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延续了一千多年。考察书院萌芽、发展、鼎盛、演变的漫长历史,能够使我们更加完整、深刻、合乎历史地认识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陈薛俊怡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书院》分为书院发展史、书院制度、名院名人寻踪与书院文化集萃四个部分,系统叙述了我国古代书院的演变历程,以期为人们追忆书院历史、从古代书院中汲取办学智慧打开一扇窗。
陈薛俊怡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书院》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书院管理制度、名院名人和书院文化。全书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读罢此书,喜欢中国古代书院的读者大致能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了。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古代书院》:有元一代,以理学后先倡和,为海内师资者,南有吴澄,北有许衡。吴澄(1249—1333年),字幼清,抚州崇仁(今江西乐安)人。因好友程钜夫将其居室题为“草庐”,因此人们都称他为草庐先生。吴澄自幼聪敏过人,据载他“五岁而读书,七岁而能声对,九岁而能诗赋,十有三岁而应举之文尽通”,在乡学考试中每次都是**名。他的勤奋好学也名闻乡里,据说吴澄读书通宵达旦,不知疲倦,他的母亲为此忧心忡忡,怕对他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是限制了他的灯油。吴澄用自己节省出来的钱悄悄买来油烛,待母亲熟睡后又继续学习。16岁是吴澄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随祖父到抚州参加乡试,虽然祖父不幸落第,但他却幸运地认识了名儒程若庸。程若庸是朱熹的三传弟子,时为抚州临汝书院山长,吴澄因此进入临汝书院,拜程若庸为师,并在此结识此后一生的挚友——程若庸的侄儿程钜夫。在程氏门下吴澄顿悟学问并不仅仅只有诗词记诵,学习的目的除应付举业之外,还可求得圣贤之道。他曾著书说“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至此,吴澄也立志追求“圣贤之学”,从此淡泊名利。当然,淡泊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放弃了做官人仕的想法。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吴澄乡试中举,随即向地方官上书,希望通过荐举的方式进入仕途,但愿望落空。第二年,吴澄即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但名落孙山。此次科考的失败使吴澄彻底断了科考的念头。抚州被元军攻破后,吴澄隐居到了布水谷,潜心研究学问。吴澄此后的经历即由他所生活的特定时期所决定——蒙元代宋,不得已行走于出仕与归隐之间。在时人看来,蒙元代宋不是一般的王朝更替,而是“异族”入主中原,受教于朱熹忠孝节义的儒林人士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他们处在了人生道路选择的十字路口:改头换面事新朝兼济天下或做坚定的前朝遗民独善其身。吴澄该何去何从?至元十三年(1278年),临安城破的第三天,吴澄即作《伯夷传》,列举孔子、孟子、韩非子对于伯夷、叔齐的评价,赞赏伯夷、叔齐恪守君臣伦理的政治操守。这实际上就是吴澄面对朝代更替何去何从的个人宣言。但是事与愿违。吴澄在当时的影响太大,以至于元代朝廷总是忘不了他,屡屡诏请,他想隐也难。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程钜夫奉诏到江南寻访名士时,即找到吴澄,力请他出仕,吴澄则以母亲年老需要照顾为由婉言谢绝。后来程钜夫以请吴澄北游中原山川胜景为由才赚得吴澄到达大都。到大都后,程钜夫再次劝吴澄人仕,吴澄仍以母老为由力辞,并很快南归抚州草庐读书授徒。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吴澄母丧服满,朝廷再诏吴澄应奉翰林文字、登仕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吴澄这次已不能以母老为由了,于是写信给荐举他的董士选,请董士选成全他追随古人依道进退的心志。但此举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年秋天,在朝廷一再的“敦遣”下,吴澄无奈之下动身上路。由于时目迁延,等吴澄到大都时,原授官职已委他人,吴澄再次回江西老家。1304年,吴澄又被任命为江西儒学副提举,仍然坚辞不赴。直至武宗至大兀年(1308年),年已花甲的吴澄在江西行省的礼请下,才赴任国子监丞之职。在国子监,吴澄不阿权贵,以接续道统为己任。当时的尚书右丞刘楫曾想借吴澄之名抬高自己,但吴澄拒绝了与刘楫的往来。当吴澄的教学主张因与国子监多数同僚不合而被划人“陆学”阵营时,吴澄不屑于自辩,于是又一次辞职南归。自此之后,吴澄又多次授官,如集贤直学士、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经筵讲官等。对这些任命,吴澄或坚辞,或旋任旋辞。其问英宗曾命吴澄为“金书”《佛经》作序以追荐列圣、祈天永命、为民祈福,但是,吴澄以超生荐拔实乃“蛊惑世人”为理由,拒绝按英宗旨意写序,表现了令人佩服的儒者风骨。就在大家为吴澄的性命担忧时,幸好英宗尚未接到吴澄的答复即被弑。吴澄85年的风雨人生中,虽屡被诏请,但人仕的时间都是很短的,且都不是自愿,讲学传道才是他一生*热爱,也是*重要的事业。落第后的第二年,吴澄就在家乡盖了几间草房,开始了他的清贫讲学生涯。吴澄早年是在临汝书院开始真正进入朱学大门,因此对书院情有独钟,将书院看做是儒学道统成长、发展的摇篮。在无数次的被迫受职与离职的北往南归中,永丰武城书院、江州濂溪书院等多所书院都留下了吴澄讲学的身影。他一生为书院撰文数十篇,其中的《重建岳麓书院记》对后人研究岳麓书院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神的起源-揭秘天外飞车的真实传说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介:从古巴比伦-苏美尔的传说、古代印度的梵文史诗、中国的神话,到非洲土著部落流传的故事、16-17世纪航海...
