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的随笔集,写于世纪之交。穿行于纽约、巴黎、布拉格、拉马拉、加沙……游走于各种国际诗歌节,遭遇到身份各异的诗人、学者。北岛描写了他与世界的相遇,有见闻、有人物、有故事,信笔写来均轻松诙谐,超然跳脱,宛如简笔勾勒的素描;而他对生命与世事的慨叹却如影随形,有时尖锐的疼痛又会不期而至。我们会在书中认识个性充沛的德国学者顾彬、丹麦批评家博鲁姆、南非作家布莱顿巴赫、比利时诗人杰曼、鹿特丹诗歌节创办人马丁……但我们更会体味他深情怀念故人时的用心与笔力:师傅、家楷、刘伯伯。正是有这些人存于心底,他才能在漂泊中与世界坦诚相见。
《午夜之门》是北岛的散文集。记录了北岛近十几年间在国内国外遭逢的一些人和事。文风淡定,谐谑,妙趣其中。诗歌是宗教和革命以外的第三种声音,这声音,并不能真正消除仇恨,或许多少能起到某种缓解作用。
《午夜之门》:找名片是件头疼的事,每次非得在我那个深蓝色塑料盒里挨个翻一遍。当那些名字匆匆掠过,你会发现,刨去那些你压根儿就不认识的大多数,你讨厌的人远多于你喜爱的人。找名片有点儿像参加个热闹非凡的聚会,人们在辨认、呼应、回避、钩心斗角……当然必要的话,你可以把那些讨厌的家伙撕碎,扔进垃圾箱——这绝不仅仅限于理论上。你还会发现,其中居然也包括了死者。说来这不奇怪,我们迟早都要从自己的名字后面隐退。以前每回找名片,鲍尔·博鲁姆(Poul Borum)都从人群中挤出来,跟我打招呼。他的名片朴实无华,淡蓝色的名字下面印着他在哥本哈根的地址电话。自1990年秋天起,我在丹麦奥胡斯大学教了两年书。奥胡斯虽说是丹麦第二大城市,可比中国的县城大不了多少。那儿的海永远是灰色的,正如我的心情。1991年秋,我的丹麦文的诗集《霜降时节》出版了。我那天下课回家,在门口碰见房东乌拉夫,一个离婚鳏居的退了休的建筑师。他告诉我,今天报纸上有篇关于我的新诗集的书评,约我晚饭前到他那儿坐坐。乌拉夫住一层,客厅宽敞明亮,半开的玻璃窗映着金红色树木。一台索尼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正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他先斟了两杯西班牙开胃酒,找出报纸,把书评逐句翻成英文。他过高估计了我的英文水平,我听得稀里糊涂的,但大意是表扬,这从乌拉夫的脸上就能读到。他为有我这么个既能上报纸又能按时缴房租的房客而骄傲。第二天,我的老板兼丹麦文译者安娜(Anne)告诉我,书评的作者是博鲁姆,丹麦诗歌界的中心人物。他除了写诗翻译,也搞评论拍电视片。他曾在报纸开了个专栏,把丹麦以至北欧的诗歌彻底清理了一番。他用词尖刻,以诗划界,把大多数诗人扫地出门。这专栏被人叫做“博鲁姆法庭”。安娜还告诉我,我在八十年代中期译的《北欧现代诗选》中包括博鲁姆的一首诗,还有他前妻英格尔·克里斯坦森(Inger Christensen)的六首。可惜当时除了中文这个随身行李外,我一无所有。两个星期后,安娜转达了博鲁姆的问候,并给了我他的电话号码。我战战兢兢拨通电话,好像对方是上帝。“我是博鲁姆。”他说,声音平和,略有点儿沙哑。他的英文之流利,更让我结巴。这种语言上的不平等,势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幸好他的态度真诚友好,否则我们大概永远不会见面。哥本哈根跟奥胡斯不一样,是个国际都市,成了我逃避现实的*后一站。我当时护照签证都有问题,不能离开丹麦边境。有一回在哥本哈根上错了火车。我胆儿还挺大,竞睡了,“梦里不知身是客”,差点儿坐到德国。幸亏检票员查票,把我叫醒,要不然我非得卡在官僚机器中间不可。博鲁姆先生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他方头大耳,秃瓢,大耳环在右耳垂上晃荡;他身穿带穗及金属纽扣的黑皮夹克,腰间系宽板带,脚蹬铜头高统靴。整个一个黑手党教父。这装束是打哪儿来的?我认识不少六十年代的嬉皮士,如今都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看来他是那种拒绝根据场景更换服装的人。博鲁姆的公寓很大,在一栋古老建筑物的三层,复杂得像个迷宫。下午五点半,哥本哈根早已进入夜晚。几盏台灯供出黑暗中的部分细节:电传机、纸条、唱盘、活页夹等。昏暗的灯光把我们引向一个开放的空间。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私人图书馆:书架纵横排列,所有书名输进计算机,按字母顺序。博鲁姆告诉我,他有五万多册藏书,绝大部分是诗集。他按字母很快找到我的几本瑞典文和丹麦文的译本。有个小伙子正帮他整理图书,交代了几句便告辞了。我在昏暗中坐下,博鲁姆东拉西扯,忙这忙那,但能感觉到他在审视我。他看看表说他在饭馆订了座位,于是打电话叫出租车。我跟他穿过一串儿房间,开后门,锁上,再踏上个狭窄的老式电梯,好像是通往地狱似的。电梯慢吞吞的,吱嘎作响。我们像母腹里的双胞胎挤在一起。一盏小灯照在博鲁姆的秃瓢上,他显得表情古怪。电梯终于停下来,没有地狱,外面的空气又冷又新鲜。……
1995-2016-镜中问答-沈杰诗选 本书特色诗集是诗人1995年创作至今的诗歌结集,收录了诗人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及选入《中间代诗全集》《星星>...
