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孔子略传一、孔子的故乡一二、幼年贫困中的成长二三、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三四、孔子的好学与从政之道三五、孔子的周游列国,同人于野之理想五六、孔子晚年返鲁著书六《论语》概说与由来一、《论语》的命名一一二、《论语》之编辑者一二三、《论语》之版本一三四、《论语》之价值一四五、《论语》一书为易道之精微 一五六、《易经》与《论语》的要旨 二三学而篇本篇篇旨三四**章三六第二章四六第三章五〇第四章五三第五章五七第六章六二第七章六七第八章**第九章七九第十章八二第十一章八八第十二章九二第十三章九六第十四章一〇一第十五章一〇六第十六章一一三为政篇本篇篇旨一一八**章一二一第二章一二六第三章一三一第四章一三五第五章一四一第六章一四六第七章一五〇第八章一五五第九章一六一第十章一七一第十一章一七四第十二章一七七第十三章一八〇第十四章一八五第十五章一八八第十六章一九二第十七章一九五第十八章二〇四第十九章二一一第二十章二二二第二十一章二二八第二十二章二三三第二十三章二三八第二十四章二五〇跋二五五
《易读论语》以《论语》原文为主线,设置章旨、注释、意译、广义、易理等板块,其中易理是《易读论语》的亮点及重点所在,作者力图将《周易》与《论语》巧妙结合,以《论》引《易》,以《易》证《论》,《论》《易》融通,这在学术思想史上属于首创。书中包含大量图片,皆为作者带领中华周易学会的学生、会员,走过三皇五帝中原文化朝圣之旅及孔子周游列国之圣迹过程中所积累的珍贵照片。作者希望各界学子能从《易读论语》中了解到中国文化之精髓并充实其精神及性灵生活,进而达到社会及世界祥和发展的境域。
推荐序一
当今中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9月同志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儒学联合会大会上讲话中,称赞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重要影响后,文化思想战线日益兴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热”,这是十分可贵的学术风气。吴秋文先生的《易读论语》,所涵摄的《易经》与《论语》二书,都凝结着孔子的心血。《易经》中的《易传》乃孔子及其弟子所撰,它使《易经》由占卜之书发展为哲学名著;《论语》是孔门弟子收集整理的孔子嘉言语录。《易经》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论语》乃四书之冠、智慧之渊。二书都是传统文化的宝典,历代明君贤相、志士、仁人无不朝夕研读,从中吸取修身、齐家、治国、理财的宝贵教诲,以增长才智。
《易经》《论语》内容各有特点。关于《论语》,古人称许“半部《论语》治天下”,重在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理,即“内圣外王”之道;《易经》则着重探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天人合一”之理。《易读论语》力图将二者巧妙结合,以《论语》为经,《易经》为纬,经纬万端而融为一体,以《论》引《易》,以《易》证《论》,《论》《易》融通,“扬仁义、合天人”,妙意横生,在中国思想史上,此种巨著,实属首创,弥足珍贵。
吴秋文先生的《易读论语》,有原文、有注释、有意译,还有广义,更有易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深刻地阐发二书的精深内涵与核心价值,正为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大读者,送来了重要的精神食粮。广大读者熟读之、深思之,定能获得新的思考、启迪。
秋文先生研易30多年,是我多年好友。他25年前在台湾创建了中华周易学会,创会20周年时,我曾写诗祝贺,现抄录于下:
贺台湾中华周易学会
易经心传二十秋,道育群贤遍海陬。
网罗英才创伟业,路通大同乐悠悠。
美轮美奂建广厦,惟精惟一图远谋。
敬德修业义理新,弘扬国粹建殊猷。
该会的研易学者大力推行“易经生活化”“生活易经化”,讲学论道,掀起热潮,其入门弟子数以万计。秋文先生多次出席大陆的易学研讨会,发表精辟演讲,与会者受益良多。他撰写的研究《周易》的著作已有20部。秋文先生的新著能在大陆以简体字出版,实属难能可贵,故乐以为之序。
唐明邦2015年7月19日
推荐序二
中华周易学会创办人兼理事长吴秋文先生,研究《易经》、从事易学教育二十七年,提倡“易经生活化”“生活易经化”,亦论及易理、佛学及儒学等的关联性,著作丰富,桃李满天下。迄今十四年来,多次率团亲履昔日孔子周游列国之路,并寻求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教化轨迹,希藉此体悟古圣先哲之学思言行。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第三》有云:“世异变成功大”,亦即:人君制法,当随时代之异而变易其政,则其成功大。《易经》即为有关变易的古人智慧结晶,而在变易之中,仍存有不变的道理,例如对世间万物的爱,对人类的关怀,均是值得代代流传的价值观,此种观念,我们可从《论语》中获得启发。
近年吴先生有感于《论语》的重要性,爰发愿结合易学与儒学,编纂《易经与论语》(简体版易名为《易读论语》)系列专集,用浅显白话文,从易理阐释论语内涵,分卷发行,其卷一为《论语》学而、为政二篇,附录并纳入卦辞及该二篇之中英文对照,期全球各界学子从中了解中国文化之精髓,并充实其精神及性灵生活,进而达到社会及世界祥和发展的境域。
兹值是书付梓之际,吴先生嘱序于余。吾观其文:以易理与《论语》结合,尚不多觏,而其影响深远者,尤应重考据,以臻完善;渠就不同时代之思想予以探索,并有创见,诚属难得。感其发愿,爰为之序。
许水德谨识 2007年12月
(此为本书2008年台版原序)
《易读论语》力图将《论语》与《易经》巧妙结合,以《论语》为经,《易经》为纬,经纬万端而融为一体,以《论》引《易》,以《易》证《论》,《论》《易》融通,“扬仁义、合天人”,妙意横生,在中国思想史上,此种巨著,实属首创,弥足珍贵。——唐明邦(易学家、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吴秋文先生睿智豁达,学富五车,儒佛圆融,他将全部身心投入易学研究,弘扬国学三十多年,足迹遍及海峡两岸各省。吴先生的学问注重通经致用、安顿百姓人伦;本书是他用易学智慧解读的《论语》,注重用孔子的道德人生观修身立本,是实修实行的心路历程,在此郑重推荐给广大读者。——孙晶(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兼法人代表) 中华周易学会创办人兼理事长吴秋文先生,提倡“易经生活化”“生活易经化”,亦论及易理、佛学及儒学之间的关联性,著作丰富,桃李满天下。迄今二十余年来,多次率团亲履昔日孔子周游列国之路,并寻求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教化轨迹,希藉此体悟古圣先哲之学思言行。——许水德(台湾亚太文经学术基金会董事长)
