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为欧亚大陆带来划时代变革的拿破仑战争。本书详尽地介绍了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数次重要会战或战役,(从初出茅庐,到事业起步,再到问鼎帝位,称霸欧洲,直至英雄末路的全过程)。通过细节描述,以及合理的心理分析,探索一代帝王的战争智慧与指挥艺术,还原军事巨人金戈铁马的不朽传奇。本书在描写拿破仑热血战史的同时,还将呈现他所处的时代普通人的风情与民俗,描绘出一幅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社会风情画。
从土伦到滑铁卢,东击俄普、南战奥意、西征西葡、北拒英伦,五破反法联盟,伟大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赢得了无上的荣光.<英雄的心中豪情万丈,向着王座毅然起航>——歌德的讴歌会让历史永远铭记这位传奇英雄!
《拿破仑战记:战例、军略、武备考略》通过20万文字、200余张油画及高清精美地图,以战争实例为切入点,全面剖析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兵种特色、训练后勤,呈现一部真实、详尽的拿破仑战史.聚焦为欧亚大陆带来划时代变革的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波拿巴是时代催生出来的战争天才.他的胜利与辉煌,既依赖其无比卓越的战略、战术眼光和天才的指挥能力,也立足于之前欧洲近两百年的军事革命与社会大发展.
由于拿破仑战争(拿破仑称帝统治法国期间爆发的各场战争)的引导和促进,*终欧洲人实现了黑火药时代武器、战术和军事理论三者的统一,也让拿破仑战争成为欧洲近代战争艺术集大成者.可以说,没有人像拿破仑这般给时代打上了如此鲜明的个性烙印.在他的一生中甚至他去世后的一百多年里,世界先进军事理论和实践莫不以其为标杆.
也正是自拿破仑战争开始,欧洲近代战争艺术正式成型,此后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刺激下飞速发展,*终让欧洲在全球范围里建立起一个多世纪的军事霸权,并催生出现代战争的萌芽.
《拿破仑战记:战例、军略、武备考略》这本书,将通过拿破仑参与并指挥的典型性会战或战役,成体系地讲述拿破仑时代的战略、战术、兵种特色、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乃至政治科技因素等诸多方面,再现曾经依靠勇气和智慧仍能压倒国力与科技,赢得属于自己辉煌与荣耀的时代.
横队、纵队、方阵等队形是对营以上编制单位而言的.营是当时*基本的战术单位,一般包含6-10个连,人数从600多人到千余人不等.所谓营横队、营纵队、营方阵其实就是营长将所含三列连横队进行变换、组合和排列的产物.将所有三列连横队排成一个大横队,就是营横队,18世纪的传统线式战争就是将所有营都排成营横队.这种阵型的优点是便于发扬火力,缺点是对地形和纪律要求非常敏感,移动速度慢而且非常难保持队形的整齐.另外,横队在防御中也容易因为持续的伤亡导致正面宽度不断减少,使得各营之间出现空隙,给攻击方提供可乘之机.
营纵队,就是将整个营的所有三列连横队纵向排列.根据其正面宽度,分为双连纵队、单连纵队等几种纵队.如果一个营有六个连,双连纵队就是正面是两个连,纵深三个连,每个连排成三列横队共9行,单连纵队就是正面一个连,纵深六个连,每个连排成三列横队共18列,这是两种*常见的纵队模式.
其实纵队不是法军所独创,它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就是欧洲各国正规步兵所使用的常见队形,只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作为法军进攻的常见选择而扩大了使用面,各国军队也随之仿效了.
纵队的优点是行进速度快,转向方便,适合通过复杂地形,可以快速通过敌人的火力.因为两军距离越远,防守一方正面可射击的士兵就越多.事实上纵队对士兵素质要求并不低,法军著名史学家科林就曾指出,"认为热情有余和经验不足会导致步兵采用攻击纵队队形的臆测可谓大错特错.没有接受过纵队训练的营会在**时间被同化成轻步兵,继而数量锐减、(在作战中)处于劣势."《火药武器在战场上的杀伤效率》一文中曾经做过估算,当面对英军800人的两列横队时,攻击纵队在250米处要面对800支步枪,200米处仍要面对650支,150米处就减少为480支,100米处只需要面对330支步枪了.因此纵队*适合前冲锋、抢占要点和行军.不过纵队的缺点也很明显,纵队不适合发扬火力,纵队和横队进行对射必然失败;纵队也非常容易遭到炮兵火力的杀伤.
对于纵队的缺点,法军的将军和军官们其实非常清楚.拿破仑就曾经说过:"除非有优势的炮兵,否则纵队就无法突破横队."拿破仑战争时代,双方都有纵队发动刺刀冲击结果被对方横队火力击败的战例.比如在奥斯特利茨会战中,沙俄近卫军的两个团就发起过大约300米距离上的纵队刺刀冲锋——这一突击距离无疑太过遥远,结果很快就被法军横队的步枪火力和炮兵给打垮了.
