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也算收藏、姜师傅 (上) 、姜师傅 (下) 、一番道理、捡漏 (上) 、捡漏 (下) 、吃药、美玉、珠子的故事、许明农、补丁与竹篮等。
一场画笔与文学的美妙邂逅,一份从诙谐叙事中窥见处世哲学的心灵独白。荆歌著的《岁月的花朵》是“自说自画丛书”中的一本,是专业作家荆歌业余爱好——与古玩打交道的心得与体会之趣味书。作者从入门说起,说到循循善诱的善良的老派收藏家姜师傅,说到捡漏——“吃仙丹”的飘然得意和被骗——“吃药”的懊恼神伤,说到具有文气的古朴优雅的印香炉、雕有古文字的沉香木琴扫、云雷纹的宋炉、紫檀寸佛、高仿品、精美玉器、天珠、许明农黑陶、小巧的古竹篮、芸香炉等等,不仅有各色藏品的真知灼见,而且在奇闻轶事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为一个个藏品注入生机与活力,趣味横生,尤其是偏好“文气”的特点是文人收藏的一大特色,而重情不重利的文人气质又将文人收藏与一般的商业收藏区别开来,这也是本书与一般收藏书籍更具文化气息的特色所在。同时本书配有数十幅精美插图,带给读者多重审美享受。
《岁月的花朵》:也许毕飞宇说得还有点儿道理,我似乎从小就有着收藏的癖好。当然,那个时代,我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收藏古物对人们来说,非但不可成为一种有益的爱好,反而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那时候的口号是“打倒封资修”,是要“破四旧”。几千年来,老祖宗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化和文物,都在砸烂之列。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在文明世界看来,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具体而微,是*为宝贝的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是人类的共识。由此可见,文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神圣和重要。但是,居然,一个国家,会把自己光辉灿烂的过去,把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珍贵文物,主动而肆意地毁坏,那是多么可怕的噩梦啊!所以说我小时候,只有收藏一些邮票的可能。新中国发行的邮票,当然不是“四旧”。那时候好像不时兴集新票的。所有的邮票,都是从实寄封上剪下来的。剪下来之后,泡在水里,让邮票和信封纸分离,然后,反贴在玻璃上。等它干了,就会自动掉下来。一张张夹在书里,内心是很有富足感的。另外还收藏糖纸和烟标。收集烟标很有意思,那时候,周围抽烟的人。我都讨好他们,跟他们约好了,烟抽完了,就把烟壳给我。一直盼望着他们将20支烟一口就抽掉呀!有时候,被我逼得急了,他们只能把烟倒出来,包在纸包里,然后把烟盒给我。其实这种收藏,今天想来,根本不是收藏,只是一种很原始的占有欲吧。当然,收藏这种行为,说到底,许多时候确实也真的是占有欲使然。拥有的东西,不想失去。没有的,则想方设法要弄到。而且没有止境,没有满足的时候。后来,又收藏旅游门票。凡是到什么地方玩,那个门票是一定要带回家的。甚至在买门票的时候,就有一种喜悦。好像游览一个地方,买一张那里的门票,本身就是一种玩乐,一种享受。以至于,有时候,在某些个免费的地方,不需要买门票,没有门票,反倒会觉得有一点儿失落。人有时候真的是会犯贱啊!说起这个,让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事。听说某人专门收集各种筷架。因此赴饭局就有了格外的热情。每到一个饭局上,眼睛首先盯住的,就是架筷子的那个东西。如果东西可爱、别致,那么这顿饭就吃得特别开心。席散的时候,顺走一个筷架,一服务员通常也不会注意到。如果你把一只碗偷偷拿走了,目标就有点大。发展到后来,似乎参加饭局,不是为了享受美食,不是为了会友聊天,目的只有一个,只为那一个精美别致的筷架。一到餐厅,刚一坐下,就把此物取了,装进口袋,饭也不吃,就赶赴下一个饭局了。在正式收藏古董文玩之前,我还收集过一阵子筷套。筷套虽然也是筷架一类的东西,甚至还不如筷架,因为筷架至少有各种不同的材质,陶瓷的、木头的、金属的、镀金的,还有玻璃的、水晶的,等等。工艺也是五花八门。而筷套呢,再讲究的也就是彩印。但是,我收的许多筷套,却是有点儿文化含量的。因为自己写小说的缘故,就经常和一些作家同行吃饭。许多作家,不管是很有名的,还是稍有名的,或是无名的,都让他们在筷套上签个名。然后我写上日期。后来我还听从了叶兆言的建议,把筷套拆开,让纸的面积更大,除了签名,还让服务员把这顿饭的主要菜单抄写在上面。这样确实是有点意思。但是,这也有个问题。一来,人家餐厅服务员很忙,要来为你做这个事,总是不太情愿。确实也抽不出空。这样的话,这顿饭吃得也就不太安稳了。似乎老有一件事没有做。一直翘首等服务员来,等她有空,再三请求她把菜单抄写下来。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也是给别人添堵。一起进餐的人,都觉得不太安生,你不吃菜喝酒,老惦记着这么个破事,这是哪儿跟哪儿呀!而被要求签名的人,也有些嫌烦。黄蓓佳虽然每次也都接过笔签名,但每次都嗔怪道:“荆歌你烦不烦呀!”于是后来这项可笑的收藏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偃旗息鼓了。现在这批东西放在了什么地方,我似乎也早已忘记了。以后找到了就把它们捐给现代文学馆吧。可以让以后的人通过这些了解一下,当年的那些作家们,经常是谁谁谁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又吃了些什么。不过还真别说没有一点儿意义,若从文学史的角度讲,倒还是有点意义的。……
《先知》内容简介:《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
金瓶梅俚语俗谚 本书特色 《金瓶梅词话》是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故事生动、语言丰富、人物鲜活,流传至今,警世惊奇!《金瓶梅俚语俗谚》是一部研究语言文学的专著,对...
