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女人 叶卡特琳娜大传》是一部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小说。以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的一生为线索,记述了她与身边亲人、大臣之间的故事。叙事翔实,背景宏大,展现了俄国女大帝风流与才能比肩的叱咤一生。兼具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她生为德国小公爵之女,却贵为俄国女沙皇。她依仗情人推翻丈夫彼得三世的统治,千百万俄国臣民却将她奉若神明。在位34年,加强贵族专政、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所有欧洲列强都匍匐在她脚下,称俄国为“欧洲宪兵”;政绩之卓著,因此被冠以“大帝”之称号。她就是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风流与才干比肩,一生艳史不断,情人众多,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北方女人 叶卡特琳娜大传》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展现了她君临俄国、纵情淫糜的一生。
《北方女人 叶卡特琳娜大传》:元帅的信交代得再清楚不过了,几乎事事都想得合乎情理并且周到。约翰娜对此充满了感激,表情也让人一眼就看出其中有什么喜事。索菲亚在母亲看信的过程中一直注视着母亲,在心里估猜着会是什么喜事,但母亲就是不念出声来。于是她忍不住靠近正在读信的母亲,以飞快的动作偷看了一眼。“偕同长女公主”这几个字立即映人了她的眼帘。她的心蓦地激烈跳动起来。凭借她的悟性,索菲亚立刻意识到某种良机从天而降了,她所朝思暮想的事情就在眼前了。然而这只是索菲亚的推断,她母亲无论如何也不愿把信的内容透露出来。以至于当索菲亚旁敲侧击探问的时候,母亲还矢口否认,弄得索菲亚愈想愈糊涂。晚饭还没有吃完,母亲终于走向父亲,向父亲耳语了些什么。父亲跟随母亲退出餐厅,嘀嘀咕咕在门外走廊上说了半天才回来继续吃晚饭。大约两个小时以后,又一个信使纵马疾驰而来。这次捎来的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的一封信。这封信同样出乎约翰娜的意料。她依然颤抖地小心拆开信封,东躲西藏地来看这封信。这封信是前一封信的说明和补充。不,准确地说,腓特烈国王清楚地揭开了女皇邀请她母女前往俄国的谜底: “我以国王的名义十分高兴而又直言不讳地告诉您,我特别尊重您与您的公主干金。我总希望能为您的公主创造一个飞黄腾达的天赐良机。因此,我考虑是否把她许配给她的第三等亲表兄,即刚上任不久的俄罗斯大公——彼得·乌尔里希。须知,这是您和您全家与我的共同心愿……” 其实这个意思布鲁默尔元帅在信中已有所暗示,只不过没有像腓特烈国王说得如此明白。为了“共同心愿”这句话,约翰娜足足看了有十遍。她甚至还用嘴唇吻了这封信。由于过分的激动,她的心脏异常剧烈地跳动起来了。渐渐地,她平静下来之后,约翰娜却莫名其妙地滋生了许多担心来。她又把信重新取出来细读,越读越生疑惑。信中说这是腓特烈的希望,也就是说女皇陛下尚无明确表态。再联想前一封信的内容,那女皇只是明确邀请她携女儿去觐见女皇而已,并没有说一定是正式联姻的事。女皇邀请她母女俩去俄国皇宫里去,或许仅是一次当面考察,摸不准被考察的还有什么其他别的公主,大家都分别接受女皇的面试。女皇满意了就留下,不中意再打发回家。要是这样的话,谁能进入俄国皇宫还是个问号。万一索菲亚被退了回来,不仅对女儿本人和全家都是一个耻辱,而且对整个德国皇宫里的亲戚们也是不光彩的。此时,索菲亚的父亲与母亲各有各的思路。奥古斯特亲王的考虑和担心是:纵然索菲亚被有幸选中,那麻烦就来了。女儿可能因为与大公结婚而不得不改信俄国东正教。奥古斯特可是个路德派虔诚的教徒呢!如果女儿改信东正教,做父亲的是无法接受的。假如由于某种宽容使得女儿还能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但仍然有麻烦。奥古斯特想:在那样一个如此遥远而又非常野蛮的国家里,她不改变信仰又怎么能生活下去呢?想到这里,做父亲的甚至又想起了伊丽莎白女皇的种种残暴来。女皇除了奢侈无度外,还不能容忍任何人一点点小小的过错。就在不久前,她不是还把一个德国公主——不伦瑞克的安娜连同她的儿子——小沙皇伊凡无情地投入监狱了吗?索菲亚若真的成了这个拥有绝对权力、暴戾而淫荡的女皇的儿媳,既不会学好,恐怕也同样难免遭受意料不到的灾难。何况,索菲亚又是个傲慢、宁折不弯的姑娘,说不定哪天会得罪这位暴君的。奥古斯特还对约翰娜说:人们流传的关于俄国宫廷里的种种风流韵事吓得那些急于把女儿许配给大公的人们退避三舍。这话约翰娜听进去了,也感到事情并非毫无问题,是值得认真考虑一下。不过,要约翰娜放弃把女儿嫁到俄国皇宫的计划,那是万万办不到的。她反问丈夫:一个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的公主是否有权拒绝一桩有益于两国问友好的婚事呢?她进而启发丈夫说:一旦女儿成了皇后,她与丈夫都可以在幕后为俄罗斯和普鲁士的友好交往效力了。约翰娜此时已不可能把放出去的念头收回来。相反,她在自己十四岁女儿身上看到了种种美好的憧憬。由女儿而带来的一幅令人兴奋的政治前途已充分展现在她前面了。’她自己那种贫寒拮据、默默无闻的几乎是乡村般的生活至此就要宣告结束了。何况,她自打小时候以来,还没有真正的机遇来展示一下自己能说会道的外交才能,这下子有了用武之地了。她忽然又想到普鲁士国王的亲笔信,信中不也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吗?你瞧腓特烈国王始终把她与她女儿的名字放在一起,而且信是直接写给她本人的,而不是写给奥古斯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提到他,足见腓特烈国王和伊丽莎白女王是把女主人看作是一家之主的。想到这个份上,约翰娜着实陶醉了,差点儿高兴得晕了过去。她觉得在自己丈夫面前高大了许多。……
