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与可拓学比校及融合机制研究

TRIZ与可拓学比校及融合机制研究

作者:江帆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09-01

评分:5分

ISBN:978756820822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TRIZ与可拓学比校及融合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TRIZ与可拓学比较及融合机制研究》从使用者的角度对TRIZ理论与可拓学在创新思维、矛盾求解方面进行了具体比较,继而进行TRIZ理论与可拓学在创新思维方法上的融合机制研究;TRIZ理论中系统理想度与可拓学优度评价法的结合机制研究;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求解工具的融合研究;TRIZ理论的标准参数、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的可拓研究;TRIZ理论物质-场模型和标准解的可拓研究;ARIZ算法与科学效应的可拓研究;可拓学的创新思维模式、求解工具的TRIZ改进研究。后进行基于可拓学与TRIZ的集成技术创新方法构建,包括集成的创新思维方法(维度发散与变换发散)、理想优度、集成的求解工具(拓展求解与变换求解)。《TRIZ与可拓学比较及融合机制研究》初步建立了TRIZ理论与可拓学之间的比较及融合方案,是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进一步完善。《TRIZ与可拓学比较及融合机制研究》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特别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与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TRIZ与可拓学比校及融合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使用的角度对triz理论与可拓学在创新思维、矛盾求解方面进行了具体比较。继而进行triz理论与可拓学在创新思维方法上的融合机制研究;triz理论中系统理想度与可拓学优度评价法的结合机制研究;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求解工具的融合研究。triz理论的标准参数、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的可拓研究; triz理论物-场模型和标准解的可拓研究;ariz算法与科学效应的可拓研究。可拓学的创新思维模式、求解工具的triz改进研究。*后进行基于可拓学与triz的集成技术创新方法构建,包括集成的创新思维方法(维度发散与变换发散)、理想优度、集成的求解工具(拓展求解与变换求解)。本书初步建立triz理论与可拓学之间的比较与融合方案,为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完善研究提供参考。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特别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参考。

TRIZ与可拓学比校及融合机制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书研究内容第2章 triz与可拓学的比较研究 2.1 创新思维拓展方面的比较 2.2 求解工具与方法方面的比较 2.3 两类创新方法应用领域的比较第3章 triz与可拓学的融合机制研究 3.1 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创新思维方法的融合机制研究 3.2 triz求解工具与可拓求解方法的融合研究 3.3 triz理论中系统理想度与可拓学优度评价法的结合机制研究第4章 triz理论的可拓研究 4.1 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方法的可拓研宄 4.2 triz进化工具的可拓研究 4.3 triz的标准参数、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的可拓研究 4.4 triz理论物质一场模型符号系统和标准解的可拓研究 4.5 科学效应与ariz算法的可拓研究第5章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改进方案研究 5.1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创新思维模式改进研究 5.2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求解工具改进研究 5.3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优度评价方法改进研究第6章 集成可拓学与triz的技术创新方法应用研究 6.1 triz理论与可拓学有机集成创新方法构建思路 6.2 集成的创新思维方法、理想优度 6.3 集成的求解工具研究 6.4 集成的技术创新方法简化应用思路第7章 triz与可拓学的综合应用实例 7.1 吸喷嘴设计 7.2 鱼塘自动投饲和增氧装置的改进 7.3 防堵污水滴水灌溉的滴头的设计 7.4 螺旋式气固分离装置的改进 7.5 室内无级登高架设计 7.6 发条行走机器人设计 7.7 叠衣机设计 7.8 免洗拖把设计 7.9 大孔径钻头设计参考文献

TRIZ与可拓学比校及融合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江帆,湖南慈利人。1974年1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机械创新设计、TRIZ应用、数值模拟研究工作,讲授机械原理、TRIZ理论与机械创新、数值模拟技术等多门课程。主要研究领域:基于TRIZ与可拓学的机械创新设计方法及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环境材料与装备等。主持或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项目1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15件,发表论文4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