爵青代表作 本书特色 爵青习惯天“在无光的蜘蛛网底下,静静地构想那些在生活上不易碰到的景象”,爱好诡异而沉湎于想象,擅长于描写“超乎常人以上独奇的性格与非俗的故...
大诗歌:2013卷 本书特色 周庆荣主编的《大诗歌》已经连续出版了4年,每年一卷,2013年卷的《大诗歌》收录了共计323位作者的诗歌,包括分行诗和散文诗作者。...
《苏轼年谱》自1998年2月出版后,深受学界关注,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3年重印,作者撰写了“重印后记”,将其最新补
民国风雅-民国风云往事-(插图本) 本书特色 回望民国,遗珠与烟霞,世道人心,有范有型,那些精彩绝伦人与事,被淳子精心采撷编织,锦心绣口,裹挟起社会、人生、文学...
中国文学经典--李白诗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编年部分和不编年两大部分。书中收入了160余首诗歌作品,每一首诗除原文和注释外,还有赏析部分。中国文学经典--李白诗...
《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内容简介:不管是时兴的跨境电商、新零售,还是传统的生产制造、贸易流通,在供应链计划
楚辞(插图本) 内容简介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它得名于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被称为辞的新诗体。这种楚地这辞,经过伟大诗人屈原的天才创...
天涯手记 本书特色 收录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有关巴黎、维也纳、伦敦、莫斯科等地的域外游记,共二十余篇。记述了冯先生在国外游历路途中的所见所闻,随感所悟。作家融情于...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内容简介:1982年出版的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是迄今为止规模较大的一部古典戏曲总目,汇
苏氏演义(外三种)-唐宋史料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录唐五代史料笔记《苏氏演义》、《中华古今注》、《资暇集》、《刊误》四种,内容皆重在考释名物礼制,刊正时俗礼典...
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 本书特色 以东方风范面对西方文学的博学鸿儒,在闲逸的话语中有丰富的智慧和心灵的光辉,在信笔挥洒、嬉笑诙谐中见巧妙勾连和缜密严谨。董桥、刘...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本书特色 本书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怀人纪事散文集,是梁实秋先生晚年ZUI为重要的作品。书中既有对过往岁月、难忘经历的回忆,有对亲朋、故...
杜诗学文献研究论稿 内容简介 《杜诗学研究论稿》是孙微关于杜诗学研究的第三部著作,也是其数年来学术成果的结集,《杜诗学研究论稿》内容主要包括杜诗学文献研究和杜甫...
2019中国年度散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社会大众梁?衡《将军几死却永生》 韩小蕙《三位大医女神》 红?孩《沱沱河之夜》 高洪波《我是一条洄游的鱼...
《宋词研究》是汉学家村上哲见的代表作,是其词学研究的集成之作。作者将此书的上部《唐五代北宋篇》出版为《北宋词研究》,获得
在路上遇见最完美的自己 本书特色 在现今大热文艺旅行类图书的基础上,再有所突破,将人文本质再放大化,使其具备现今都市人所极需的温暖治愈特质。重点以旅游者的“心”...
书蠹牛津消夏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海豚出版社出版★ 王强,既是一位企业家——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更是一位读书人和藏书家,恋书狂的王强自...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 本书特色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张爱玲没有她真实琼瑶没有她纯情三毛没有她野性1932年日记手稿 历经78年终见天日你听,寂寞在唱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