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是哲学中古老、富有争议和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个人与原因》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动者”或“人的”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代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在对Thomas Reid,Richard Taylor 和Roderick Chisholm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之后,奥康纳再次系统阐述了这个与当代因果关系讨论相关的问题。然后,他讨论了一种新颖的“理由如何解释行为”的主张,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行动者。《个人与原因》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且该书将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同时也将该问题置于当代关于行动理论的著作的背景当中。
自由意志是哲学中*古老、*富有争议和*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本书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动者”或“人的”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代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在对thomas reid,richard taylor 和roderick chisholm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之后,奥康纳再次系统阐述了这个与当代因果关系讨论相关的问题。然后,他讨论了一种新颖的“理由如何解释行为”的主张,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行动者。《个人与原因》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且该书将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同时也将该问题置于当代关于行动理论的著作的背景当中。
《个人与原因》:
约翰·比夏普(JohnBishop)就是这样来解读范·英瓦根的,并且还认为这种推理思路是不能令人信服的。1在一个有点类似于吉莱特的评论中,他认为:“我们一定会受到严重误导,如果我们用对结果的间接的行动者一控制模型,来解释一个关于行动者对控制的直接行使的(即,控制某人自己的行动)因果理论的话——这将事关我们的(行动的因果理论)是概率性的还是决定论的”。(第71页)他继续说道,我们通过完成在这环境中会引起那些事件的行动间接控制外在于我们的事件,而我们并不是通过完成其他行动来直接控制我们的行动本身。相反,对我们行动的直接控制是由心理状态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的,根据非决定论者的观点,这就只能是概率性的了(第72页)。
在对范·英瓦根论证的评论中,批评者也许错误把这个假设性关系中的**个要素(信念一愿望状态)看作本身就是一个行动,因此,他正确地推断出:在给定了这个先行行动之后,控制会直接随着第二个元素出现的概率而变化。然而,这个因果关系并没有联系两个这样的行动,而是将一系列的先行心理状态和一个行动联系了起来。并且完全有可能是这种情况,这个因果关系只是或然性的。
比夏普在下面的主张上确实是正确的,即如果一种恰当的因果关系能够构成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就如各种行动的因果理论一般主张的那样),就没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种关系不能是非必然性的。我们的信念和愿望,尤其是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相对稳定的信念和愿望,是我们的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因此,让我们的行动以适当的方式去匹配这些状态并且被它们因果地引起,就是让这类行动在它们出现的时刻成为“我们是谁”的一个产品。这并不要求:这些行动是一个先行心理状态的决定论结果,只需要是一个因果结果。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方案提供的似乎正是所需要的。决定论因果理论能够承诺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虽然它们未能容许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向行动者开放,并因此未能描述自由的、应负责任的能动性。简单非决定论方案(其中,吉莱特是我们的典型代表)获得了没有行动控制的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现在考察的因果非决定论容许这两者。它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具有不同的信念一愿望集合体或种种理由,指向不同的行动的过程,并且,它们中任何一个的完成(不仅仅是被选中的那个)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移植(graft)”到同一个先行环境。每一个这样的理由都是这个相应行为的一个潜在的原因,并且无论被采取的是哪个行动都将会是由这个(些)与之匹配的理由引起的。绝不会产生一个没有原因的行动。
这仍然没有解决我们的难题。尽管因果非决定论主张给不同的行动过程留下了真正的可能性,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会是在从行动者“流出”的*小的意义上被该行动者“控制的”,但在任何给定的实例中哪一个潜在的原因会发挥效力,因此哪一个行动将会实际发生这一点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对其有所选择的东西。它更应该是一个可以归人到统计或准统计倾向的问题,这个倾向控制着种种历时性环境中的行为的一般模式,这种或然性倾向显然不是该行动者对它具有任何选择的东西。
……
蒂莫西奥康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著名心灵哲学家和行动哲学家。研究领域及形而上学、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要著作有《行动者、原因和事件》(1995)、《心灵哲学:当代读物》(2003)、《有神论和终极解释》(2008)等。
20世纪思想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这是令人惊叹的一部一个人独立完成的百科全书,一部涵盖20世纪思想观念方方面面的通史。——丹尼尔?贝尔,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 这...
庄子哲学-(第2版) 本书特色 《庄子哲学》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王博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一方面,作品体现了作者深...
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
斐多 内容简介 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
禅林采风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禅林采风录、禅表现的特殊方式、惠能大师三部分。内容包括:缘起、临济宗风、云门宗风、曹洞宗风、无声说法、无情歌手、棒的执著等。禅林采...
反思科学讲演录 本书特色 关于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的扛鼎之作。作者秉持对本质主义的警省,对历史真实的执着,以及为自由而思、为人性而辩的精神,或回溯古希腊,或呼唤博...
1.《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主要关注,但并不排斥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希腊罗马科学与宗教等方面的论题。2.《古希
《<庄子>内七篇析义》是张文江先生关于《庄子》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内容简介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理论核心是生命观念。本书作者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根源三个方面对道家生命观的成因进...
墨子精解 本书特色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部分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另外,还包含了许多...
朱谦之选集/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 内容简介 本书以选编朱先生的哲学论著为主,选编原则以著作发表的年代为序,由此可以看出他生前的学问兴趣所在,以及他的心路历程。选编...
菩萨情怀-星云日记-11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辩证的历史决定论 节选 bsp;丛书总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们在积极参与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的过程中,曾提出了一个试图将实践观点贯彻到底的马...
耻辱者手记 本书特色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作序推荐一个继鲁迅之后的“精神界战士”一个强烈要求与中国文人区别开来的“魔鬼”一段孤独的灵魂觉醒之旅 1998年的《...
本书其实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
禅定入门 本书特色 蒋维乔、袁了凡、智顗所著的《禅定入门》依清代宝静法师所讲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卷、袁了凡的《静坐要诀》和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为底本编纂...
医闾先生集 内容简介 《医闾先生集》是明代中期著名学者贺钦(1437—1510)的文集及言行录,由其子贺士谘编订。 《医闾先生集》共九卷,一至三卷为《言行录...
道德经:足本定本全注全译 本书特色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
朱光潜谈美-精装·大人文经典系列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