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暗夜

灵魂的暗夜

作者:[荷兰]帕梅拉·克里柏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5-1-1

评分:8.9

ISBN:978751008777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帕梅拉•克里柏(Pamela Kribbe),1968年出生于荷兰。;莱登大学哲学博士,灵性导师。小时候喜读《圣经》和耶稣生平故事,并对超自然现象感兴趣。经历和几次情感创伤后,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转向灵性修习。34岁那年,帕梅拉感受到约书亚的能量,开始进行灵性传导。如今,她的传导已经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希伯来文和波兰文。中译本有《灵性人生》和《灵性炼金术》。

作品目录

译序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灵魂暗夜
第一章 痛苦与恐惧 / 003
第二章 日记撷录 / 009
第三章 抑郁症与精神病 / 035
第四章 康复与重生 / 045
第五章 灵魂如是说 / 053
第六章 身边之人如是说 / 061
第七章 灵魂暗夜:灵性经历还是精神病史? / 079
第八章 关于深度抑郁症及精神病的建议 / 085
第九章 灵修上的赘疣 / 093
第二部分 关于“灵魂暗夜”的灵性讯息
第一章 灵魂暗夜时分的导师 / 107
第二章 面对自己的黑暗面 / 115
第三章 重生于新地球 / 119
第四章 超越时间的次元 / 125
第五章 走出迷雾 / 131
第六章 台风之眼 / 137
第七章 生命之河 / 143
第八章 恐惧:通往新事物的门户 / 151
第九章 光之工作者的使命 / 161
第十章 最高的给予 / 171
第十一章 璞石成玉 / 177
第十二章 内在法官 / 183
第十三章 疗愈旧有创伤 / 191
第十四章 高度敏感与男性能量 / 197
第十五章 重获新生 / 203
第十六章 一切万有与芸芸众生 / 211
第十七章 光之工作者的助人之道 / 217
第十八章 疾病与情绪 / 225
第十九章 新纪元已经到来 / 233
附 录 关于12个前世的回溯
· · · · · ·

作者简介

帕梅拉•克里柏(Pamela Kribbe),1968年出生于荷兰。;莱登大学哲学博士,灵性导师。小时候喜读《圣经》和耶稣生平故事,并对超自然现象感兴趣。经历和几次情感创伤后,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转向灵性修习。34岁那年,帕梅拉感受到约书亚的能量,开始进行灵性传导。如今,她的传导已经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希伯来文和波兰文。中译本有《灵性人生》和《灵性炼金术》。

精彩摘录

成长与内在发展的结果,仿佛灵性成长必然会导致超自然能力的提高。然而,具有灵视力并不一定就代表高度发展的内在意识。并不鲜见的是,一个人片么影“看到”,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比如这个人可能会失衡,因为这些讯息使其心生惧意或者引发了强烈的情绪波动。再比如,这个人或许会运用其灵视力为自己谋私利,并试图操纵他人。换言之,人们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面对与运用自己的通灵能力。上大学时,我与一位好朋友一起去算命。算命人让我们带上自己的照片,以便她借此为我们预测未来。这位女士在自家的客厅接待我们。她坐在桌边,用手抚摸我们的照片,还时不时地走进厨房搅动一下炉火上咕嘟作响的汤。她具说教性地告诉我们,作为年轻女性在生活上都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说教过程中,她时而也会“看到”些什么,比如她预测了我未来的伴侣、他的性格以及我们将来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她的预测也含有相当具体的细节,其中的一些细节事后确实得到了验证。其准确性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并不说明这位文士的灵修程度有多高。事实上,我们找她算命纯粹是出于好奇,与灵修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灵修在于诚实地自我觉察,直面自己的恐惧,并对自身的情绪负责。灵性导师与灵性咨询师能够在此助你一臂之力,不过这种帮助并非具体地告诉你未来会如何,外在的世界又怎样。好的咨询师会助你进行深刻的自我觉察,鼓励并敦促你信任自身的力量与智慧。他们运用自己的直觉力来帮助你走近与回归自己;他们能够感受到你内心的痛楚以及你正在逃避的事情;他们拥有开成的心以及对“人性”的切身了解。此外,灵性导师所告诉你的一切其实都是你早已知道的。算命者则不然,他们宣称自己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就是说,他们借助自己的特异天赋来获取你没有的知识。然面,真正的灵修从不以“天赋”为关注点。比如耶稣,他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他所具有的超自然能力。或许

——引自章节:第九章 灵修上的赘疣/093


他确实具有这些能力,然而,他被看作灵性导师的原因在于,他启迪与激励人们认知自身的内在之光。触动人们心田的是他的智慧与清晰的意识觉知,以及他所散发的充满爱的能量。若干年后,我获得博士学位,告别了高等学府后,拜访了一位能够阅读生物能量场的人。她传递讯息的方式与那位算命者截然不同。她将意念集中于我的心灵、感受、生存机制以及天赋上。她的讲解充满智慧,连贯一致,也具有相当的心理学深度。这次咨询对我来说颇为激烈尖锐,迫使我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与此同时,我也觉得从中获得的讯息非常真实可信。就好像她在我面前举起一面镜子,让我痛苦却清楚地看到自己那些需要审视的性格特质[她叫优柯・范索莫伦(JokevanSomeren),www。jokevansomeren。nl]。优柯给我的印象既坚强有力又充满友善与关切,她所携带的灵性意识深深地吸引了我。此后的一年半,她一直是我的灵性老师,我参加了她举办的各种课程。优柯运用自己的通灵能力来为灵性成长服务。她的灵性并不在于“能够看到他人的生物能量场”的能力,而在于她的智慧、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明确的沟通方式。结论:如果你透过通灵渠道获得了某些讯息,至关重要的是,要根据其内涵的质量来审视它。这一讯息是否使你的思路与感受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是否带有推陈出新的能量?是否充满启迪?又是否展示了心灵的价值?此外,你的感受与理智是否都告诉你这是有用的讯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你有所助益?这些都是判定是否相信这一讯息的尺度。至于你是如何获得的这一讯息,借由通灵渠道还是其他方式,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与信息的价值没有任何干系。直觉与灵力每个人都具有直觉力。我们做任何决定时,都会“咨询”自己的直觉。理智上的权衡往往并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你最终会做“觉得这样感觉很好”的

——引自章节:第九章 灵修上的赘疣/093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