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传奇畅销书,匠心独运的文化批判,风靡一时,影响一代知识分子.
◎研究针对长时段的文化深层结构,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是理性、经典的文化研究成果,结论长期有效,不会过时.
◎"硬心肠"的民族"劣根性"反思.结论是:中国人"心"发达于"脑",但"心"并没有表现为个人的热情,反而化为镇止个人热情的社会化"人情".所以,在中国人之间理性精神和个人热情双双不发达.
◎诸多对中国人文化特征的总结性金句,一针见血,直指人心.
新千年版序
下笔写这篇序言时,《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已经有二十年的生命了.二十年的时段是可以用来定义一整个"代"的.因此,当我重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恍如再次阅读一部陈年的日记,里面的思想情愫既曾相识又备感陌生.书中提到的"文革"及其余绪,对国内的读者来说,恐怕也会引起既曾相识又感觉陌生的感受.
然而,这本书等了二十年才有机会在国内出版.国内的气氛已经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但这次应三辉图书之邀,为了和国内的读者见面,仍有将该书做技术性修改的必要.因此,它与1990年的"**修订版"不尽相同,而后者与1983年的原版的差距更大.这段变化有必要向今日的读者交代.
对国内的读者来说,本书虽然姗姗来迟,但上面提及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它赖以立论的陈年旧事,如今是否只剩下了纪念的价值?书中反复论述的"深层结构",是否已经失去"时效"?既考虑"时效",有否基本上推翻了所谓不变的结构之命题?
在这个序言中,作者得面对这些问题.首先,我必须对"深层结构"这个概念予以进一步的澄清.这个概念的运用并非指中国历史从无出现变化,而是辨认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因此,它可以比拟作河床的底部岩层,纵使河流本身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显然,在历史思考中应用"结构"这个概念,不该是用来论证黑格尔哲学传统里"东方社会"或者"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类先天上固定的本质.它应该是用来指示某一个历史时段内相对稳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出现相互联系性,可以让我们用"结构"的概念去综括之."历史"本身就代表变化,没有概念的魔术师能改变这个事实,然则,历史如何被"结构"这个观念取消呢?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新千年版序用结构观念研究历史的佼佼者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他用史料论证:在整个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人地关系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既不同于15世纪也有异于17世纪,自然也使它不同于其他地区.但这个16世纪只是一个"时段",如果我们想论证地中海这个大区在整个近代初期都具自身特色,令它与其他地区判然有别,我们不妨把"时段"拉长,进一步探讨该区在15、16、17世纪这三个时段间的共同关联性,归纳出这个更长"时段"里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果我们想论证地中海区由古至今都有自身的特色,在理论上是可以设想一个极长"时段"作为操作单位的.
当然,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作一个"长时段"的,并无人尝试过.它是否为人接受,该视其有否说服力,而不该是理论上的一种绝无可能性.从理论上对它做出本能式的排斥者,是出于把历史时序和逻辑时序两者混淆.
这个混淆,也出现在历史学是否可以像自然科学般做出预测的论争里.历来都有人具历史学可以预测未来的信念,但他们是混淆了两种时序.自然科学式"预测"所赖的因果关系是出现在逻辑时序中的.例如说,1605年英国天主教徒在国会的地道中埋藏炸药行刺整个王室的案件,如果得逞,造成划时代的大案,我们该如何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呢?物理学家会说导因是火柴,化学家会说导因是火药,而历史学家如果也想诉诸自然科学式的因果律,则会考察人文因素:有些史家会说导因是宗教改革后英国的国教政策,而马克思主义史家会认为是封建残余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反扑,其之所以失败亦有其"必然性".无论如何,如果这几种说法都设定在任何时空底下凡出现相同的因就会有同样的果,其解释的架构都是逻辑性的,是超越任何特定时空的因果关系之先后排列.
