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继“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庄子传)之后,综述老庄之道有助于中华复兴的一本文集。全书按照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分为绪论和上、中、下三编。绪论《中华复兴的目标和进路》,以纵览古今、横贯全球的立体经纬,辨析“中西文明的不同瓶颈及其突破”。上编“江湖庙堂”,总论秦汉以降两千年中华帝国的结构性两大文化层次。中编“老庄之道”,分论《老子》的庙堂正道,《庄子》的江湖正道。下编“中国之谜”,专论老庄之道的两千年进退,与秦汉以降中华帝国的两千年盛衰同步同构。
全书分江湖庙堂、老庄之道和中国之谜三编。主要内容包括: “江湖”、“庙堂”的历史意蕴与当代博弈 ; 迎合伪道而曲解讹传的“害群之马” ; 人生四境, 迫生*下 —— 道家散论四题等。
打通易老庄,《老庄之道》为中华复兴接入真道能量王业云《老庄之道》是张远山先生从第二个十年的“庄子工程”向第三个十年的“道术工程”过渡的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既是先生本人打通易老庄三玄的关键之作,也是读者打通先生三个写作十年的关键之作。一、总结庄子思想《老庄之道》是张远山先生在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之后,对庄子思想的总结性论述,重点比较了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异同,梳理庄子对老子思想的承续和超越。先生指出,庄子思想承自老子,但因为庄子所处时代的悖道程度比老子时代更甚,因而庄子在思想上和外境因应方式上都对庙堂政治更加不信任,也更加强调个体独立和自由的重要性,从而将老子扬泰抑否的庙堂政治之道发展为内圣外王的江湖至人之道。二、概述老子思想《老庄之道》对老子思想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深刻的剖析,有力论证了老子思想远承华夏古道的天道观,是扬泰抑否、扬正抑奇的庙堂政治之道。远山先生结合老子的生平境遇和《老子》文本,对老子最著名的“无为无不为”思想给予全新的诠释,认为应理解为“君主顺道无为,臣民循德无不为”,并以《老子》经文与《庄子》《文子》《吕览》《礼记》等先秦文献互相参证,对此新义进行了深刻系统的论证。三、论述华夏古道《老庄之道》首次梳理了华夏古道的变迁脉络,论证了三皇(伏羲)之道↘五帝(黄帝)之道↘三王(夏商周)之道的蜕变和价值递降关系,论证了伏羲天道与黄帝人道的本质区别及价值层次的差距,论证了《周易》所传并非伏羲大年天道,而是黄帝小年人道。远山先生指出,从上古伏羲之道到春秋老子之道再到战国庄子之道,是顺道循德的中华道术不断发展,最终实现登顶的过程。他认为,顺道循德的中华正道是古典中国创造灿烂文化和辉煌文明的能量源泉,也将为中华文化复兴和未来中国创造现代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四、复兴中华真道《老庄之道》是张远山先生打通易老庄三玄的一次尝试,这一努力的成果非常丰硕,不仅理清了先秦道家思想的来龙去脉,还进一步探明了华夏真道的上古源头,为中华文明的复兴接入了源远流长的真道能量。远山先生此次努力还带来了一个极大的意外之喜,发现了百年考古出土的上古四千年彩陶、玉器、铜器上的辉煌真道文化,先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创了遗传学、考古学、文献学三重证据法,创立了伏羲学。《伏羲之道》即是伏羲学的奠基之作。愿先生道术十年的写作计划圆满完成,愿中华复兴的大年之幕早日开启。2015年9月5日
张远山,作家,学者,现居上海。研究庄子、诸子、先秦史逾三十年,已出版哲学、文学、史学著作15部,海内外版本28种。2008年起启动“庄子工程”,已出版“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奠定新庄学宗师地位。近年来由研究先秦而上溯先周、先商、先夏,运用考古学、文献学、遗传学三重证据,创立“伏羲学”,对上古至今的八千年华夏文化源流,进行了贯通性的整体阐释。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 内容简介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一书是布鲁诺的主要哲学代表作。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先后被译成德、英、法、俄、西、匈等多种文本。该书确证...
现代性.乌托邦与中国特色社会语义 本书特色《现代性、乌托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力图借助于“现代性”、“范式”、“乌托邦”等哲学概念,反思社会主义的历史,解读中国...
张居正讲解《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儒家的基本经典。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不可不读。明代内阁首辅、两朝帝师张居正讲解的《孟子》皇家读本,更值得今日国人品读...
培根的人生随笔 本书特色 《培根的人生随笔》摘取了《培根论人生》文集里的至理箴言,在培根的思想范畴上,加以引申,对做人、处世、言谈、交际等关系我们当代人生存、生...
頂果欽哲仁波切(1910~1991)為近代著名的佛學大師,不僅精通大乘佛法的義理與禪修,也是一位詩人,並為金剛乘大手印與大圓滿的
释家艺文提要 本书特色 周叔迦老先生,是当代佛教重要学者之一,早在三十年代就任教于北京、清华、辅仁大学主讲中国佛教史、唯识学、因明学、成实论、佛教文学等课程。生...
入中观论讲解 本书特色 释迦牟尼佛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老师们,他的伟大成就是——只有他指出了人类有将“显现”与“空性”分开的偏好,事实上,这是我们面对的基本问题。...
话说中庸 本书特色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因不满意宋儒对《中庸》的解释,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
《说一切有部之禅定论研究:以梵文及其梵汉注释为基础》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印度说一切有部的禅定论则对大乘佛教
话说清谈-关于清淡的回眸与介述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对清淡风尚的历史成因与文化旨趣进行烛照;对清淡史上的诸多逸闻轶事也多有关注和介述。主要内容包括:清淡及其...
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物质与发展-[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的代表作,十多年来,“政治儒学”一词因此书而为中国思想界所熟悉,本次...
法家新识:道法、儒法与王法 本书特色 本书以传统法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之一——“法家”为研究对象。书中首先批判了近代以来形成的“法家”概念误区,同时证明了历史上...
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 内容简介 这本《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汇总了过去十年间我一直关注的三股哲学思潮。首先是对系统性的人类文化哲学...
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定不在境 本书特色 不认识自己的心,才觉人生茫然,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生命困境。假如能时时观照自心,检视自心,就能渐渐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假以...
「這些年來,言道者多,證道者少,固由於行門不彰,但行門之所以不彰,則往往來自對禪的誤解,而一行禪師的這本書就在讓行者能從
周易古礼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5个章节,对周易古礼作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书中考察了易学史上以礼释易的学术源流,研究了相关的以礼释易著作,对《周易》经传中蕴含的...
尘世的权威:奥古斯丁的社会政治思想 内容简介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本书从作者从奥古斯丁著述之拉丁原文入手,论述深入细致,在对...
物演通论 本书特色 《物演通论》糅合东方“天人合一”之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之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宇宙演运即造成物类...
趣味逻辑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如何指导人们去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与奥秘的新逻辑体系,突破了现代通行的逻辑教材的旧框框,为传统逻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个引人瞩...
《中观心论》是清辩论师现存唯一的梵文著作,仅保存在丹珠尔中的《思择炎》则是《中观心论》的唯一古注,其中的《入抉择数论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