在1805-1807年大军团的巅峰时代,法国纵队在*后战斗时,无论是排枪射击也好,刺刀冲锋也好,都尽可能展开成横队作战.所谓法国人喜欢排纵队端刺刀进攻,以及拿破仑的大纵队都是连续的密集纵队不过是误解而已.
法军确实有一些纵队进攻结果被打垮的例子,但实际上经过现代军事研究者的考证,这些例子很多都是因为将领对敌情的判断出现失误,士兵在纵队行军或抢占要点的过程中突然遇敌,来不及展开的不得已之举.
至于方阵则纯粹是为了抵御骑兵的冲击而排成的队形,通过形成一个四面向外的"刺刀丛",来抵御骑兵的冲击.要想形成方阵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部队调动,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至于法军常用的横纵队混合序列进攻阵型,其实是法军旅或团级单位所实行的战术.通常法军会分出一部分营排成横队组成**线引导进攻.同时从**线的各个营里抽调出猎兵连组成散兵群,他们在**线之前负责侦察活动并用分散火力袭击敌人.剩余的营排成纵队组成第二线,随后跟进.
这种作战方法就是,用散兵群的行动和逐渐增加兵力以拖延战斗的方法来疲惫成横队的敌人,并且大量地消耗他们,使他们不能再抵抗一直留作预备队的生力军的猛攻.如果之前的散兵群将敌人足够削弱了,那么**线的各营横队就用排枪或刺刀冲锋击败敌人.如果敌人被削弱得不够,那么整个**线各营就都散成散兵群,一方面继续削弱敌人,另一方面为第二线各营转换成横队发动*后的排枪或刺刀攻击提供掩护.
可以说,这种散兵群战术才是拿破仑战争时代法军的伟大创举.法国一向拥有良好的散兵传统,那些来自法国山地和森林地区的士兵们自小就拥有精准的枪法和矫健的体魄.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方面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方面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15场世界经典战役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爱德华·克里西,英国历史学家和法学家,1840年被聘为伦敦大学现代和古代史教授,除一直再版的《1...
作者:(美)罗伯特·E.戈定主编 ,(美) 译者:王浦劬等王浦劬,博士,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先后出版专著,译著30本。官逸尘...
中外学者论《展望二十一世纪》 内容简介 本文是阿诺尔德·汤因博士与池田大作博士的对话集,内容包括:文化危机与人性复苏、二十一世纪大学教育之展望、人与自然的共存共...
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 本书特色 殷世龙主编的《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军用标准的规定,系统阐述了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内...
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东欧与拉美转型之比较 本书特色 在苏联解体之后,关于东欧会出现大范围政治与经济崩溃的黯淡预言并没有变成现实。虽然经济衰退的程度很深而且...
《姜夔王献之保母志跋(中华碑帖精粹)》内容简介: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其人多才多艺,工诗词,长
《文化绝望的政治》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项因循文化批判主义路径的研究。通过分析拉加德、朗本和范登布鲁克这三位主要现代德国批评家
人民至上-从人民当家作主到社会共同富裕 本书特色 准确把握中国历史演变的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罗岗编著的《人民至上:从人民当家作主到社会共同富裕...
你的作能和心理能够承受这种异常挑战吗?这本英国皇家特种部队训练手册将会救你如何做到这些。本手册除了教你如何做好必要的准备
《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内容简介:关于本书《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是一部深入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战略格局和国
戰況空前慘烈、各方利益衝突、基督教與伊斯蘭的大決戰,MelGibson計畫導演的電影主題小說《歷史學家》吸血鬼誕生的時代背景!《紐
城市社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与实务丛书) 本书特色 《城市社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与实务丛书城市社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与实务丛...
战士的荣耀:民族战争与现代良知:ethnic war and the modern conscience 本书特色 当今世界*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
日本官吏与公务员制度史:1868-2005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前四章以明治维新为开端,分别阐述明治、大正和昭和前期这三个时期日本...
《康德历史哲学文集(注释版)》内容简介:本书收入康德历史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理念》、《人类
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度与相关度也越来越高。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转变的历史过...
《牛津通识读本:民主(中文版)》内容简介:没有哪个政治概念像“民主”那样用得如此频繁,同时又被如此误用。细究民主,既充满挑
《漏斗胸与鸡胸百问百答》内容简介:漏斗胸和鸡胸是临床上发病率的两种胸壁畸形,可引起患者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本书详细介绍了漏
饶勒斯文选 内容简介 本卷所选的篇目,一部分引自现有的中译本,例如:中央编译局编译的《米勒兰事件》、陈祚敏翻译的《社会主义史·法国革命》和王子野翻译的拉法格《唯...
特种武器:苏联特种装甲力量拾遗 本书特色 《特种武器:苏联特种装甲力量拾遗》通过大量历史照片,介绍了苏联红军装甲部队中被忽视的组成部分,这些车辆包括装甲雪橇、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