:① “西风”两句:出自唐代李白(701—762)《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② 范文正之《渔家傲》:范文正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③ 夏英公之《喜迁莺》:夏英公即夏竦(985—1051),字子乔,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北宋古文字学家。《喜迁莺令》:“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夜凉银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瑶台树,金茎露。凤髓香盘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现代著名学者。他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著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同时也是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本书特色 刘文勇编著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一共分为三大篇幅:先秦时期的文论、两汉时期的文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本书适合...
生态女性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女性形象 本书特色 《生态女性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女性形象》编著者王明丽。《生态女性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女性形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和现...
《深喉》凝聚了一批畅销书的元素。报业大战的硝烟,三个年轻才俊大起大落的事业和缠缠绵绵的爱情以及贯穿始终的疑案以及血腥的杀
宋代服饰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作者搜集前人著述,对有关古代服饰尤其是宋代服饰研究成果再作一粗浅的归纳,选取宋代服饰文化的几个方面,以宋代服饰文化的创新能力为主题,...
语文教师小丛书古书校读法 本书特色 一本关于校书、读书、择师、为人的经典 本书是清末民初著名国学大家胡朴安的著作。胡朴安的旧学根柢扎实,又有新时代思想和非凡的学...
千家诗注译 内容简介 本书其七言与五言部分由于成书时间及编者的不同,差异较大。前者偏重于启蒙,诗以俗为主,基本按四季分类,所收为唐宋二朝作家的诗;后者所选以名篇...
国语文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原系胡适在教育部主办的第3届国语讲习所主讲“国语文学史”课程时所用讲义的石印本。本书从汉魏六朝编到南宋为止,没有头尾,只是文学史的中段...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 本书特色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文学性来说,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都占主流地位。本书搜集整理了20世纪百年间有关诗歌...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及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性...
《消化系统经典病例诊疗思维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是以消化科常见疾病及消化科急症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为主,附有消化内科常见
绘画新透视 本书特色 《绘画新透视》以分析透视现象的发生原因、制约条件及透视规律的探索为重点。作者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在理论上提出了自己许多新颖的看法。该书运用有...
ExiledtoChinafortwentyyears,LucienVaudreyneverplannedtoreturntoEngland.Butwithth...
《骑兵》(短篇小说集)作者苏童,江南苏州人氏。一九八零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据说在那里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个年头,而他
语文教育学 本书特色 **章语文教育系统;第二章语文教育与学生发展;第三章语文教育目标;第四章语文教学过程;第五章语文教学原则;第六章语文教材;第七章听话教学;...
洛夫谈诗-有关诗美学暨人文哲思之访谈 本书特色洛夫是华语诗坛*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早年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意象繁复,风格奇诡,被誉为“诗魔”,后来则注重从古典诗...
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览作品集 内容简介 为了展示近几年来我国山水画创作的成绩,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委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承办了全国首届山水画展。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在...
《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27)、上海社科规划系列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探讨
我认识的钱钟书 本书特色 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
鲁西西外传-郑渊洁经典童话(注音版) 本书特色 《鲁西西外传》融合了十部鲁西西的历险故事,都是鲁西西身边发生的有趣故事:她一会儿能进到桌子里面的世界,一会儿又能...
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外源性生态环境与沈从文“重造的工具”的文学理想确立、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源性生态环境与沈从文“工具的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