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学”为研究主体的论文集, 《文学》系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王德威教授联合主编的学术丛刊。一年分春夏与秋冬两期,每期30万字。《文学》是一本定位于前沿文学理论的刊物。谓之前沿,即不介绍一般的理论现象和文学现象,也不讨论具体的学术史料和文学事件,力求宏观、开阔、创新,具有前瞻性,指向在未来。刊选稿件包括能够联系现实处境而生发的重大问题并给以真诚探讨的文章、对中外理论体系和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阐述并填补中国理论领域空白的文章、通过对中外作家的深刻阐述而推动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发展的文章。若有题涉中国古代文学者,如能以新的视角叩访古典传统,或关怀古今文学演变,也在刊选之列。谓之文学理论,即坚持讨论文学为宗旨,包括中西文学理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研究文章。《文学》的作者来自于海内外理论工作者、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所选文章皆为其学术思想之代表作,力图达致打破陈说、传统偏见的颠覆性果效,即便未逮,亦可充学术争鸣,以扩展中国文学研究之视野。本期"声音"主要登载了年轻一代学人对域外文学的研究和观察。"讲坛"一章由洪子诚担当,分析观察了大陆近年的诗歌情况。"评论"由王德威、关诗珮、段怀清三位老师担当,是"文学与思想:从晚清到民初"的上部内容。这几篇文字是较有水准的。蒋子丹老师是本期"心路"的担当者,讲述了《天涯》杂志如何从一本鸡肋杂志成为现在在学术圈如此有影响力的杂志。其中有很多资料性质的内容。傅光明继续在"谈艺录"栏目中谈莎士比亚,这次精读的内容是《麦克白》,一如前几篇的研究方法与认真态度。王宏志的《说"夷":18至19世纪中英交往中的政治话语》负责著述栏目,该文论述清晰,能够将"夷"这个概念在18至19世纪中的演变讲论清楚。
%陈思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兼任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获上海市共青团颁发的“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五四奖章、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以及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
王德威: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76年)、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系硕士(1978年)、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1982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
《文学》系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王德威教授联合主编的学术丛刊。一年分春夏与秋冬两期,每期30万字。
《文学》是一本定位于前沿文学理论的刊物。谓之前沿,即不介绍一般的理论现象和文学现象,也不讨论具体的学术史料和文学事件,力求宏观、开阔、创新,具有前瞻性,指向在未来。刊选稿件包括能够联系现实处境而生发的重大问题并给以真诚探讨的文章、对中外理论体系和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阐述并填补中国理论领域空白的文章、通过对中外作家的深刻阐述而推动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发展的文章。若有题涉中国古代文学者,如能以新的视角叩访古典传统,或关怀古今文学演变,也在刊选之列。谓之文学理论,即坚持讨论文学为宗旨,包括中西文学理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研究文章。
《文学》的作者来自于海内外理论工作者、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所选文章皆为其学术思想之代表作,力图达致打破陈说、传统偏见的颠覆性果效,即便未逮,亦可充学术争鸣,以扩展中国文学研究之视野。《文学》系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王德威教授联合主编的学术丛刊。一年分春夏与秋冬两期,每期30万字。
《文学》是一本定位于前沿文学理论的刊物。谓之前沿,即不介绍一般的理论现象和文学现象,也不讨论具体的学术史料和文学事件,力求宏观、开阔、创新,具有前瞻性,指向在未来。刊选稿件包括能够联系现实处境而生发的重大问题并给以真诚探讨的文章、对中外理论体系和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阐述并填补中国理论领域空白的文章、通过对中外作家的深刻阐述而推动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发展的文章。若有题涉中国古代文学者,如能以新的视角叩访古典传统,或关怀古今文学演变,也在刊选之列。谓之文学理论,即坚持讨论文学为宗旨,包括中西文学理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研究文章。
《文学》的作者来自于海内外理论工作者、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所选文章皆为其学术思想之代表作,力图达致打破陈说、传统偏见的颠覆性果效,即便未逮,亦可充学术争鸣,以扩展中国文学研究之视野。
