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解密公元4—5世纪之间,由于亚欧大草原民族大迁徙带来的匈人横扫罗马世界之谜。来自东方的强大游牧民族粉碎了欧洲草原上的抵抗势力,首先将欧洲诸游牧族群,继而将哥特人等日耳曼族群,裹挟入西进的民族洪流之中,罗马帝国与整个欧洲文明世界在长达两个世纪中承受这场民族大迁徙的灾难性后果。但随着匈人首领阿提拉的去世,匈人逐步瓦解,暴风雨般的迁徙运动也消散了,但其对历史、文化、社会、族群的广泛影响在后世仍强烈体现出来。
刘衍钢、余太山、李锦绣编著的《上帝之鞭(精)/丝瓷之路博览》解密公元4—5世纪之间,由于亚欧大草原民族大迁徙带来的匈人横扫罗马世界之谜。来自东方的强大游牧民族粉碎了欧洲草原上的抵抗势力,首先将欧洲诸游牧族群,继而将哥特人等日耳曼族群,裹挟入西进的民族洪流之中,罗马帝国与整个欧洲文明世界在长达两个世纪中承受这场民族大迁徙的灾难性后果。但随着匈人首领阿提拉的去世,匈人逐步瓦解,暴风雨般的迁徙运动也消散了,但其对历史、文化、社会、族群的广泛影响在后世仍强烈体现出来。
引子
二十多年前,当笔者还是西安某高校计算机系学生时,有幸聆听某历史系学生颇为自豪的历史启蒙:中国的汉帝国打败了匈奴,匈奴人一路西逃到了欧洲,灭掉了罗马帝国.他的言下之意当然是,罗马帝国固然伟大,但中华帝国比罗马帝国厉害多啦!那时笔者对历史还没有多大兴趣,既然专业人士这么说,也就姑且相信之,跟别人聊天时偶尔也会拿出这段"历史事实"来自豪一下.
毕业工作之后,有时间看一些历史闲书,才发现这类"历史事实"似乎很有问题.匈奴人固然震撼欧洲,但早在匈奴人进入欧洲之前,统治中国的华夏正统王朝早已屡遭匈奴人蹂躏.相比之下,罗马帝国对匈奴人的抵抗明显更成功,其帝国核心区域从未被匈奴人占据,更无帝王或显贵遭匈奴人俘虏.而且,欧洲匈奴人*后在罗马帝国的军事外交打击之下基本被灭族.
后来笔者终于开始学习古典文献和古代史,由于专业关系,更深入地研究了晚期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并阅读了大量原始古典史料,结果发现了两个非常令人震惊的历史事实:其一,游牧民族在欧洲的活动模式显著有别于亚洲.以欧洲匈奴人为例,即便在匈奴人武力煊赫、一统欧洲草原的全盛时期,他们也从未想过南下占领肥沃富庶的农耕文明区建立征服王朝.实际上,欧洲匈奴人从未对罗马帝国的存在构成过实质性威胁,之前和之后的其他强大游牧民族亦复如此,这些欧洲游牧民族的*后宿命无一例外都是被欧洲农耕地区民族击败并降伏.历史上那些击败游牧入侵者的欧洲国家或欧洲族群,论人力物力皆远不及古代中国的零头.因此个中原因,很值得我们深思.
其二,欧洲的"匈奴人"跟中国历史上的匈奴人完全是两个民族,两者之间根本没有直接关系.在欧美语境中"欧洲匈奴人"(Huns)与"中国匈奴人"(Xiongnu)是两个词,亦是两个民族.两者在时间、空间、活动范围、文化与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区别.至于两者是否有间接传承关系,则历来众说纷纭.到了20 世纪后半期,国际权威史学界已基本上否定了两者间的关系.
上述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不仅是"欧洲匈奴人"和"中国匈奴人"的关系,那种"中国> 匈奴> 罗马"式的幼稚思维,在今天的中国依旧是多数人的常识,有着广泛的市场.这种深层的民族主义文化心理因素,或曰集体无意识,绝非中国独有.仅仅在对待"欧洲匈奴人"(从现在起将称其为匈人,以便与国际接轨,也便于与匈奴人区别)问题上,这种坚持匈奴人和匈人的传承性,以宣扬祖先征服伟业并唤起民族自豪感的行为,在很多民族,特别是亚洲民族中非常普遍.
