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惭愧,我不懂希腊文。这本书里的译文,根据的是不同的英文译本。“老柏拉图”说: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像之影像。用在本书,恰好适合。
好在萨福的英译本历代层出不穷,仅二十世纪就有十数种。我参考的各种译本,详见书后开列目录。其中特别以娄伯(Loeb,或译勒布)经典文丛的坎贝尔(D.A.Campbell)译本和安・卡尔森(Ann Carson)2002年出版的译本为底本。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本子作为蓝本,是因为他们的翻译都是尽量依照原文,并不像威利斯伯恩斯通或者玛丽巴纳德的译本那样自行补缺并进行“文学加工”(在个别残诗的译者注里,我特意附上他们的译文,以便读者进行比较),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萨福的“原貌”,除了文学价值之外,也有学术价值。
卡尔森既是学者(她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墨吉尔大学教授古希腊罗马文学),又是诗人和作家,她的个人作品《红之自传》曾被《纽约时报书评》选为“当年最值得注意的书”(1998),苏珊・桑塔格称之为“令人迷醉的创举”。她的作品得力于古希腊文学,而她对萨福别具一格的翻译和笺注也格外吸引人。坎贝尔把萨福学者所作的“推测性填空”都放在括号里面,卡尔森则甚至在译文里用方括弧的形式保存芦纸残缺文本的风貌。她在前言里说:她相信这些方括弧暗示了充满张力的空白。这虽然未免让人想到佛班克在小说《虚荣》里的调侃,但萨福遗诗的残缺,文学史的一次偶然性事故,的确部分地构成了它经久不息的魅力,留给后人无穷的空间,在各种意义上,各个层次上,重写萨福。
于是,遵从我们自己的传统,我在诗的空缺处以□□□示意――虽然这样做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多么地浪漫高深,而是带一丝微笑,把它当成一种精致的游戏。我希望读者也能如是看待之。
在安排这样顺序时,我依照了娄伯经典文丛里的次序。虽然诗前编号是本书自己的,但我在诗后括弧中一一注明娄伯编号,因为那是萨福学者们普遍接受的序号,便于讨论时引用和查找。
本书不是萨福残诗的全译,大约只是一半而已。选择的标准比较主观,但我还是尽量选取(一)著名的篇章;(二)在残诗坚相对而言稍微成意思的篇章(因此,只有一个词――譬如“芹菜”――抑或只有三五词的断简,就往往忍痛割爱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辑收诗101首,是学者们公认萨福所作的歌诗;第二辑收诗12首,是学者们持怀疑意见的萨福歌诗;第三辑选录历代与萨福有关的诗文,它们或以萨福为题材,或从萨福歌诗中汲取灵感和典故。第三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欧美文学传统从来没有中断过,其当代文学作品,充满对文学过去的回声。我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唤起我们读者的注意。1944年,周作人在《文艺复兴之梦》中说:“对于外国文化的影响,应溯流寻源,不仅以现代为足,直寻求其古典的根源而接受之,又不仅以一国为足,多学习数种外语,适宜的加以采择,务深务广,依存之弊自可去矣。”这是很有见地的话。务新固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对“新”之来源不其了了,则如此去了解西方文学和文化传统,总是难免皮毛。
近年颇有谈“外国文化的影响”而不悦者。抛除其种种意识形态的偏见不谈,多半由于不悦者看来,影响便等于依存。其实不然。一来,凡本性喜欢依存,不喜创造者,就算只读本国经典也还是要“依存”的;二来,我觉得就是以“外国文学的影响”立论,也还是狭隘了一点。引用公元前二世纪希腊作家郎古斯写在《达弗尼斯和克洛伊》前言里的一句话以作结:
我写了这个故事,一共分为四节,作为对
爱神厄洛斯、山林仙女、还有大神潘的供养,
也作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拥有物。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堂论金瓶梅》(2003)等。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已完成的书稿有:《赭城》(中文,待出),《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待出)。现正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
81站起来,看着我,如果你爱我,给我看到你的双眼——里面的神光。(娄伯,138)而你从未爱过我,你从没有——望住我的眼睛。
——引自第184页
死去的时候,你将躺在那里,无人记得,也无人渴望——因为你不曾分享匹瑞亚的蔷薇,即使在冥府你也寂寞无闻,在暗淡的影子当中摸索行路——轻飘飘地,被一口气吹熄。
——引自第104页
外国散文-岛崎藤村散文选 本书特色 岛崎藤村(1872—1943),日本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他一生著作丰富,除诗歌、小说外,他还留下了大量...
《臧克家诗选》内容简介:本书收入《难民》《老马》《烙印》《祝酒歌》《罪恶的黑手》《壮士心》《自白》《三代》《有的人》《海滨
心若淡定,便是从容 本书特色 1.“梁实秋散文精选系列”是文坛大师梁实秋的散文集,包括《心若淡定,便是从容》《雅舍谈吃: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老去是生命的礼物:...
《解码中国管理模式②》内容简介:作为中国管理界首个针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所取得成就的荣誉奖项,“杰出奖”致力于打造一个管理创
柳公权神策军碑 内容简介 我社编辑出版的[西泠印社法帖丛编],均取原迹或尽可能完美的拓本和复制品拍摄,电分制版精印,使读者获得更为真实的艺术感受,以利于准确地把...
文化苦旅 本书特色 喜爱散文的朋友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出版八年来居高不下的销售量早已让她深入人心。读过了《山居笔记》,读过了《霜冷长河》,不知你再读她时是否...
林清玄经典散文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 本书特色 中国每年有几亿人读他的文章长大,星云大师、南怀瑾、于丹、张德芬热情赞誉!随喜菩提——体验生命的滋润,欢喜无量地活在人...
一脉风骨 内容简介 《一脉风骨》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
《梁冬说庄子·逍遥游(全两册)》内容简介:《梁冬说庄子·逍遥游》是《梁冬说庄子》系列第七部,告诉我们人生的欢喜叫逍遥。在《
再低微胡骨头里也有江河 本书特色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六人诗选)》是纪录片《我的诗篇》中工人诗人邬霞、吉克阿优、许立志、秦晓宇、陈年喜、老井和铁骨的诗歌精...
普罗旺斯的别致生活 本书特色 bbc明星卡萝尔·郡克沃特(carol drinkwater)营建橄榄农庄的治愈系自传,200余幅自拍照分享现实乌托邦的质感细节。...
剪影集 本书特色 作者在中国文坛上,已有了好多年的历史,文字技巧的成熟,作品意识的健全,都是他的长处。《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剪影集》包含七个短篇,描写绅...
《宋元戏曲史》内容简介:本书内容简介::王国维先生认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
埃利蒂斯坚信想象的巨大力量,毫不留情地排斥用艺术重复再现生活的理念,明确地主张要以艺术手段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为
你懂 本书特色 1.词和画的首次跨界合作集 ,不同于普通绘本。2.风格是现在*具市场的文艺清新范 。3.图书设计很具特色,极为考究,不同于一般此类书籍 。你懂 ...
《蓝色经典·仰望星空——文化散文选》内容简介: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依
韩寒-毒2(25.00) 内容简介 这本是很多年前的书,遭受过很大的非议,但一直是我喜欢的一本书。一个好的作者怎么能被非议改变主意呢?唱片可以精选,文字也可以。...
《面向未来的养育》内容简介:本书是樊登读书育儿系列第三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面对的竞争环境注定更加多变和复杂,社会对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国文二十多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四十年来劳碌奔波,颠沛流离,几乎就像是一部浮世绘式的作品。正所谓散文人生,人...
与二哥书 本书特色 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片冰?为这风,我很发愁。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