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是亲历欧洲二战现场的*杰出的的中国记者,《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一书即他所采写的是一部饶有趣味和历史价值的个人回忆录,但也是一部从现场记录的世界战争简史、外交小史。其中记述了伦敦轰炸时期的民众坚韧的精神和生活,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反省,对于和平的渴望。本书文笔生动,具有历史现场感。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乾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各种特写、报道和回忆文章,共分为二战史话、银风筝下的伦敦、南德的暮秋、欧行冥想录、抗战在中国、跑江湖采访人生等部分。作者作为亲历欧洲二战现场的记者,具有独特的现场感和亲身体验,并有诸多对于战争与和平,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该书的文字真实可读,富有历史与文学价值。
萧乾报告文学*为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学性和新闻性的高度统一--这也是报告文学的科学定义,这一要求在萧乾的创作中得到了*为完美的贯彻实践,他自己也曾说"特写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赵遐秋在文章中便指出萧乾的努力强化了中国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她认为萧乾没有被"真实性"这一报告文学的生命之喉所扼住,而是在创作中达到了一种他自己所说的在鼓面上跳舞的艺术手段和艺术魅力。
在新闻观的形成上,萧乾深受在燕京大学求学时的老师埃德加斯诺的影响。他对"特写"这一新闻品种的特质以及表现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萧乾认为"特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在回忆文章中,他提及年轻时曾对人生进行规划:通过记者生涯,广泛地体验人生,以达到从事文学创作的*终鹄的;并且认为他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可以看出,萧乾有意识地在新闻写作中引入了一些文学笔法。
萧乾在通讯、特写中展示的人生、社会场景丰富多彩,始终有一条闪闪发光的主线贯穿其中。这条主线,即作者热爱祖国和同情普遍民众之心。他自己在《人生采访》一书前记中讲过:"这些文字涉及的地方虽然不同,写作时期也不一样,但我有的只是一个企图,那就是褒善贬恶,为受蹂躏者呼喊,向黑暗进攻。这企图可毕直地与我另外一个野心相冲突,那就是怎样把新闻文章写得稍有点永久性,待事过境迁后,还值得一读。"
由于借鉴了一些文学手法,萧乾的通讯、特写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显得非常充实饱满。萧乾在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无论是写人写景、摹情状物,寥寥几笔,就能跃然纸上。如《鲁西流民图》中的灾民群像,由年岁不同、情态各异的人物的素描组成的。萧乾在作品中很注重场景的描写以及细节的揭示。他的新闻作品通常都有着重大题材,但作者善于抓取典型事件,从细部着手进行描写,往往能做到"一叶知秋"。
作为"京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萧乾的语言有着鲜明的个性,突出地体现他的新闻作品。他作品中的语言以北京话为基础,经过了去芜存菁的高度纯化,文字简洁流畅,叙事、状物凝炼干净,可以看得出古典文学对其语言风格的影响。萧乾的通讯、特写往往将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使这三者水乳交融,以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萧乾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不时闪烁着机智与幽默,强化了文章的个性色彩,也起到发人深思的效果。
小说、散文
萧乾的小说中带有自传性色彩,很多作品是自己童年经历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其次,爱国主义的主题在萧乾的作品中也有不少的体现。一部分作品也反映了萧乾对阶级关系的批判和同情。萧乾自小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在萧乾的小说中,经常将笔触着眼于细节描写。萧乾正如其他京派作家一样在自然和童心中不断寻找美,他的文字幽丽清逸,雅洁清通,讲究白描的贴切和真实,整个作品风格忧郁而清新。萧乾还非常善于描景抒情。
.......
广播还有一独特的作用:空中无国界,它能直接深入敌国人心,扰乱他们,挑拨他们,也鼓励反对者。战前,德国境内就游魂般存在着一个“德国自由电台”,专门广播反希特勒消息,它现在依然播放着。英国也曾出现过一个神秘的“工人挑战电台”,它用东伦敦口音广播着共产党的言论。开战后,德国电台即出现了英奸“好好贵族”(英奸,战时用英语替纳粹广播。原名威廉·乔伊斯,化名“好好贵族”。战后被处决),他由柏林用尖酸口气,挑拨英国人民,并且时常开玩笑。如五月间,有一天他说:“别以为你们那边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无事不知。譬如,这时是两点一刻,你们剑桥天主教堂的大钟却是两点十分,整整慢了五分钟。“于是许多人赶紧放下收音机去看,看完了还四下传。要不,“好好贵族”就说,德机某日将炸某地,使该地民众人心惶惶。
至于意大利的玩笑开得更大。七月间为了挑拨近东人民对英产生恶感,把十九世纪初叶的旧事当作新闻来广播。当时首相皮特的侄女斯坦诺普夫人在叙利亚居住,每年由英政府接济一千二百镑。她向一个土耳其人借了一千镑,到期不还。土耳其人向英交涉也无头绪。后来英政府停了她的接济金。她致函维多利亚女王说:“你祖父御批给我的,你的大臣竟敢擅扣......但我为还债起见,可以拒收。”这夫人一八三九年即已去世,想不到一九四O年又为罗马电台当作反英材料拿出来!
