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图问题

关于构图问题

作者:潘天寿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5-10

评分:8.9

ISBN:978753404570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作者简介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精彩摘录

虚实,系指东方绘画画材布局而讲的。西洋画不不是不讲虚实,而是讲得比较少,更不及中国人讲得深入,中国人有他自己的一套艺术规律,这套艺术规律是代表东方包族的,符合东方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和要求。譬如以对戏剧来说,在舞台上往往不用背景,更能突出主体,表现上球梯时不搬用真实的扶梯,以及用两块布来代替真实城门,也就代替了城墙,其他还有很多地方是省略布景的。现在情况不同了,舞台上也吸收不少西洋的布景,而且所用的背景确也处理不差,因此看戏的人,往往去注意背景,而不注意戏剧家的表演,也就是说背景太突出往往容易乱了主题。

——引自第32页


元代倪云林画山水,往往是空山无人,只画山水不画人,画中景象荒疏冷落,这是由于他生活于元代末年,大乱将起,一切无所希望,只想逃避现实,感受着荒寒冷落空山中的情味,终于一棹扁舟于湖海中,过他的隐逸生活,故在画面上仅画此枯木竹石,极度地表示他内心的寂寞,这不是倪云林的思想吗?

——引自第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