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公共政策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在东亚的政治与文化环境中,中国政府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学界所说的”发展型国家”的作用。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公共政策得以实现。或者说,公共政策一直是推进国家各方面变革的主要动力。公共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变迁的媒介涉及到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即思想的创新和制度建设。公共政策首先是思想创新的产物。如果没有思想上的创新,公共政策便没有可能性。思想的创新促成了公共政策的产生。再者,公共政策也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依据,或者说制度建设是公共政策*终的归宿。公共政策如果*终没有落实到制度建设的层面,就只会表现在社会或政治动员中,公共政策所带来的变化和所取得的成果就很难巩固下来。因此,必须在思想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框架内来检验公共政策的演变与结果。
三十年改革经验总结
IPP文库,中国新型智库的图书馆。
已出版图书:
《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
《关键时刻:中国改革何处去》《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
中国的公共政策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在东亚的政治与文化环境中,中国政府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学界所说的“发展型国家”的作用。中国的体制改革和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公共政策得以实现。或者说,公共政策一直是推进国家各方面变革的主要动力。公共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变迁的媒介涉及到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即思想的创新和制度建设。公共政策首先是思想创新的产物。如果没有思想上的创新,公共政策便没有可能性。思想的创新促成了公共政策的产生。再者,公共政策也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依据,或者说制度建设是公共政策*终的归宿。公共政策如果*终没有落实到制度建设的层面,就只会表现在社会或政治动员中,公共政策所带来的变化和所取得的成果就很难巩固下来。因此,必须在思想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框架内来检验公共政策的演变与结果。
同时,公共政策发生在一系列的客观环境中,主要包括市场、社会和文化环境。如果前面所说的三个要素主要表现为主观要素,那么市场、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主要表现为客观要素。因此,公共政策也是一个和市场、社会和文化的互动过程。检验公共政策也就要看政府如何与市场、社会和文化互动。
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与环境互动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公共政策模式。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需要我们进行客观理性的总结。另外,中国的公共政策并不是在封闭情况下进行的;相反,公共政策是在“开放”或者全球化的状态下展开的,吸收了他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因此,对中国公共政策模式的研究和总结不仅对国家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借鉴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于2014年在广州召开了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公共政策: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由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担任会议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汉斯?道维勒(Hans d’Orville)受邀参会致欢迎词。研讨会邀请了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柏思德(Kjeld Erik Brodsgaard)教授、波士顿大学政治系的傅士卓(Joseph Fewsmith)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Barry J. Naughton教授、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唐文方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黄佩华(Christine Wong)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的赵力涛博士、单伟博士、仝月婷博士、钱继伟博士、光磊教授,还有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许成钢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张千帆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朱旭峰教授等会同IPP的各专家学者,集中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政策发展的历史和重点问题,国际国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公共政策模式,以及中国未来公共政策发展和变迁可能的方向以及政策建议。本论文集对发言学者的优秀论文进行了汇总,既有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共政策所做的理论界定与分析,也有实践层面的整理和评估,既对国内公共政策进行了集中谈论,也加入了国际视野的比较,针对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政策变迁提出了诸多值得深入的问题。
郑永年教授在会议的开场演讲中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的社会经济在过去三十年间既然已经发生了如此急剧的变化,为什么中国的政治体制还能屹立不倒”?通过题为《中国的政治创新试验及其世界意义》的主题演讲,郑永年教授试图回答中国政治体制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运作的?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存能力?通过详实的分析,郑永年提出,作为一个“学习型国家”,中国在改革其政治制度方面都相当具有创新性。同时他认为,我们不能不给中国探索自身政治道路的权力,这不仅对中国自身有好处,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尤其是对发展中世界。在发达西方和发展中世界都出现了民主危机的时代,中国制度经验的意义尤其重要。其经验可能会给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启示。郑永年还在*后提出,我们不必将中国的经验理解成一种削弱其他地区政治体制的企图。如前文提到的,中国既学习了西方政治体系*好的经验,也学习了它的教训,并将它们与自己的传统相结合。这种学习与适应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中国有着设计一套能让自身适应环境变化的政治实体的需要。这才是中国政治创新的根本目标,中国并不是试图要改变世界。
……
★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中国新型智库的独立研究机构,IPP的出发点令人赞赏,目标令人期待,其成员构成也让人信服他们的实力。他们所推出的IPP文库,短时间内就有这么多高质量的成果,未来成为中国智库代表也是有极大可能性的。
——徐嘉言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和领域包括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地区安全;中国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风云对话(中英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阮次山作为凤凰卫视中文台《风云对话》栏目的主编和主持人,他的“阮氏风格”讲究“语不惊人誓不休”——即在节目中用*短、*有震撼...
中美建交纪实-起航在1979(下) 内容简介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
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 本书特色 《争锋: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问题》不可不读本书的理由1、 把握中国改革政策,社会思潮的起伏;2、 了解专家对中国问题的解...
【作者简介】叶克飞,80后,从小贪玩,好在长大后能把爱好当谋生工具,大学时一不留神成了《南方都市报》每日专栏版写手。爱淘碟,沉湎于成长片;爱读史,热衷于在蛛丝马...
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简明注释本) 本书特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部编著的《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
《海潮心事》内容简介:★真正让她们分离的,不是生老病死,而是秘密与谎言。★《每日邮报》、《书单》杂志齐赞!被译作20多种语言
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利奥?施特劳斯通过对马基雅维里的两部著作《君主论》《李维史论》精细入微的考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核心...
反恐抗暴应急自卫 本书特色 应急自卫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拳术套路或者是什么刀术、棍术、矛术之类的器械套路,它与传统武术*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把攻击的突然性和杀伤性合二...
《MySQL 8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学版)》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MySQL的安装与配置、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的创建、数据类型和运
中国皇帝制度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武汉出版社1997年12月1版、1998年4月第2次印刷★拒绝戏说、拒绝演义,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探讨皇帝制度★利用大量史料,...
王牌部队系列:十大王牌师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已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这支人民军队书写了一页页不朽的篇章,创造了一个个炫目的辉煌。当然,*精彩...
政治卷上-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第一册 本书特色 《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第1册)(政治卷)(上册)》通过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和回忆,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
北洋军阀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和完整记述北洋军阀集团兴起、发展、纷争、衰落和覆灭的通史性专著。上起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下迄1928年张...
干部选学大讲堂-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选编-第3辑 本书特色 《干部选学大讲堂: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选编(第3辑)》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代...
最残酷的战斗-硫磺岛战役生还者讲述 本书特色 一座埋葬着两万冤魂的小岛,一场成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的战役,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战争内幕,生还者首次披露骇人听闻...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与第三条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 **部分(**章至第三章)主要是从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来探讨与“第三条道路”相关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增订本) 本书特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是全党统一...
☆经典作品全新增订,补充多国版本序言及学者评论;跨时空、多角度,全面理解施米特的处境,理解我们阅读施米特的语境。☆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
妇联工作实用手册 本书特色 全国妇联办公厅负责组织编写《妇联工作实用手册》,于2008年初成立了《手册》编写小组,精心策划编写方案,收集相关资料,着手编写工作。...
周 濂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专攻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陈 伟 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