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

区分

作者:[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15-10

评分:7.7

ISBN:978710011159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布尔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纲要》《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再生产》《艺术的法则》《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在这些著作中,布尔迪厄借助其“习性”、“资本”、“场”等概念,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译者

刘晖,1970年生,法国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译著有《色情史》《艺术的法则》《男性统治》《帕斯卡尔式的沉思》《自我分析纲要》等。

作品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
第一章 文化贵族的爵位和领地
第二部分 实践的经济
第二章 社会空间极其变化
第三章 习性与生活风格的空间
第四章 场的动力学
第三部分 等级趣味与生活风格
第五章 区分的意识
第六章 良好的文化意愿
第七章 必然的选择
第八章 文化与政治
结论 阶级与分类
附言 对“纯粹”批判的一种“通俗”批判的若干因素
附录
索引
表目录
图目录
参照图片目录
译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布尔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纲要》《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再生产》《艺术的法则》《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在这些著作中,布尔迪厄借助其“习性”、“资本”、“场”等概念,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译者

刘晖,1970年生,法国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译著有《色情史》《艺术的法则》《男性统治》《帕斯卡尔式的沉思》《自我分析纲要》等。

精彩摘录

小资产阶级不懂得把文化游戏当成一种游戏来玩:他们对文化过分严肃,不允许自已虚张声势或欺骗,或简而言之不允许自己表现硫远和随意,而疏远和随意正能表明一种真正的熟习;他过分严肃,无法逃避对无知或错误的永久焦虑,无法以那些跟不上形勢的人的冷漠或那些自感有权承认甚或甘于贫乏者的超脱来对抗考验,从而规避考验。他们把文化等同于知识,认为有教养的人就是拥有一个巨大知识宝库的人,当后者通过一句风趣话一一类似主教可能以乡村神甫被禁止的随便态度所说的这类针对教义的风趣话一一宣称,若回到最简单的和最崇高的表达,文化可归结为与文化的一种关系(“文化,是当一个人忘记了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时,他们是无法相信的。他们将文化变成了一个生或死、真或假的问题,不会怀疑不负责任的自信,狂妄的放肆,甚至一篇凭灵感的关于哲学、艺术或文字的随笔中哪怕一页意味着的隐藏的诚实。他们仅仅是有知识的人,无法与文化保持熟习的关系,而这种关系肯定了那些通过出身也就是通过天性和本质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人的随便和大胆。

——引自章节:第六章良好的文化意愿


他将这种“特有的、精神高贵的、天性贵族的艺术”在“与艺术圣事不相称的”群众身上引起的愤怒归因于这种艺术引发的“屈辱”和“阴暗的卑微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民’、群众自诩为整个社会。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或皮兰德娄的喜剧具有迫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的社会学力量,他们是‘普通的人民’,社会结构的简单成分之一,历史进程的惰性材料,精神宇宙的次要因素。令一方面,年轻的艺术也促使‘最优秀的人’在多数人的单调乏味中互相认识和互相认可并了解自己的使命,即需要人数少并同多数人斗争。”

——引自第46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