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毙伤日军四万多人,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胜、吞并中国的迷梦。《八一三淞沪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主要是当年亲身参战的原国民党将领的亲历、亲见和亲闻,对战役的起因、经过和战斗情况,各就所知,作了翔实的记述,是研究抗日战争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陈惠丰编著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讲述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聚集大量兵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广大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现代化装备和陆海空联合作战的强烈炮火,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毙伤日军四万多人,迫睫其从国内及华北、青岛、台湾抽调兵力,四次增援,我军终于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胜、吞并中国的迷梦这次战役之激烈。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广大官兵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均属前所未有,足以永标史册。
《八一三淞沪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回忆八一三淞沪会战白崇禧一淞沪会战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四日①,我奉委员长电召飞抵南京,委我任副参谋总长职。当时情形日日紧急,日本在河北、绥远、平津一带挑衅不已。我*高当局知日为贯彻其大陆政策,必不会停止侵华之行动,乃于南京召集全国将领开会,表示决心抗战。各将领归去后,秣马厉兵,动员调遣,待命抗敌。八月九日,敌武装官兵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滋生事端,与我方保安队发生冲突,借此集中多数兵舰,并以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我严词拒绝。八月十三日,敌遂集中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②,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即告发生。我为应付事变,令张治中部三个师向上海增援,初期我以优越之兵力一度进展至汇山码头。八月二十二日晚,敌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及第八师团之第四旅团、**师团之**旅团,于川沙③、狮子林、宝山④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之线南犯,我方续以陈诚部增援,二十四日起开始反攻。上海地狭而近海,敌人陆海空联合作战,极易发挥威力,我军反攻因未能奏效。后以敌人之增援部队陆续增加,以主力进攻罗店。十九日①罗店陷,我军退守闸北、江湾、庙行、双草墩一线。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将军(司令长官原为冯玉祥,冯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由蒋介石兼任)指挥张发奎、朱绍良、薛岳、罗卓英、刘湘(本人未至前线)⑦、廖磊(淞沪战事发生后月余始到达上海)等之集团军,与敌对峙于北站、刘行、浏河之线。当时我军力若每一集团军以三军计算,共十八个军,若每军以三师计,共五十四个师。敌人之兵力至九月底共聚集二十万人,并与强大之海空军力量配合,故以优越之势,突破我庙行、江湾之防线,我军乃向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转移。
我军转至新防地继续与敌相持,战事激烈。我军因缺乏现代化武器,全赖血肉之躯与之相抗,所以伤亡甚重。后因敌人火力猛烈,我军被迫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撤退。因制空权操之敌手,敌机日夜侵扰,遂与左翼兵团续退至青浦、白鹤港③。当时因联络困难,下达命令较迟,各部准备不周,撤退秩序甚为混乱,是以青浦、白鹤港之线不守,乃向吴福线④之既设阵地撤退。当时以受敌机日夜跟踪之威胁,各部队撤退秩序更为紊乱,以至吴福线又告不守,而续退向锡澄线⑤。十一月九日⑥敌迫近锡澄,中央见部队伤亡重大,于敌人强大空军之威胁下又无法作战,乃下令撤退淞沪战场,部队主力向浙皖赣边境撤退,一部沿京沪大道向南京撤退,参加守城。上海抗战至此告一结束,历时二月又二十六日。上海抗战原计划本是节节抵抗,故有既设阵地和吴福线、锡澄线,后因敌人掌握制空权,行军不易,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复以命令下达仓促,部队准备不周,故原计划尚未实现便开始撤退。
二淞沪战役之检讨(一)对日军之检讨1.敌人利用淞沪沿海之形势,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以装备之优良,训练之纯熟,发挥各兵种在战场上之战力,予我军创伤甚重。
2.日军官兵在战场上均能发挥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大和魂之精神,彼虽为我之敌人,亦应取其所长而效法之。
3.敌人之纪律太差,对民众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军虽装备不如敌人,因日军之行为所激起同仇敌忾之心理,却为抗日战事中激发精神之利器。
(二)对国军之检讨1.国军官兵深具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于淞沪战场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而我方之装备训练亦远不如敌人,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
2.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借的全是爱国精神。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
3.我军因无空军掩护,炮兵又少,攻坚非常困难。抗战期间,我军攻陷敌人坚固阵地之战役,固不乏其例,如昆仑关与密支那两场战役,但终属少数,考其原因乃在于武装不如敌人。
4.日军炮火猛烈,又有空军掩护,我军进攻效果很小。
5.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
中国国民党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简史、事典、人物、大事记、职官表等五大部分,共约280万字。“简史”以时间为线索、重大事件为界点,分为十一个小节,对各个时期国...
国殇:第九部: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本书特色 1995年,一部《燃烧的太阳》石破天惊,让读者首次看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用血肉和生命昭示出的一个大义凛然的...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本书特色 你想知道党中央、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伟大战略决策的具体运筹过程吗?你想知道毛泽东与彭德怀夜以继...
平苗纪略研究 内容简介 《历史人类学典籍研究全:平苗纪略研究》贯穿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高度重视时空域的转换,极力恢复雍正朝西南“改土归流”时的时空背景...
《中国历代战争史18:太平天国》讲述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全般时期之战争。具体包括:金田起义、奠都金陵诸战役,内乱及天京解围诸
美国政治博客 本书特色 《美国政治博客》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出发,全方位扫描美国的政治博客世界,分析解读美国政治博客博主的主体构成、美国政治博客...
中国之治终结西方时代 本书特色 中国的崛起,使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受到挑战,全球力量平衡正在发生转变。这对国际秩序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中国会引领全球吗?人类是走向一...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世界各国海军潜艇装备及其技术发展全貌。全书共分为16章,包括世界各国海军潜艇发展基本历程综述,美
《李飞逻辑营销9堂课》内容简介:多年来,企业营销活动存在着营销投入大、营销效果差的现象。营销“性价比低”的原因,往往是企业忽
潜艇图文史:无声杀手和水下战争(彩色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美国知名航海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海洋保护专家詹姆斯·德尔加多撰写★ ...
正义诸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有关分配的正义的具有艺术表现特质的陈述,也是对于这方面文献的一部分批判性论著。现代博弈论、决策论以及道德哲学和科学哲学的洞见,十分明...
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引论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些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中央集权官僚政治问题、天道观念的政治思想问...
吕春媚,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戏剧。近年来出版专著一部;在《当代外国文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
元代政治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为元史专家李治安教授近著,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60万字,分四章,主要涉及元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行政与...
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 内容简介 康熙的圣谕十六条”以及雍正的《圣谕广训》是清一代统治者颁布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也是维护统治稳定,对老百姓进行思想、法制教育的...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军事和技术援助的专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苏联自从十月革命以来从西方、特别是美国引
公共部门管理(第八版)(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本书特色 1.公共管理教科书的旗舰;2.出版30余年,全球共33个版本;3.即涵盖公共管理,...
《奇山飘香》内容简介:《奇山飘香》出版于一九九二年,翌年荣获年普利策小说奖。评委会称赞作者用全新的视角,通过个体在两种文化
近代中日论集 本书特色 《近代中日论集》:“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果,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资助出版。近代中日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
改变世界历史的战争 本书特色 即使你们不关心战争,战争也关心你们。——列夫·托洛茨基改变世界历史的战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再现构成战争的各种要素,即军队、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