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巅峰。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全书共15卷,在前7卷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后8卷主要是关于“人是三位一体的形象”的心智结构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神学史上,还是在哲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巅峰。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全书共15卷,在前7卷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后8卷主要是关于“人是三位一体的形象”的心智结构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神学,还是在哲学,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论三位一体》:
20.不过,有一些人却认为,他们可以凭着一己的力量,本性的能力,使自己得到净化,从而可以冥观上帝,攀近上帝——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们受骄傲沾染有多深。没有邪恶是更激烈地遭到上帝律法的反对的了,没有邪恶能给予那一切精灵中*骄傲者更大的控制权了;他就是恶魔[撒旦],他引诱我们通往深渊,阻挡我们通往高处,除非我们避开他隐藏的埋伏,另觅他途;或他以“堕落之民”——那为通往应许之城的路途而发生争执的亚玛力人(山17:8)-为手段,对我们发出的公开的攻击,被主的十字架所制伏,这十字架早已为摩西伸展的双臂所预示。他们肯定自己能“自力更生地”获得净化的理由,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能够让他们敏锐的理智目光,超乎一切受造之物之上,而得见不变真理的光辉,哪怕只是极为微渺地得见;他们嘲笑那许多的基督徒,后者做不到这一点,而只能“因信得生”(罗1:17)。但一个人如此骄傲,耻于爬上木头,又有什么好,隔着大海遥望故国,又有什么好?而一个谦卑的人,如果不能从这么远处望见故土,就爬上前者所鄙视的木头,划向故国,又有什么坏处呢。
21.这些人也责备我们不该相信肉身复活,指望我们相信他们;好像他们藉着受造之物理解崇高而不变的上帝实体(罗1:20)的能力,给了他们权力,让我们在关于无常之物的变迁,或关于时代脉络的事上向他们请教。既然他们能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确实的证据向我们显示,尘世万物都是按照永恒的相才有的,那么,他们是否能够亲见这些相?并从这些相而得知有多少种动物,每种动物的根为何,生长的速度怎样,它们受孕、生产、年限、死亡的循环为何,如何趋利避害?他们知道这些事,并不是藉着那不改变的智慧[指圣言基督],而是藉着空间和时间的实际历史,或是相信别人的发现和记录。这样,如下就是不足为奇的了:他们断不能探索在我们有生之前的世代之延续[指天堂],也不能找到如江河将人携往低处的外在过程的转折点[指死亡],以及由此回到人人有份的终点[指末日审判]。这些事甚至不是历史家们能够记叙的,因为它们远在将来,还没有人经历过、描述过。那些比别人更能理解永恒之相的哲学家,也不能凝思这些事。否则他们就不会尽力探讨历史学家的领域即过去之事,而会预知将来之事了。
22.他们称凡能预知将来之事的人为卜士,我们则称之为先知。尽管先知一名,在他们的著作里并非完全陌生。但在如何预言未来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将来的事,有的可以凭着以往的经验作推测性的预言,如医生在行医中反复观察到某一病相,以后见到时便可知道病人所患何病;农夫和海员也能作出预言,倘若他们所预告之事以后真的发生了,他们就被视为有神力。将来的事,有的是其发生已露出苗头,被目光敏锐的人老早就看了出来,并马上预告了其发生。当空中掌权者作预言时,就被看为有神力,但其实只不过像站在山顶的人看见远处有人来,就告诉站在平地的人有人来了。也有的是上帝藉着他的圣言和他的智慧(在那里过去和将来都是现在,仿佛是静止的),向天使显明,然后由天使预告给某些人,再由这些人传给别人。也有的是某些人的心灵被圣灵提到宇宙至高之处,以致他们不是藉着天使,而是自己得见将来之事的原因。空中掌权者也听见这些事,不管是藉着天使还是藉着人的宣告,不过他们所听见的,只是掌管万物的主认为合适的。也有许多事,是由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人凭着一种直觉和内心的冲动预告的,比如该亚法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因他是大祭司,就说了预言”(约11:51)。
……
奥古斯丁(354-430),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等
周伟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致力于基督教研究,发表过两部个人专著,翻译过多部基督教名著;在基督教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多种刊物发表过很多篇论文。主要译著有:《论原罪与恩典》,《宗教哲学》,《奥古斯丁》等。
时尚佛学 本书特色 为什么要称为“时尚佛学”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通信工具的发展,高僧大德也在用互联网及其他通信设备来弘扬佛教文化,净化人心;佛学爱好者在微...