占领华尔街 本书特色 看到美国月亮另一面地球村中,隐居美国乡间女艺术家,跟住中国的好友倾谈疑问:我举什么占领 学而优则工 梦移民潮 更慢更少地球人……《占领华尔...
寻找无双 本书特色 ★王小波笔下有风雷,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和灵魂刻录者★读懂人生**王小波,读懂人心**王小波寻找无双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长篇小说《寻找...
两个男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沉寂多年的马原再次复出后的**本散文集。马原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出色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如《虚构》《旧死》《死亡的诗意》一出即振聋发聩,很...
丰子恺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是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尽管他生活的时代与今天相差一个多世纪,但是瑞典驻华大使仍然用了“令人惊异地现代和当...
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史略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史略》由黄晓华著,研究的是:小说修辞张力结构横向轴与纵向轴的各个要素,都会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使小...
如果我们撇开盛唐神话,就会发现李白和杜甫并不是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后代读者往往满足于李白和杜甫的这一形象,他们不仅被视为
闲话-倾城之恋 本书特色 因为从小素食,丰子恺自带了酱瓜乳腐,每餐吃三两饭,劳动是采棉花,洗脸用的是河浜的水,睡的是稻草床,却是铺在地上的!冬天下了雪,他和另一...
汪曾祺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汪曾祺散文(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
《100:科幻之书Ⅰ·窃星》内容简介:☆雨果奖+世界奇幻奖+英国奇幻奖大满贯编辑+安·范德米尔,电影《湮灭》原著《遗落的南境》三
世事苍茫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赵园先生近年的文化随笔,作者认为,散文更是一种状态,生活的以及情感的状态,号召恢复文学感受的能力,文学表达的能力。其中既有关于故乡开...
《刺客信条:启示录》内容简介:基于育碧娱乐软件公司的畅销游戏“刺客信条:启示录”改编。岁月蹉跎,伟大的刺客大师埃齐奥·奥迪
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诗集 本书特色中原中也是日本明星诗人,被誉为“日本的兰波”。他的诗歌多以歌颂爱情为主题,充满青春浪漫气息。语言轻快华...
纽约第三只眼 本书特色 我初逢陈九时,他已是一位出色诗人(曾应他之请替他的诗集写序)。我*喜欢听他诵读,满口京片子,听了非常有劲。现在我染上了读他杂文的习惯,他...
不朽的美:似曾相识燕归来: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五代-清朝.第三辑(汉英) 本书特色 “不朽的美: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系列共分三辑,收录了...
秦牧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
觉醒的力量 本书特色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的全新散文集,收入2011年至2014年所写的文章,也是周国平先生的第六本散文集。作者以“觉醒&r...
纪伯伦(Kahlil Gibran)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黎巴嫩诗人、作家。他是阿拉伯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近代东方文学走...
史铁生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文坛大家史铁生先生以他质朴通透而又充满生命哲理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大师。在或冥思深沉,或幽默旷达,或深情回望的文字中,史铁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