易读论语 本书特色 目录孔子略传 一、孔子的故乡 一二、幼年贫困中的成长 二三、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三四、孔子的好学与从政之道 三五、孔子的周游列国,同人于野之理...
思想的跨度与张力:中国思想史论集 内容简介 **个困难就某些意义上说是思想史的共同困难,但是与中国思想史关系特别密切,即思想史可能只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一个社会整...
宗教律法与社会秩序-以道教戒律为例的研究 本书特色 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继承和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批判一切,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局限,以所谓“帕斯卡尔方法”,从两极观念...
素书 本书特色 《素书》在中国古代修身治国、处世智谋、人生韬略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原文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类似“语录体”的书,被历...
从心沟通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以平易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为我们碰到的种种人际关系矛盾提出解决之道,包括如何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如何消除嫉妒心,如何帮助自卑的人,等等...
哲学概论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深入浅出且兼顾当代哲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社会脉动的著作。全书的篇章除了**章介绍何谓哲学外,其它各章囊括了认识论,形...
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 本书特色 ·被接受,就是“恩典”。接受这一事实,才是“勇气”。·恐惧死亡会降低生命的活力,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恩宠与勇气,有深...
古典文化书系-诗经(上) 本书特色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
我为什么这么恶-《韩非子》说 内容简介 秦国的立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而韩非的思想囊括于那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韩非子》之中。本书将引导读者从各...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兼农夫的吉恩·洛格斯登的心灵自传,在轻松幽默的笔触下,蕴涵着对自然、死亡和永恒等重大主题的深思。本书记录了...
诸子百家名篇诵读 本书特色 编选这套丛书的主要目的是给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神奇效验的文化营养品,以资读者滋补身心、涵养性情,培育精神生命力。值得一提的是所选编的这...
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全二册) 内容简介 汉文《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它卷帙浩繁而内容赡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宝藏,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大遗产。然而,由...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本书特色 读懂北大哲学课,孤独将不再孤独,贫穷将不再贫穷,脆弱将不再脆弱,人生法则从此变得简单、开阔。《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由闻丽君编著,撷...
原儒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
传习录 本书特色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三教,并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后世...
十三经说略(精装) 本书特色 《十三经说略》全面、精练、准确地介绍十三经中每部书的缘起、编纂始末、刊刻流布、内容特点、学术成就、思想影响、研究状况等各个方面;每...
星云智慧 本书特色 《星云智慧》一书精选星云大师八十余篇*重要的论述及开示,以“人间事、悲苦事、大众事、谈心事、智慧事、佛家事、两岸事、大千事&rd...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内容简介 中国佛学是随着由印度传来的佛教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哲学。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原有的思想相接触,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
大藏经精华圣严法师讲佛经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圣严法师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