裴章传,男,1953年11月出生于合肥市长丰县。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自我发展》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创造性地提出了“觉醒、定位、规划、行动、增值、反思、平衡、进
历史的刀锋-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 内容简介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这一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现在又摆到了读者面前。“千古兴亡多少事”。作者用...
开国将军轶事 本书特色 他们是卓越的将军,又是忠贞的共产党员。甚至是首先作为一个党员其次才是将军的一种个体存在,这就要求他们除了军事才华之外还有出色的政治素质,...
永乐大帝 本书特色 朱棣,他的一生充满疑团。且看明史学家商传重新诠释这位远迈汉府、毁誉参半、*谜样、*传箭、*痛苦的帝王。看《明朝那些事儿》还远远不够。《百家讲...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内容简介:本书是《Java程序设计教程》一书的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配套教材。全书共分11章,涉及
你能想像阿加莎·冯·特拉普——《音乐之声》中大女儿的原形以九十高龄于2003年出版新书《音乐之声的故事》,使一个真实的特拉普
旷世大儒 : 荀况 本书特色 有鉴于儒之对于中国其实也是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述、描摹,,将具体的儒者作为诠释儒之轨迹的符点,便是《旷...
我也曾从这世界经过-林徽因文传 本书特色 林徽因文集!林徽因传世经典迄今为止*完整收录。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建筑小品文……完美重现林徽因惊世才华。林徽因,集...
我的艺术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系俄罗斯著名戏剧理论家,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人民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毕生致力于戏剧艺术创造的经典艺术总结...
名人掌故-《名人传记》珍藏本 本书特色 《名人掌故》是*新推出的“《名人传记》珍藏本”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名人传记》创刊三十年来的轶事、掌故栏目中精选文章五十...
青年蒋介石 本书特色 一个农村青年成为中国统治者的传奇经历一个辛亥革命的参加者、黄埔军校校长、北伐军总司令的解密档案这里讲述的是您所不知道的青年蒋介石。他参加辛...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
曾国潘家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的影响之所以经久不衰,这归之于他人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他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领袖;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与文辞,无忝于文人;...
张仃(色彩的轮回)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
《忽如归: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台湾家庭》是戴小华历时多年写成的一部家族回忆录,整部回忆录侧重于1949年迁居台湾后的家人生活,对
毛泽东传奇 内容简介 《毛泽东传奇》采用章回体形式,真实于历史,同时又超脱于历史,取材新颖,笔法巧妙,开创了当代作家撰写历史人物传记的新形式,拓宽了21世纪文学...
英国十首相传 内容简介 在英国政治舞台上,除了国王外,首相一般都是*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强烈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
戴高乐-拯救法兰西的民族英雄-(上下册) 本书特色 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政治家、外交家、...
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本书特色 读书时代牢记老师们的教诲:记者是杂家。读书真杂,还爱做梦。时而梦想当小说家,早年见闻是**手素材;时而梦想当历史学家,...
曾国藩家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家书》收录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