但是,职业历史学家所处理之对象无一例外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时序(historical timeline):它是必须标明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人物的叙事形式.这个时序——典型的例子是五经中的《春秋》——只是在时间中发生的事件的一个进程,并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历史学家如果要解释某一事故的"前因后果",就必须把该特殊事故纳入上述那种具普遍意义的因果律的框架中.也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只能"解释"已经发生的,而不能预测未来.他如果把独一无二的历史时序和因果关系的逻辑时序混淆的话,则会把自己变成"灵媒",亦即是在某一特殊时地的事故发生后,去预测另一个特殊时地的事故必然会随着发生,而其假冒的逻辑必然性则会堕落为活神仙式的"宿命论".
本书中谈的"深层结构"显然并非历史时序,但也不属于普遍适用于任何时空的因果关系范围,确切一点,该说是一种针对特定范围——中国——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设定.书中无疑举了许多历史例证,但是处理方式并不同于一般职业历史学家,而是把它们归入我所谓的"表层结构"现象,亦即是属于特殊性领域.书中的"深层结构"概念既然是一种相对稳定性的设定,而不是一种"亚细亚"式的先天不变性,因此,并不存在它是否在"将来"甚至在"现在"会遭改变的问题.
"深层结构"在理论上是可以被全面解构的.但我既然是把它设定为"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因此,在可见的将来,仍预想这个相对稳定性的某一程度之持续.有了这个新的体会,才为新千年版写出如下的新结论:
在本书里,中国文化以十分负面的形象出现,那是因为它被放置入一个由他人缔造的"现代"世局中,一切条件对它来说都是不利的,用来衡量它的所有标准也必然是异化的.但这个"现代化"该不断被重新定义.中国文化的"文法"规则能否在新的世局里创造出簇新的佳句妙句,我们将拭目以待.
我充分理会到这个结论与本书的基调之间会产生极大的不协调.
这就牵涉到本书是否已失去"时效"的另一种顾虑.既云作者"重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恍如再次阅读一部陈年的日记,里面的思想情愫既曾相识又备感陌生",那么,它的看法是否充满偶然性,只反映作者某个时期的思想,而如今已时过境迁?
的确,读者会感到本书的行文是炽热的,但不是炽热的爱国主义,而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接近白热化的反感.这种反感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由它启发的文化批判远远超出一般的国民性批判.本书的特点,正在于它不是泛泛地罗列几项或十来项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这个浓烈的感觉,是只有身处其中而又想全力地挣脱出来才会有的感觉.如今,作者已经居美三十余年,去国已久,纵使分析能力远胜于前,但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心境,因此无可能再写出二十年前的东西.
在这里,又回到本书是否已失去"时效"的顾虑.要消弭这重顾虑,作者提出一个不寻常的解答:具有永久性价值的观点,往往是由独异的角度出发的.这种独异角度不只是由独异的人提出,而多半由一个人生中出现某些时刻的独异条件所提供.因此,这些时刻虽然短暂,这些条件纵使不会重现,却并不意味它们的结晶之价值也是短暂的.相反地,这个结晶应该属于珍禽异葩一类才对.
关于我个人的独异性(亦算是毛病),或许可简括为"**叛国罪"症候群.自从成为美国公民以后,我就一直在从事美国文化的批判,而且也是细微末节地批深批透.这个已经进行了十年以上的写作计划曰"弑母的文化",请读者拭目以待.
2003年12月11日
写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新斯牟尔纳海滩
金句摘录
1.传统中国那种必须由"家"去定义个人的情形,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扩充为由"国家"去定义个人.
2.中国式的烹调术是用"合二为一"的原理去制造"味"的.中国人的"人情味"也是用同样的原理产生的,亦即是时我之中有你,你之中有我.因此,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亦即必须用"二人"才能去定义任何一"人".
3.中国人自我压缩的人格,既然认为公然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是不合法的,因此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就比较大,对受别人利用、摆布与控制的敏感度就会比较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让他们继续存下.
