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黑格尔

作者:[澳] 彼得·辛格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5-11

评分:8.7

ISBN:978754475675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彼得•辛格普林斯顿大学德坎普生物伦理学教授。因《动物解放》一书而广为人知,此书也被称为“现代动物解放运动圣经”。另著有《实践伦理学:我们应如何生活?》《付诸行动的伦理学》《牛津通识读本:马克思》《一个达尔文主义左派?》等。同时担任《不列颠百科全书》当前版本中伦理学主要词条的撰写者。

作品目录

前言
1黑格尔的时代与生平
2有目的的历史
3自由与共同体
4精神的漫长历程
5逻辑与辩证法
6余波
索引
英文原文
· · · · · ·

作者简介

彼得•辛格 普林斯顿大学德坎普生物伦理学教授。因《动物解放》一书而广为人知,此书也被称为“现代动物解放运动圣经”。另著有《实践伦理学:我们应如何生活?》《付诸行动的伦理学》《牛津通识读本:马克思》《一个达尔文主义左派?》等。同时担任《不列颠百科全书》当前版本中伦理学主要词条的撰写者。

精彩摘录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概念很重要,它以不同方式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想家。黑格尔强调,自我意识不可能孤立存在。要让意识成为它本身的一幅恰当图像,它需要某种对照,需要有一个对象来区分出它自身。只有当我也察觉到某种非我的东西时,我才能察觉到自我。自我意识并不单纯是一种思考其自身问题的意识。自我意识需要一个在它之外的对象,但这一外部对象也是某种与它本性相异的东西,一种与之对立的形态。因此,自我意识与外部对象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爱恨关系。在最传统的爱—恨关系中,这种关系以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欲望某种东西就是希望去拥有它,不把它整个毁掉,同时将它转化成属于你的东西,从而消除其异己性。欲望的出现表明,自我意识需要一个外部对象,但却发现任何外部对象都是对它自身的限制。而欲望某种东西就是不满足,所以用典型的黑格尔的话来说,欲望是自我意识的一种不满足状态。更糟糕的是,自我意识似乎注定永远不会满足,因为如果作为独立客体的欲望对象被取消,自我意识将会毁掉其自身存在所需要的东西。黑格尔对这一困境的解决方案是:让自我意识的对象成为另一个自我意识。这样一来,每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都有与之相对照的另一个对象,而此另一“对象”也就不单纯是一个必须被占有,从而作为外部对象被“否定”的对象,而是能够占有自身,从而取消作为外部对象的它自身的另一个自我意识。

——引自章节:4精神的漫长历程


“当我们不受他人胁迫或我们自然欲望的驱使,也不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有能力进行选择时,我们就是自由的。

——引自章节:前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