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论

薄伽梵歌论

作者:(印度)室利﹒阿罗频多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03-12

评分:9.1

ISBN:978710002264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前言

室利·阿罗频多的《薄伽梵歌论》(Essays on the Gita)原著英语,凡两系。皆发表于其个人杂志名《圣道》(Arya)者。第一系自1916年8月至1918年7月之文,经作者修订成书,为单行本,历其生平凡五版(1922、1926、1937、1944、1949)。第二系乃1918年8月至1920年7月所撰,亦修订单行,凡四版(1928、1942、1945、1949)。

此两系之论文综合为一册,则始于纽约之《室利·阿罗频多丛书》,时在1950。南印度国际教育中心,则亦出版两系综合之单行本,时在1959,再版于1966。后此,则有《室利·阿罗频多全集》三十巨册出版,乃纪念其百年诞辰者(1972)。此《薄伽梵歌论》在其中为第十三册。

此书中文译本,成于1953年。原意在“述”而非”译“。于是有合并之篇,有新编之节,有移置之句,有润色之文。其存而未出者,凡六章(在原文第一系中,为第二、三、五、六、七、十六章)。当时以为此诸章内容,与吾华现代思想相距过远,出之适成扞格,反累高明。故留之以俟来哲。姑求出其邃义弘旨,无损无讹。自第十三章之后,渐次遂字直译,直至全书之末。然非纯全译本也,故签署曰“述”。

《薄伽梵歌》中文译本,初版由香港发行,时在1957年2月,再版由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时在1990年6月,较初版于经文微有修订,余注释等为译者所加者,概仍其旧。

1992年秋

徐梵澄识于北京

作品目录

第一系
一、大综合论
二、教义中心
三、俱庐之地
四、战斗与人生
五、僧�与瑜枷
六、僧�、瑜枷与韦檀多
七、智慧意志之瑜枷
八、行业与牺牲
九、牺牲之意义
十、牺牲之主
十一、神圣行业之原则
十二、降世论
十三、神圣出生与神圣行业
十四、神圣工作者
十五、平等性
十六、平等性与知识
十七、自性决定论
十八、超出自性之三德
十九、涅�与世间行业
二十、行业瑜枷要义
第二系
第一部
一、二分自性
二、敬爱与智识之综合
三、至上神圣者
四、秘密中之秘密
五、神圣真理与大道
六、行业,诚敬与智识
七、《薄枷梵歌》之至言
八、变是权能中之上帝
九、神能论(Vibhuti)
十、世界精神观(上篇)――时间为毁灭者
十一、世界精神观(下篇)――论其双方面
十二、道与敬爱者
第二部
十三、田与知田者
十四、超出三德
十五、三补鲁洒
十六、精神作用之充实
十七、提婆与阿修罗
十八、三德、信心、工作
十九、三德、心思、工作
二十、本性与自法
二十一、趋向无上秘密
二十二、无上秘密
二十三、《薄枷梵歌》义理核心
二十四、《薄枷梵歌》之使信
附:薄枷梵歌
1988年中译本序言
1957年海外初版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注 释
释辞(义译)
释辞(音译)
释名――人名
释名――神名
释时
释器
释木
征引(一)
征引(二)
· · · · · ·

作者简介

室利•阿罗频多(1872-1950),印度 “三圣”(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圣哲阿罗频多)之一,居印度近代以来最著名的精神哲学家之列。民族主义者,自由斗士,诗人,哲学家,瑜伽修行者。   7岁就去英国求学,毕业于剑桥大学。21岁时回国,开始研究本土文化,渐渐参加独立运动。到34岁已为名教授而被推为大学校长;到36岁已为秘密结社之魁首,主持暴动暗杀等事。同年其秘密结社败露被捕,入狱一年,诉讼获释。获释后仍继续其爱国运动,但得讯又将被逮捕,于是间关抵达南印度之一海滨埠头,名“捧地舍里”(pondicherry),当时是法国属地,为英国势力所不及,时正38岁(1910)。从此隐居著述,凡四十年,以至去世,从未离该地。阿罗频多一生著述有一百多种,其代表性的著作有《神圣人生论》、《薄伽梵歌论》、《综合瑜伽论》等。   在中国,其思想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为徐梵澄(1...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哲学家之知识,乃属浮世生存之真自性,知乃为优胜。外物之无常,世间分别殊异之虚无,其内中恬漠,光明,纯依自我。此为玄哲漠然之平等性;此可使人得高上宁静,然必无更伟大精神悦乐;此为孤立之自由,一似卢克莱修派之哲人,居于高崖之端,下瞰怒涛汹涌,凡夫飘荡其间,而彼固自之超出也,——终之亦属隔离且无效能。《薄伽梵歌》亦接受此漠然无情之哲学动机,视为初步运动;但其所臻至之“漠然无情”,若此不合宜之名词犹可用者,亦绝无哲人离隔之度。诚复如人居高临下,但如“神圣者”在上,固无有于斯世,亦非于世无情,彼常有所为而遍在,支持,引导,救助众生之劳苦。

——引自第125页


一切瑜伽皆为寻求“神圣者”,转向与“永恒者”结合。寻求之方,结合之深度与圆满度,以及证会之完整性,一依乎吾人于“神圣者”与“永恒者”之观念适当与否而转移。人,心思之有体也,以其有限心思接近“无限者”,必开启此有限者对彼“无限者”之近门。必寻求某种概念,为其心思所可摄持者;必选择其本性之某种权能,以一绝对自我升举,而能远伸以触及无极“真理”;此无极“真理”,本身原出乎其心思理解以外。——以其为无极也,则有无数方面,言诠,及自我提示。——凡人试欲见其某一方面,乃自附于其间,庶几以直接经验,而达乎其所表象不可度量之真实性。无论此门如何狭窄,若使能开引人入胜之旷望,若使之就途,以趋向呼召彼之精神者,虽其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彼固已满意矣。人如是接近之,亦如是而得接纳焉。

——引自章节:七、《薄枷梵歌》之至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