4.中国人避免对抗的心理看,使统治者对任何敢于起来反抗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冠以"破坏安定"的罪名.中国人向往"在一起"的倾向,也使统治者容易对任何持不同意见者搬用"破坏团结"这顶大帽子.
5.在中国人政教混同的权力结构底下,是不能有"公"与"私"之分的,因为它除了在国法的范围内管理老百姓外,还要越出这个范围去管理他们的"良知".在具有政教之争背景的西方,就很难出现这种情形.
6.政府当局尽量不让老百姓去知道、去接触、去理解干部们才有资格去知道的事物.这种措施背后的逻辑似乎是:干部是"成人",因此自然可以去做一些"成人"之事;老百姓是被"教养"的对象,因此自然不该去接触"儿童不宜"之事.将民众"儿童化",是中国统治者"弱民之术"的一个主要内容.
7.两千多年来,中国在大一统帝国的巨伞底下,其实也存在着支离破碎的所谓"封建"势力.然而,中央政府却设计出一套文官的选拔制度,把地方的乡绅势力"干部化".地方势力一旦被中央文官体制"干部化"了之后,遂不期然地产生了一种"天下观",是他们以治理整个帝国为己任.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期间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孙隆基先生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做一个“长时段”,用结构观念——针对特定范围的一种共时性设定——来研究中国历史和这种历史延续所生成的文化特征。创造性地运用“良知系统”“身体化”“和合性”等概念来总结中国文化中对“人”的设计和“二人”关系,并进一步延伸至对个体与社会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对世界态度的分析与概括。其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不是泛泛地罗列出这个民族的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用近乎千刀万剐的切割,给人以深处其间而欲全力挣脱的浓烈感觉,从而达到文化批判的深远诉求。
新千年版序
下笔写这篇序言时,《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已经有二十年的生命了.二十年的时段是可以用来定义一整个"代"的.因此,当我重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恍如再次阅读一部陈年的日记,里面的思想情愫既曾相识又备感陌生.书中提到的"文革"及其余绪,对国内的读者来说,恐怕也会引起既曾相识又感觉陌生的感受.
然而,这本书等了二十年才有机会在国内出版.国内的气氛已经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但这次应三辉图书之邀,为了和国内的读者见面,仍有将该书做技术性修改的必要.因此,它与1990年的"**修订版"不尽相同,而后者与1983年的原版的差距更大.这段变化有必要向今日的读者交代.
对国内的读者来说,本书虽然姗姗来迟,但上面提及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它赖以立论的陈年旧事,如今是否只剩下了纪念的价值?书中反复论述的"深层结构",是否已经失去"时效"?既考虑"时效",有否基本上推翻了所谓不变的结构之命题?
在这个序言中,作者得面对这些问题.首先,我必须对"深层结构"这个概念予以进一步的澄清.这个概念的运用并非指中国历史从无出现变化,而是辨认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因此,它可以比拟作河床的底部岩层,纵使河流本身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显然,在历史思考中应用"结构"这个概念,不该是用来论证黑格尔哲学传统里"东方社会"或者"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类先天上固定的本质.它应该是用来指示某一个历史时段内相对稳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出现相互联系性,可以让我们用"结构"的概念去综括之."历史"本身就代表变化,没有概念的魔术师能改变这个事实,然则,历史如何被"结构"这个观念取消呢?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新千年版序用结构观念研究历史的佼佼者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他用史料论证:在整个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人地关系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既不同于15世纪也有异于17世纪,自然也使它不同于其他地区.但这个16世纪只是一个"时段",如果我们想论证地中海这个大区在整个近代初期都具自身特色,令它与其他地区判然有别,我们不妨把"时段"拉长,进一步探讨该区在15、16、17世纪这三个时段间的共同关联性,归纳出这个更长"时段"里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果我们想论证地中海区由古至今都有自身的特色,在理论上是可以设想一个极长"时段"作为操作单位的.
