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即16至18世纪,中国与欧洲之间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直接接触与交流,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莱布尼茨认为此时的中国与欧洲在许多方面不分轩轾,处于"对等的较量"中.孟德卫将其著作题为《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称"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被证实拥有影响世界大部地区的能力"."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基本上揭示了明清之际中西交流的性质和特征,共同构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的那幅绚丽多彩且寓意深远的画卷.
本书秉持世界历史的广阔视野,透过世界市场商品竞争的"对等较量",揭示中国生产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范围的商品供应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论证中西文明的"伟大相遇"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实际效果而言,欧洲从中受益的程度远大于中国.
本书内容大致涵盖两大方面,即经济方面和文化方面.经济方面,通过对中国与欧洲国家贸易关系基本特征的考察,证明了明清之际的中国是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市场上一些主要商品(丝棉织品、铁器、陶瓷制品等)的竞争情况表明,在欧洲发生产业革命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前,中国生产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优势.通过对天鹅绒、锦缎、丝裙、火炮、洋彩瓷等若干欧洲产品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引进、仿制和大量输出过程的揭示,说明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以出囗为目的的外向型经济网络.文化方面,从中西两个方面,探索"西学"的传播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联系,以及中国古代思想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影响.同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典范做出了阐述和研究,如清康熙皇帝与法王路易十四之间频繁的友好交往,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清宫廷的绘画活动及其受到的恩宠,等等.
沈定平,湖南长沙人,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明清史、中外关系史和史学理论研究,出版专著有《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两种三册),发表论文逾80篇,其中多篇被译成英、意、西班牙文,在国外刊登。自1993年始,领取政府特殊津贴。曾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CSCPRC)和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University)历史系邀约,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康奈尔、布法罗、堪萨斯、旧金山等七所大学讲学和研究。又承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资助,赴罗马、那不勒斯、特兰托三所大学访问。多次参加港、澳、台举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
★16开平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基本上揭示了明清之际中西交流的性质和特征,共同构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的那幅绚丽多彩且寓意深远的画卷
★本书秉持世界历史的广阔视野,透过世界市场商品竞争的“对等较量”,揭示中国生产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范围的商品供应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论证中西文明的“伟大相遇”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方面的积极作用
“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基本上揭示了明清之际中西交流的性质和特征,共同构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的那幅绚丽多彩且寓意深远的画卷。
本书秉持世界历史的广阔视野,透过世界市场商品竞争的“对等较量”,揭示中国生产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范围的商品供应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论证中西文明的“伟大相遇”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实际效果而言,欧洲从中受益的程度远大于中国。
书中内容大致涵盖两大方面,即经济方面和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通过对中国与欧洲国家贸易关系基本特征的考察,证明了明清之际的中国是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市场上一些主要商品(丝棉织品、铁器、陶瓷制品等)的竞争情况表明,在欧洲发生产业革命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前,中国生产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优势。通过对天鹅绒、锦缎、丝裙、火炮、洋彩瓷等若干欧洲产品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引进、仿制和大量输出过程的揭示,说明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以出囗为目的的外向型经济网络。
文化方面,从中西两个方面,探索“西学”的传播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联系,以及中国古代思想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影响。同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典范做出了阐述和研究,如清康熙皇帝与法王路易十四之间频繁的友好交往,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清宫廷的绘画活动及其受到的恩宠,等等。
沈定平,湖南长沙人,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明清史、中外关系史和史学理论研究,出版专著有《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两种三册),发表论文逾80篇,其中多篇被译成英、意、西班牙文,在国外刊登。自1993年始,领取政府特殊津贴。曾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CSCPRC)和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University)历史系邀约,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康奈尔、布法罗、堪萨斯、旧金山等七所大学讲学和研究。又承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资助,赴罗马、那不勒斯、特兰托三所大学访问。多次参加港、澳、台举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
沈定平,湖南长沙人,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明清史、中外关系史和史学理论研究,出版专著有《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两种三册),发表论文逾80篇,其中多篇被译成英、意、西班牙文,在国外刊登。自1993年始,领取政府特殊津贴。曾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CSCPRC)和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University)历史系邀约,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康奈尔、布法罗、堪萨斯、旧金山等七所大学讲学和研究。又承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资助,赴罗马、那不勒斯、特兰托三所大学访问。多次参加港、澳、台举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
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茅海建是国际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两次鸦片战争与戊戌变法这两块传统领域,代表作...
考古与宝藏之谜-最新版 本书特色 石破天惊的世界考古大发现,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之谜,悬念重重的古建筑之谜,欧洲的宝藏、美洲的宝藏、亚洲的宝藏、非洲和大洋洲的宝藏...
本书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
晚清史探微 目录 前言 1.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上层心态——营务处总办罗丰禄家书解读 2.安维峻弹劾《新学伪经考》辨误 3.热血浓于水 大义炳寰宇——台湾民众阻止...
史学与世变 本书特色 沈刚伯说:"'成一家之言'的史家指出:史学目标在'通古今之变',古今之变就是世变。史学要通世变,但也常常被世变所通,结果'一家之言'不成,...
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 本书特色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代通史,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成果提供读本。《中国通史要略》以&ldq...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本书特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卫报》(The Guardian)、《历史》(History)推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就...
康乾盛世-图说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图说中国历史”系列之一,本书以广阔的视野、全新的观念和新颖的见解,真实地勾勒出中国封建社会的*...
《从创作到临摹(修订本)》内容简介:对一个学书者而言,经历了大量以肖似为尚的临摹之后,便已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功底和创作能力。
一个真实的新疆 内容简介 《一个真实的新疆》一书,是为了简明扼要地叙述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到21世纪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里重要一员的新疆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第1辑) 本书特色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第1辑)》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关系的异同——兼论王氏高丽并非高句丽的继承者...
《峰会》内容简介:重回20世纪外交现场,见证战争世纪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国角力。剑桥大学教授读出档案之中的鲜活历史,还原二战、冷
《黑旗:ISIS 的崛起》内容简介:全书分为“扎卡维的崛起”“伊拉克往事”和“伊斯兰国”三卷。当1999年约旦政府特赦一批政治犯时,
三国史话-还原被《三国演义》搅乱的历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著的《三国史话(还原被三国演义搅乱的历史)(精)/民国大师经典作品集》是作者为数不多的文史普及著作之一。...
我是沿着曾文正公、胡文忠公、左文襄公、李文忠公,……沈文肃、彭刚直、丁文诚、曾忠襄、刘忠诚、张文襄、翁文恭,以及李越缦、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故宫出版社出版★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虽看似两个性质不同的学科,但实际属于同个内涵的领域。汉唐历史研究离不开出土文...
《Python程序员面试算法宝典》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讲解程序员面试笔试算法的书,代码采用Python语言编写,书中除了讲解如何解答算
《清史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
本书收录《小巴黎人报》《小日报》等法国报纸所刊彩色石印版画近400张,及原刊报道20万字。既有重大历史节点的故事,也有浩大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