固然由于社会科学在揭示因果律方面的局限性,近现代以来基于自卑和挫败感的民族主义集体无意识是如何积淀形成,又是如何催生出这类错误或扭曲的历史知识,这类知识又如何浇灌滋养了这种集体无意识,并进而在政治、文学、艺术、传媒与教育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持久影响,笔者无法回答.或许以后资料齐备之后笔者会有进一步的研究,但目前这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一名历史学者,笔者目前能做的是迈出**步,先是把匈人的真实历史面貌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用确凿的历史事实厘清国人们对这个民族的种种想象、误解和谬见.这可以说是*容易的工作,也是本书的宗旨.对历史学者而言,揭示历史真相,哪怕是不受欢迎的历史真相,乃是*基本的义务.本书就算是笔者的尽义务之举吧.
悦读
阿提拉的宴饮
宴饮过后,大厅里点燃很多火炬,两名蛮族歌手进来演唱,歌唱的内容是阿提拉的赫赫战功.这些歌曲让在场的蛮族们激动万分,一些老战士热泪盈眶,唏嘘不已,他们感叹自己已年华老去,无力再上战场建立功业.演唱之后是滑稽表演,其中*引人注目者为布雷达昔日的侏儒宠儿泽尔科.布雷达被杀后,阿提拉将泽尔科送给西罗马军队统帅埃提乌斯,后来埃提乌斯又将他送给东罗马军队统帅阿斯帕尔.但泽尔科思念草原上的妻子,还是想尽办法回到了匈人地域,并通过埃德科向阿提拉求情.阿提拉虽然拒绝将妻子还给他,但恩准他继续留在匈人王庭表演.宴会上,泽尔科用拉丁语、哥特语和匈语等各种语言插科打诨,引来阵阵笑声,但阿提拉始终不为所动,毫无笑容.只有当阿提拉的幼子埃尔纳克(Ernac)进入大厅时,阿提拉威严的脸上才显出和蔼的笑容.罗马人对于埃尔纳克所受的宠爱大惑不解,后来经过打听才得知:原来阿提拉非常迷信,对于萨满巫师的预言坚信不疑.据说有预言称,阿提拉死后其王朝会衰落,但埃尔纳克将重振阿提拉家族的荣光,因此阿提拉对这个儿子格外恩宠.整个宴会延续了整个晚上,长达九个小时,罗马人大多不胜酒力,很早便告辞了.
对黄金的极度贪婪
整个5 世纪40 年代,匈人从罗马帝国索取的黄金在13000 磅以上.至于后三种方式所得的黄金,则无法做准确的估算.古代史料对于匈人抢劫的金币金器以及收取赎金有零星的记载,俘虏的赎身费往往很可观,某些富裕贵族成员的赎金高达数百甚至数千金币.某些特殊情况下赎身费会达到惊人的天价,比如前文提到的罗马翻译比吉拉斯,他的赎金高达50 磅黄金.其他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黄金来源,如藩属民族的贡赋、被围困城市私自缴纳的赎城金等.上述这几种手段获取的黄金,**种自然全部归匈王所有,第二种大概主要归抢劫者所有,第四种也应该主要归匈人雇佣兵本人所有.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方式所得的黄金,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归抓获俘虏的匈人,而是归"斯基泰王",即匈王所有.这表明匈王力图控制尽可能多的黄金资源,然后通过主导黄金的再分配,保证在匈人帝国之内利出一孔,从而巩固自己在匈人社会中的*高统治权威.由于匈人尚未像其他文明族群那样发展出完全超越部落的忠诚,因此要维系他们的效忠,黄金乃必不可少的要素.阿提拉之所以能够成功维持其统治,黄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也是他对黄金欲求无度的主要原因.相反的例子是较早的匈人首领乌尔丁,尽管他强盛一时,但当罗马人以更高的价钱贿赂其麾下诸部落时,他的势力顷刻土崩瓦解.
阿提拉之死
第二年初,阿提拉在准备出征之前又娶了一个名叫伊尔迪科(Ildico)的女子.这个女孩大概是日耳曼公主,阿提拉可能想通过联姻笼络麾下的日耳曼诸族.因为日耳曼人是前两年征战的主力,他们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人力但所获有限,对匈人的统治已大为不满.至于那位罗马公主霍诺莉亚,此时恐怕早已被阿提拉抛诸脑后了.然而这场婚礼直接导致了阿提拉的死亡:婚礼当晚,阿提拉喝得烂醉,很晚才进入自己房间.次日天色大亮但阿提拉还闭门不出,侍从们在门外大声喊叫,却没有回应.*后侍从们只得破门而入,见阿提拉仰面躺在床上,早已死亡,新娘罩着面纱在一旁哭泣.死亡原因可能是,阿提拉的鼻子经常会流血不止,这次由于大醉仰卧,鼻血没有从鼻孔流出,反而倒灌入咽喉.阿提拉遂在醉乡中窒息而亡.
