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为欧亚大陆带来划时代变革的拿破仑战争。本书详尽地介绍了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数次重要会战或战役,(从初出茅庐,到事业起步,再到问鼎帝位,称霸欧洲,直至英雄末路的全过程)。通过细节描述,以及合理的心理分析,探索一代帝王的战争智慧与指挥艺术,还原军事巨人金戈铁马的不朽传奇。本书在描写拿破仑热血战史的同时,还将呈现他所处的时代普通人的风情与民俗,描绘出一幅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社会风情画。
从土伦到滑铁卢,东击俄普、南战奥意、西征西葡、北拒英伦,五破反法联盟,伟大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赢得了无上的荣光.<英雄的心中豪情万丈,向着王座毅然起航>——歌德的讴歌会让历史永远铭记这位传奇英雄!
《拿破仑战记:战例、军略、武备考略》通过20万文字、200余张油画及高清精美地图,以战争实例为切入点,全面剖析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兵种特色、训练后勤,呈现一部真实、详尽的拿破仑战史.聚焦为欧亚大陆带来划时代变革的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波拿巴是时代催生出来的战争天才.他的胜利与辉煌,既依赖其无比卓越的战略、战术眼光和天才的指挥能力,也立足于之前欧洲近两百年的军事革命与社会大发展.
由于拿破仑战争(拿破仑称帝统治法国期间爆发的各场战争)的引导和促进,*终欧洲人实现了黑火药时代武器、战术和军事理论三者的统一,也让拿破仑战争成为欧洲近代战争艺术集大成者.可以说,没有人像拿破仑这般给时代打上了如此鲜明的个性烙印.在他的一生中甚至他去世后的一百多年里,世界先进军事理论和实践莫不以其为标杆.
也正是自拿破仑战争开始,欧洲近代战争艺术正式成型,此后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刺激下飞速发展,*终让欧洲在全球范围里建立起一个多世纪的军事霸权,并催生出现代战争的萌芽.
《拿破仑战记:战例、军略、武备考略》这本书,将通过拿破仑参与并指挥的典型性会战或战役,成体系地讲述拿破仑时代的战略、战术、兵种特色、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乃至政治科技因素等诸多方面,再现曾经依靠勇气和智慧仍能压倒国力与科技,赢得属于自己辉煌与荣耀的时代.
横队、纵队、方阵等队形是对营以上编制单位而言的.营是当时*基本的战术单位,一般包含6-10个连,人数从600多人到千余人不等.所谓营横队、营纵队、营方阵其实就是营长将所含三列连横队进行变换、组合和排列的产物.将所有三列连横队排成一个大横队,就是营横队,18世纪的传统线式战争就是将所有营都排成营横队.这种阵型的优点是便于发扬火力,缺点是对地形和纪律要求非常敏感,移动速度慢而且非常难保持队形的整齐.另外,横队在防御中也容易因为持续的伤亡导致正面宽度不断减少,使得各营之间出现空隙,给攻击方提供可乘之机.
营纵队,就是将整个营的所有三列连横队纵向排列.根据其正面宽度,分为双连纵队、单连纵队等几种纵队.如果一个营有六个连,双连纵队就是正面是两个连,纵深三个连,每个连排成三列横队共9行,单连纵队就是正面一个连,纵深六个连,每个连排成三列横队共18列,这是两种*常见的纵队模式.
其实纵队不是法军所独创,它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就是欧洲各国正规步兵所使用的常见队形,只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作为法军进攻的常见选择而扩大了使用面,各国军队也随之仿效了.
纵队的优点是行进速度快,转向方便,适合通过复杂地形,可以快速通过敌人的火力.因为两军距离越远,防守一方正面可射击的士兵就越多.事实上纵队对士兵素质要求并不低,法军著名史学家科林就曾指出,"认为热情有余和经验不足会导致步兵采用攻击纵队队形的臆测可谓大错特错.没有接受过纵队训练的营会在**时间被同化成轻步兵,继而数量锐减、(在作战中)处于劣势."《火药武器在战场上的杀伤效率》一文中曾经做过估算,当面对英军800人的两列横队时,攻击纵队在250米处要面对800支步枪,200米处仍要面对650支,150米处就减少为480支,100米处只需要面对330支步枪了.因此纵队*适合前冲锋、抢占要点和行军.不过纵队的缺点也很明显,纵队不适合发扬火力,纵队和横队进行对射必然失败;纵队也非常容易遭到炮兵火力的杀伤.
对于纵队的缺点,法军的将军和军官们其实非常清楚.拿破仑就曾经说过:"除非有优势的炮兵,否则纵队就无法突破横队."拿破仑战争时代,双方都有纵队发动刺刀冲击结果被对方横队火力击败的战例.比如在奥斯特利茨会战中,沙俄近卫军的两个团就发起过大约300米距离上的纵队刺刀冲锋——这一突击距离无疑太过遥远,结果很快就被法军横队的步枪火力和炮兵给打垮了.