巴金:"我佩服这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我自愧不如他们。才能要差好几倍。"
冰心:"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
钱钟书:"萧乾英文好,有才华。"
文洁若:"他还是作为记者的才华多一些。萧乾把作家这个头衔看的很重要。其实,作为翻译家作为记者,萧乾的成就比作家更杰出,但他本人更看重作家,只是学生时代写的多,47年以后就不大写了。"
舒乙:"萧乾先生的人生道路就是一种典型的路,它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成熟的象征。而这成熟的标志,就是精深而豁达,就是尖锐而不刻薄,就是通情达理,就是有理有节,就是乐观大度。"
启功:"作家在家,有暇无暇。一挥十载,饱学五车。年登大耋,名满天涯。吾乡之望,祖国之华。"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肖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
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巴金:"我佩服这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我自愧不如他们。才能要差好几倍。"
冰心:"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
钱钟书:"萧乾英文好,有才华。"
文洁若:"他还是作为记者的才华多一些。萧乾把作家这个头衔看的很重要。其实,作为翻译家作为记者,萧乾的成就比作家更杰出,但他本人更看重作家,只是学生时代写的多,47年以后就不大写了。"
舒乙:"萧乾先生的人生道路就是一种典型的路,它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成熟的象征。而这成熟的标志,就是精深而豁达,就是尖锐而不刻薄,就是通情达理,就是有理有节,就是乐观大度。"
启功:"作家在家,有暇无暇。一挥十载,饱学五车。年登大耋,名满天涯。吾乡之望,祖国之华。"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肖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
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肖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
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从一九九七年九月中共十五大至一九九九年三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这段时间的重要文献,共七十篇。其中,中共中央、全国人...
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二) 本书特色 本书从国内外边疆理论梳理与边疆问题相结合的角度,选择了边疆理论研究、文化戍边研究、边疆治理研究、跨界民族研究和一带一路战略与...
马基雅维利全集-政务与外交著作-(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
当代主力战机图解现役顶级战机-2 本书特色 这本《当代主力战机(图解现役顶级战机2)》由保罗·艾登著,刘星光译。全书介绍了:AH-64“阿帕奇”直升机、C-13...
拉丁美洲与和平幻象 本书特色 作者在《拉丁美洲与和平幻象》中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安全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在当代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拉美地区是一个相...
暗战-大国秘密战档案解密 本书特色 ★暗战是没有硝烟的大国角力,是利益实力的巅峰对决★如果你是二战迷,是军事爱好者,这里的故事你不容错过,这里有你不知道的二战故...
包刚升,浙江海宁人,执教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曾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从事访问研究,其学术专著《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新中国第一代军兵种、大军区司令员——聚焦红墙 本书特色 毛泽东说:“我在延安,就是靠萧劲光吃饭”;毛泽东又称赞聂荣臻说:“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
独家披露第一手资料鲜为人知的航母秘事戴旭大校作序,尹卓将军、宋晓军评论员推荐可以预见,即使到2070年,航母仍将是人类战场上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东方编译所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合作问题进行研究的*为全面、也是*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在没有霸...
《自由主义的超越与仁爱政治观》内容简介:在古今中西激荡的全球化时代中,社会的共同生活需要怎样的政治原则。中国传统儒家为全世
现代陆战兵器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 含有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 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普及世界军事知识,提高...
作者简介韩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晚清政治史、科举史、中国近代法律史。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 本书特色 《中國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當化以及正當性研究》的研究目的,乃在於從中國政治思想的内...
#单独作战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战初期作为首相兼**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下院领袖,在德国对英国发动致命攻击之际,在缺乏外来援助的情况下,率领全英国人...
2015-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 本书特色 国务院研究室作为国务院决策咨询服务机构,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
中国会馆史 内容简介 会馆既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又颇能因应社会变迁而历久长新。它并不等同与西方的商业基尔特,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明清时期,会馆顺...
湘军援鄂战史 本书特色 《湘军援鄂战史》详记了1921年7月末,湘军援鄂,驱逐湖北督军王占元的战争起因及其经过。《湘鄂川鄂战争纪略》分为《湖北大兵变纪略》、《湘...
中国的法治道路 本书特色本书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法制改革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实践,深入研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创新、实践...
《通证经济》内容简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区块链飞速发展,与经济学理论、密码学算法相交叉后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通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