(盒装)世界文明奇迹1-4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人们了解那些尚未被探索的未知领域,了解那些正在被探索的待知世界,了解前人探索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破除迷信,倡导科...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沈周一起去池塘边》内容简介:沈周(1427—1509),生活在明朝美丽的苏州城,喜欢出门游览,回家便画出
历代寓言(隋唐五代卷) 内容简介 《历代寓言》系列丛书由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晖主编,集合了上百位中文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历时近十年倾力编纂。从全方...
北京历史文化(教材) 内容简介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本书中,多位专家学者细数了北京悠远的历史和丰富...
行政公文写作技能指导与规范全书 本书特色 胡珊瑚主编的《新编行政公文写作技能指导与范例全书》主要介绍了行政机关指挥性公文写作,行政机关知照性公文写作,行政机关报...
东居闲话 本书特色 沈昌文、止庵撰序推荐——旅日学者李长声的且饮且歌,且行且书。川端康成于一九六八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今年正好四十年,重读《雪国》,刚读了开头...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我用心中“杆秤”的这两颗“秤星儿”来衡量一下于屏方博士的新著《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十分欣慰地发现:她没有落进上面...
中国汉字美学史(1-8卷) 本书特色 ★ 12开精装,海天出版社出版★ 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学术上综合了考古...
印度的智慧-林语堂文集 本书特色 无可替代的精神根底和文化底蕴!一部了解印度、沉淀心灵的哲思启示录!于文化中抚慰灵魂、圆融人性!于思考中探寻精神、窥测未来!温家...
文化怪杰:徐渭--不入牢笼 本书特色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
云乡话书 本书特色作者邓云乡的文字在读书界影响深远,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颇受读者喜爱。《云乡话书(精)》主要收录了作者历年所写的关于“书”的种种,人和事,诗和...
「你,到哪裡去了呢?」他又向河裡呼喚。河流接受他的呼喚,仍默默的流著。在銀色的沉默中,具有某種力量,如河流至今為止包容許多人的死,將他送到來世那樣。也傳送了坐在...
文化相聚:美国作家、学者和艺术家在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五十位作者是美国作家、学者和艺术家,他们作为美国文化的使者,来到中国进行美中文化交流。空间跨度:涵盖...
牛郎织女 本书特色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这个故事不仅是古代人们对遥远星空的想象,还设计了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七夕”的来源。虽然现代人已经明白故事中...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 本书特色本书是老城市系列中的一本。作为一本地域文化类读物,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老上海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层面,作为国际大都市给中...
《带你去远方》内容简介:《带你去远方》与《山神的箭堆》《匈奴的子孙》同属于“雪漠带你去远方”文化游记系列,记录作者自驾车从
被阉割的文明-闲话中国古代缠足与宫刑 内容简介 因身为一国之君的李后主在宫中创行缠足,李后主的词更为人所稔知,所以考证缠足的人,都把这件事推到李后主头上,何况李...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
傑瑞‧史賓納利 Jerry Spinelli史賓納利小時候想當一個牛仔,現在他是一個「作家」。他於1982年出版第一本小說《七年級太空站》,1991年以《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