阿提拉的部下与族人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葬礼的过程充满传统的草原游牧彩色.匈人以丝绸搭建成一座天幕穹庐,将阿提拉的遗体放置其中.匈人战士和贵族分成数队,围绕穹庐策马飞驰,同时吟唱这位领袖的伟大业绩:
匈人之主,阿提拉王,孟狄乌克之子.
前所未有的伟大领袖,斯基泰与日耳曼诸王国之主.
他攻略城市,他使得两大罗马帝国惧怕战栗,
向他乞求,向他奉献年金,以苟全劫后的残余.
他是神之宠儿,他成就无数伟业,
他从未被敌人击败,从未被族人背叛.
在族人之中,他祥和幸福,无忧无虑.
既无人呼喊为他复仇,谁又能说这是死亡?
刘衍钢,1971年生,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201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晚期古典研究。主要成果:古典视野中的“匈”与“匈奴”》,《古代文明》201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马塞里努斯笔下的罗马工兵装备考》,《古代文明》201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K5《世界史》2011年第6期(转载)《马塞里努斯的撰史风格》,《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探寻史前欧洲文明》(翻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刘衍钢,1971年生,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201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晚期古典研究。主要成果:古典视野中的“匈”与“匈奴”》,《古代文明》201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马塞里努斯笔下的罗马工兵装备考》,《古代文明》201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K5《世界史》2011年第6期(转载)《马塞里努斯的撰史风格》,《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探寻史前欧洲文明》(翻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搏杀中途岛》简介:山本五十六认为,只有消灭美国舰队以后才能随心所欲。为此,他下了一个比珍珠港更大的赌注,动用了日本海军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古希腊 本书特色 “狮心王”的塑像还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前静静地矗立,拿破仑的战旗已经在莱茵河畔扬起。《贝尔武甫》的诗篇还在吟游诗人的口中传唱...
见惯而怪之-教科书之外的历史 本书特色 《见惯而怪之--教科书之外的历史》是作者李 阳泉依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一书 修订而成。作者从自己的独...
《江苏出版史(清代卷)》内容简介:清代是中国古代出版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江苏特殊的区位优势、经济条件、政治影响和文化积淀
话说中国 血肉长城(下)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
《历代职官表》讲述了古代官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和封建社会时代国家机器结构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反映了当时政权的性质和施行的统
《中国史学入门》由顾颉刚的史学讲义整理而成,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史概要、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杂史、经学、汉学等。作者简介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中国史纲》是一本篇幅不大的通史著述,是天才史家张荫麟先生的代表作。本书虽属未完之作,但却广受赞誉。书中处处可见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和深刻史观。...
《中国经济2040(第2版)》内容简介:此书汇集了著者过去10年来对世界经济新版图和中国发展新路径的研究成果,兼具宏大视野、深度思
国宝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讲述了“北京人”头盖骨、司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等26件稀世国宝的传奇故事,详...
国共往事风云录-民族危亡之际-3 本书特色 《国共往事风云录》是尹家民继《红墙见证录》(三卷本)、《红墙知情录》(三卷本)推出的又一力作。真实展现了始自...
《饮食的悖论》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一种叫作凝集素的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蛋白,比如某些谷物、水果、蔬菜
庄子集释(全三册) 内容简介 庄子者,姓庄,名周,(太史公云:字子休)。梁国蒙县人也。六国时,为漆园吏,与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齐楚当聘以为相,不应。时人...
《世界钢琴名曲220首·教学版(第三册)》内容简介:韦尔编辑的这本钢琴名曲大全,于90年前出版,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经典曲谱,如今已
《智造》内容简介:本书从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大趋势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如何用大数据向智能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揭示了工业物
李德哈特英國軍事思想家。1895年10月生於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英國步兵隊,1927年退伍,官拜上尉。曾任《每日電報》、《
《跟父亲一起过日子》内容简介:爸爸就像一座“活”火山,动不动就炸开了:在他看来,生病只是懦弱的表现,哪个不长眼的要是当着他
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 本书特色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评说英雄人物讲述真实的中国大历史,看英雄成功的必由之路一本振奋人心、激励抗战、多次重印的经典名著大丈夫-范文澜...
本書聚焦地方史及區域文化比較探討「殖民地─帝國體制」朝向「總力戰體制」轉變之1932-1945年間分踞帝國南北境的臺灣、朝鮮殖民地
(精)清宫金砖档案 本书特色 ★ 大16开布面精装,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史档案馆,馆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宫生活档案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