当然,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作一个"长时段"的,并无人尝试过.它是否为人接受,该视其有否说服力,而不该是理论上的一种绝无可能性.从理论上对它做出本能式的排斥者,是出于把历史时序和逻辑时序两者混淆.
这个混淆,也出现在历史学是否可以像自然科学般做出预测的论争里.历来都有人具历史学可以预测未来的信念,但他们是混淆了两种时序.自然科学式"预测"所赖的因果关系是出现在逻辑时序中的.例如说,1605年英国天主教徒在国会的地道中埋藏炸药行刺整个王室的案件,如果得逞,造成划时代的大案,我们该如何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呢?物理学家会说导因是火柴,化学家会说导因是火药,而历史学家如果也想诉诸自然科学式的因果律,则会考察人文因素:有些史家会说导因是宗教改革后英国的国教政策,而马克思主义史家会认为是封建残余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反扑,其之所以失败亦有其"必然性".无论如何,如果这几种说法都设定在任何时空底下凡出现相同的因就会有同样的果,其解释的架构都是逻辑性的,是超越任何特定时空的因果关系之先后排列.
但是,职业历史学家所处理之对象无一例外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时序(historical timeline):它是必须标明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人物的叙事形式.这个时序——典型的例子是五经中的《春秋》——只是在时间中发生的事件的一个进程,并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历史学家如果要解释某一事故的"前因后果",就必须把该特殊事故纳入上述那种具普遍意义的因果律的框架中.也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只能"解释"已经发生的,而不能预测未来.他如果把独一无二的历史时序和因果关系的逻辑时序混淆的话,则会把自己变成"灵媒",亦即是在某一特殊时地的事故发生后,去预测另一个特殊时地的事故必然会随着发生,而其假冒的逻辑必然性则会堕落为活神仙式的"宿命论".
本书中谈的"深层结构"显然并非历史时序,但也不属于普遍适用于任何时空的因果关系范围,确切一点,该说是一种针对特定范围——中国——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设定.书中无疑举了许多历史例证,但是处理方式并不同于一般职业历史学家,而是把它们归入我所谓的"表层结构"现象,亦即是属于特殊性领域.书中的"深层结构"概念既然是一种相对稳定性的设定,而不是一种"亚细亚"式的先天不变性,因此,并不存在它是否在"将来"甚至在"现在"会遭改变的问题.
"深层结构"在理论上是可以被全面解构的.但我既然是把它设定为"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因此,在可见的将来,仍预想这个相对稳定性的某一程度之持续.有了这个新的体会,才为新千年版写出如下的新结论:
在本书里,中国文化以十分负面的形象出现,那是因为它被放置入一个由他人缔造的"现代"世局中,一切条件对它来说都是不利的,用来衡量它的所有标准也必然是异化的.但这个"现代化"该不断被重新定义.中国文化的"文法"规则能否在新的世局里创造出簇新的佳句妙句,我们将拭目以待.
我充分理会到这个结论与本书的基调之间会产生极大的不协调.
这就牵涉到本书是否已失去"时效"的另一种顾虑.既云作者"重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恍如再次阅读一部陈年的日记,里面的思想情愫既曾相识又备感陌生",那么,它的看法是否充满偶然性,只反映作者某个时期的思想,而如今已时过境迁?
的确,读者会感到本书的行文是炽热的,但不是炽热的爱国主义,而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接近白热化的反感.这种反感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由它启发的文化批判远远超出一般的国民性批判.本书的特点,正在于它不是泛泛地罗列几项或十来项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这个浓烈的感觉,是只有身处其中而又想全力地挣脱出来才会有的感觉.如今,作者已经居美三十余年,去国已久,纵使分析能力远胜于前,但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心境,因此无可能再写出二十年前的东西.
在这里,又回到本书是否已失去"时效"的顾虑.要消弭这重顾虑,作者提出一个不寻常的解答:具有永久性价值的观点,往往是由独异的角度出发的.这种独异角度不只是由独异的人提出,而多半由一个人生中出现某些时刻的独异条件所提供.因此,这些时刻虽然短暂,这些条件纵使不会重现,却并不意味它们的结晶之价值也是短暂的.相反地,这个结晶应该属于珍禽异葩一类才对.