十八名家解周易-(第五辑) 内容简介 毫无疑问,作为儒家“群经之首”的《周易》,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由于在孔子设定的“六经”教育体系中,“易经”发挥着...
自在-星云大师的人生智慧课 本书特色 《自在》——星云大师的人生智慧课,一则则禅师的故事、体验、顿悟,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启示,让你化迷为悟,启迪你茫然的思绪。...
朱光潜-美学拾穗集 内容简介 《美学拾穗集》是集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于一身的朱光潜先生八十岁以后有关美学的选集,收录长短不一的文章十一篇,大体...
插图珍藏本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学者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之伦理学与伦理思想史,首次以西方框架初步清理传统伦理思想...
传前易学 内容简介 “《传》前易学”即是指《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之中的易学。《易传》是对《周易》文本的重新解释。便《周易》由占筮之书转变为哲理典籍,...
诸子通考--(精)中国文化丛书 本书特色 ☆ 一书在手,尽览中国思想源流与文化精华。☆ 上、下两编分说诸子人物与诸子著述,条理清晰,脉络突出。☆ 蒋伯潜说:“盖...
通俗哲学-修订版 本书特色 《通俗哲学(修订版)》(作者韩树英)自198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不仅在广大青年以及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受到热烈欢迎,而且也受到理...
孟子 内容简介 在中国,“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有远见的母亲真是没有白费心思,她的儿子孟轲终于在中国历史上久享盛誉,与儒学始祖孔子一...
回忆苏格拉底:精装全译版 本书特色 《回忆苏格拉底》是色诺芬为老师苏格拉底写的一部回忆录。他在书中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对苏格拉底的学问、道德和石破天惊的口...
英文版总主编托马斯•奥登(ThomasC.Oden),生于1931年,分别于1958、1960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古代基督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周秦诸子斠注十种 本书特色 周秦诸子之学,乃我国学术思想之重要起源,后世学者多所重视,亦由此产生了大量对诸子之书进行校注、校补、考异的整理、研究性著作,清代学者...
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 本书特色 《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讲疏》如果我们说,一直到康德,西方哲学的可能性之根据,就在于我们的对话的这...
中道之国-政治.哲学论集 本书特色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丁耘先生近年散见的论文、评论、演讲、访谈、序跋等,其中有的从未公开,全书之文,皆应机而作,而隐然...
荀子分义研究 本书特色陈光连编著的《荀子分义研究》以荀子的分为特定的概念厘清分在荀子思想天人、人性、伦理、教化等不同境遇中的不同道德哲学含义,以分为经脉厘清荀子...
方东美文集 本书特色 《方东美文集(精)》由方东美所著,本书以方东美先生《生生之德》一书中所收入的十篇文献为主体,再兼收方东美先生有关西方哲学、儒家、道家、佛学...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内容简介 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尼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新问题?他和现时代有什么关系……周...
本书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经作者修改过的论者,则采用最后的修改本。未刊稿主要依据作者手迹录出。本集所收已
人生的十二个面向 本书特色 宫位是占星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它与个人的关系*为密切,我们依此勾勒出个人生活的蓝图,心理占星学大师霍华德?萨司波塔斯从自身多年来的实务...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内容简介 大忙人,是那些汲汲于名利,为生存和发展奔波不止的人,其中多有事业成功、前途光明的人。但你在忙忙碌碌中是否曾意识到自己丢失了些什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