本期“声音”主要登载了年轻一代学人对域外文学的研究和观察。“讲坛”一章由洪子诚担当,分析观察了大陆近年的诗歌情况。“评论”由王德威、关诗珮、段怀清三位老师担当,是“文学与思想:从晚清到民初”的上部内容。这几篇文字是较有水准的。蒋子丹老师是本期“心路”的担当者,讲述了《天涯》杂志如何从一本鸡肋杂志成为现在在学术圈如此有影响力的杂志。其中有很多资料性质的内容。傅光明继续在“谈艺录”栏目中谈莎士比亚,这次精读的内容是《麦克白》,一如前几篇的研究方法与认真态度。王宏志的《说“夷”:18至19世纪中英交往中的政治话语》负责著述栏目,该文论述清晰,能够将“夷”这个概念在18至19世纪中的演变讲论清楚。
信息
陈思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兼任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获上海市共青团颁发的“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五四奖章、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以及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
王德威: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76年)、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系硕士(1978年)、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1982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
《睡眠公式》内容简介:本书直击都市人群入睡难、睡不够、睡不醒等睡眠常见问题,从睡眠环境、睡眠行为、身体变化、心理情绪、药物
《猫的事务所:宫泽贤治童话精选集(插图版)》收录宫泽贤治16篇代表作,包括经典之作《银河铁道之夜》、《风又三郎》等,也包括比较少被收录的《夜鹰之星》、《猫的事务...
《在黄昏起飞》内容简介:《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卫报》《旧金山纪事报》《科克斯书评》《出版人周报》……联袂推荐
台北咖啡时光(美味寻踪) 本书特色 遍布台北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家家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咖啡经。风格独特的创意咖啡馆,古早味十足的中式咖啡店,遗世独立的山居咖啡馆...
秘密线人:水门“深喉”的故事 内容简介 1972年7月16日美国发生“水门事件”后,一个被称为“深喉”的秘密线人向记者伍德沃德提供了绝密情报,帮助记者坚持不懈地...
白银时代诗歌选 本书特色 20世纪初期,俄罗斯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诗人,再次证明了“天才是成群诞生的”的名言,与普希金所代表的黄金时代相对应,这一时期被文学史家称为...
西班牙三棵树 内容简介 “三棵树”是西班牙产的一种酒TresCepas,初就觉得清纯,继之赞赏,不久又嫌那点点甘味是多余而不良的。西班牙三棵树 目录 引一辑中世...
秋-巴金选集-三 节选 《巴金选集(3):秋》内容简介:从一九二七年算起。我整整写了四十五年。并不是我算错。年浩劫中我就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在这历史上少有的黑暗年...
瓦尔登湖 本书特色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乔治·艾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
许倬云谈话录 本书特色 身跨两代与今天,长程历史乡关何在。王小波我老师学问很大,但很天真。许倬云我学了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不糊涂。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许倬云谈话...
鲁迅全集(第十卷)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
你是人间四月天-与林徽因相遇 本书特色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妙语,激荡青春与热情的绝代风华中国近现代*传奇的女性人物之...
《疗效茶饮轻图典》内容简介:常言道:19世纪的流行舞台是传统茶,20世纪的时尚明星是咖啡,21世纪则是花果药茶统治时尚健康饮品的
李国文读史 内容简介 李国文,小说家,散文随笔作家,曾任理事,主席团委员,《小说选刊》主编。李国文先生以小说创作蜚声海内外,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首届茅盾文...
每一个灯光温溢的夜晚-《世界文学》六十年精选.评论卷 本书特色 2013年是《世界文学》杂志创刊60周年。《世界文学》杂志将在今年9月举办相关庆祝研讨活动。作为...
作品目录第一辑 政治学和法学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淆自由主义向何处去?自由社会秩序的若干原则自由国家的构造问题什么是“社会的”
艾青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
苏轼词 本书特色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婚恋与创作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鲁迅的婚恋在其创作中的投影与折射、郭沫若的婚恋在其作品中的映照与超越、胡适的婚恋感应与诗歌创作、李金发的诗歌与...
苏辛词说-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由顾随弟子周汝昌作序,是**次将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合二为一,而顾随针对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进行了见解独到的解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