在1805-1807年大军团的巅峰时代,法国纵队在*后战斗时,无论是排枪射击也好,刺刀冲锋也好,都尽可能展开成横队作战.所谓法国人喜欢排纵队端刺刀进攻,以及拿破仑的大纵队都是连续的密集纵队不过是误解而已.
法军确实有一些纵队进攻结果被打垮的例子,但实际上经过现代军事研究者的考证,这些例子很多都是因为将领对敌情的判断出现失误,士兵在纵队行军或抢占要点的过程中突然遇敌,来不及展开的不得已之举.
至于方阵则纯粹是为了抵御骑兵的冲击而排成的队形,通过形成一个四面向外的"刺刀丛",来抵御骑兵的冲击.要想形成方阵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部队调动,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至于法军常用的横纵队混合序列进攻阵型,其实是法军旅或团级单位所实行的战术.通常法军会分出一部分营排成横队组成**线引导进攻.同时从**线的各个营里抽调出猎兵连组成散兵群,他们在**线之前负责侦察活动并用分散火力袭击敌人.剩余的营排成纵队组成第二线,随后跟进.
这种作战方法就是,用散兵群的行动和逐渐增加兵力以拖延战斗的方法来疲惫成横队的敌人,并且大量地消耗他们,使他们不能再抵抗一直留作预备队的生力军的猛攻.如果之前的散兵群将敌人足够削弱了,那么**线的各营横队就用排枪或刺刀冲锋击败敌人.如果敌人被削弱得不够,那么整个**线各营就都散成散兵群,一方面继续削弱敌人,另一方面为第二线各营转换成横队发动*后的排枪或刺刀攻击提供掩护.
可以说,这种散兵群战术才是拿破仑战争时代法军的伟大创举.法国一向拥有良好的散兵传统,那些来自法国山地和森林地区的士兵们自小就拥有精准的枪法和矫健的体魄.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方面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方面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铁翼雄风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陆军航空兵为主线,分别叙述了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两伊战争、英阿战争、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美军入侵巴拿马、海湾...
二战名将 本书特色 大部分的二战图书,只是一架望远镜,带人们去观赏战争;而全景二战系列不同,它是一台时空机器,带你去亲身体验战争,体验战争所带来的死亡恐惧和心灵...
公共行政中的性别形象 本书特色 《公共行政中的性别形象:合法性与行政国家》:公共行政规范理论译丛公共行政中的性别形象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地位、权力、领导、合法...
《跟自己说再见》内容简介:01.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内文篇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中英双语,适于诵读,提升阅
海上狂飙 本书特色 海上霸主横穿出世,彩虹行动成就时代终结者!袖珍战舰成为严重威胁,海上交通已是存亡命脉,英国迈出护航**步!围剿“施佩伯爵”,巡洋战终受打击!...
简化-政府的未来 本书特色 近几年,美国已在简化政府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简化政府的相关政策能帮助老百姓省钱,提高办事效率,让孩子的饮食结构更健康,延长人民的寿...
《互联网金融(第2版)》内容简介:《互联网金融(第2版)》根据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对
以色列最强特种博击术-心色列特种兵.特警.保镖徒手格斗速成教程 本书特色 王红辉、刘世荣、王红、牛蓉编著的《以色列*强特种搏击术》介绍了以色列保镖防卫格斗...
南粤之剑:粤海军民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华南战区广州战场所展开的激烈抗日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是重大的,这不仅表现在其战绩上,更表现在其...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内容简介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收入自二○○九年三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到二○一○年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这段时...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朱镕基讲话实录》选入的是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至2009年...
《绿营兵志》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研究清代兵制的作品之一。该书以研究清代国有汉军即绿营的起源与沿革、组织管理制度为主题,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本书特色 由王先俊等著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是一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和基本经验的学术著作。...
《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内容简介:本书为艺术随笔,共7卷,主要是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首卷从童年生活开始切入,讲
《党政领导干部分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上、下) 本书特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上下)》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
《漫游者》内容简介:“死亡像正午太阳无法直视,临终的人焚烧着双眼,父亲是替我探路去了。”《漫游者》收录台湾小说家朱天心写于
二战经典战役全纪录·喋血瓜岛 本书特色 瓜达卡纳乐岛位于南太平洋,是所罗门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1942后8月,美军与日军为夺取这个小岛,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了...
国际关系史.第十二卷(1990-1999)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发表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
抗战亲历者口述 本书特色 1.国军老兵抗战独家记忆,小叙述拼接出历史现场。2.首次揭开雪藏60余年的岁月密档,重新唤醒民族今日的血性。3.真相往往隐匿于亲历者的...
茱迪•史珂拉(Judith N. Shklar,1928-1992),女,哈佛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考尔斯教授,历任美国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协会主席、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