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霞客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5-09-01

评分:5分

ISBN:9787546808659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徐霞客游记 内容简介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徐霞客游记 本书特色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世人称徐霞客为“游圣”。

徐霞客游记 目录


图鉴阅读
图鉴阅读结构图
阅读启示图解
作者生平阅读
作品影响阅读
史记阅读
辅助阅读
原作新释
游天台山日记
游雁宕山日记
游白岳山日记
游黄山日记
游武彝山日记
游庐山日记
游嵩山日记
游太华山日记
游天台山日记(后)
游恒山日记
游衡山日记
游七星岩日记
游象鼻山日记
游太华山记
粤西游日记
体验阅读
延展阅读
阅读链接
名家链接
铭记链接

徐霞客游记 节选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原文 癸丑之三月晦①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夹道②,月伤数十人,遂止宿③。注释 ①晦(hui):阴历每月*末一天。②於菟(wu tu):老虎的别称。《左传》:“楚人谓乳谷,谓虎乌菟。” ③止宿:停留住宿。译文 癸丑年(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的*后一天。我自宁海出西门。这天云开日出,人的心情和山的颜色,都喜气洋洋的。行三十里抵梁隍山。听说这一带路边常窜出老虎,每个月要咬伤几十人,所以我只好找旅店住下。原文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①。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②;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③。注释 ①霁(ji):雨雪停止,天放晴。②山麓:山脚。③坳(ao):山间洼下的地方。译文 四月初一日。清早下雨。行进十五里,来到岔路口,我骑马走上西边往台山的那条路,这时天逐渐转晴。又走了十里,到达松门岭,山势陡峭、道路滑溜,只好下马步行。自奉化以来,虽经过了多重山岭,但多数是顺着山脚走;到这里却是迂回曲折地登高,都是在山脊上行走。由于雨后刚刚转晴,山泉流动的声音和山色交替变化,青翠的树丛与杜鹃花互相辉映,令人忘记了攀登山路的辛劳。又行走十五里,在筋竹庵吃午饭。所在山顶到处都是麦苗。从筋竹岭往南,就是通往国清寺的大路。恰好和国清寺的云峰和尚一同吃午饭,他说由这里到石梁,山势险、路又远,带着行李不方便,不如轻装前往,行李则由挑夫集中挑到国清寺等候。我同意了,于是让挑夫随云峰和尚前往国清寺,我则同莲舟和尚走上往石梁的路。走五里,过筋竹岭。岭上矮松很多,屈曲虬枝,盘根枝叶苍老秀美,就像阊门家里的盆景。又走三十余里,到达弥陀庵。山岭高高低低,深山里荒凉寂寞,为防止树丛中藏卧老虎,草木都被焚烧殆尽。山泉鸣响,山风吹过,艰险的山路阻住了旅行者前进的脚步。弥陀庵建在群山的低洼处,小路长满杂草而且曲曲折折,伸延到很远,庵正好在小路的中点,可供食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