关于我个人的独异性(亦算是毛病),或许可简括为"**叛国罪"症候群.自从成为美国公民以后,我就一直在从事美国文化的批判,而且也是细微末节地批深批透.这个已经进行了十年以上的写作计划曰"弑母的文化",请读者拭目以待.
2003年12月11日
写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新斯牟尔纳海滩
金句摘录
1.传统中国那种必须由"家"去定义个人的情形,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扩充为由"国家"去定义个人.
2.中国式的烹调术是用"合二为一"的原理去制造"味"的.中国人的"人情味"也是用同样的原理产生的,亦即是时我之中有你,你之中有我.因此,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亦即必须用"二人"才能去定义任何一"人".
3.中国人自我压缩的人格,既然认为公然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是不合法的,因此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就比较大,对受别人利用、摆布与控制的敏感度就会比较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让他们继续存下.
4.中国人避免对抗的心理看,使统治者对任何敢于起来反抗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冠以"破坏安定"的罪名.中国人向往"在一起"的倾向,也使统治者容易对任何持不同意见者搬用"破坏团结"这顶大帽子.
5.在中国人政教混同的权力结构底下,是不能有"公"与"私"之分的,因为它除了在国法的范围内管理老百姓外,还要越出这个范围去管理他们的"良知".在具有政教之争背景的西方,就很难出现这种情形.
6.政府当局尽量不让老百姓去知道、去接触、去理解干部们才有资格去知道的事物.这种措施背后的逻辑似乎是:干部是"成人",因此自然可以去做一些"成人"之事;老百姓是被"教养"的对象,因此自然不该去接触"儿童不宜"之事.将民众"儿童化",是中国统治者"弱民之术"的一个主要内容.
7.两千多年来,中国在大一统帝国的巨伞底下,其实也存在着支离破碎的所谓"封建"势力.然而,中央政府却设计出一套文官的选拔制度,把地方的乡绅势力"干部化".地方势力一旦被中央文官体制"干部化"了之后,遂不期然地产生了一种"天下观",是他们以治理整个帝国为己任.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期间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金句摘录
1.传统中国那种必须由"家"去定义个人的情形,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扩充为由"国家"去定义个人.
2.中国式的烹调术是用"合二为一"的原理去制造"味"的.中国人的"人情味"也是用同样的原理产生的,亦即是时我之中有你,你之中有我.因此,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亦即必须用"二人"才能去定义任何一"人".
3.中国人自我压缩的人格,既然认为公然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是不合法的,因此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就比较大,对受别人利用、摆布与控制的敏感度就会比较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让他们继续存下.
4.中国人避免对抗的心理看,使统治者对任何敢于起来反抗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冠以"破坏安定"的罪名.中国人向往"在一起"的倾向,也使统治者容易对任何持不同意见者搬用"破坏团结"这顶大帽子.
5.在中国人政教混同的权力结构底下,是不能有"公"与"私"之分的,因为它除了在国法的范围内管理老百姓外,还要越出这个范围去管理他们的"良知".在具有政教之争背景的西方,就很难出现这种情形.
6.政府当局尽量不让老百姓去知道、去接触、去理解干部们才有资格去知道的事物.这种措施背后的逻辑似乎是:干部是"成人",因此自然可以去做一些"成人"之事;老百姓是被"教养"的对象,因此自然不该去接触"儿童不宜"之事.将民众"儿童化",是中国统治者"弱民之术"的一个主要内容.
7.两千多年来,中国在大一统帝国的巨伞底下,其实也存在着支离破碎的所谓"封建"势力.然而,中央政府却设计出一套文官的选拔制度,把地方的乡绅势力"干部化".地方势力一旦被中央文官体制"干部化"了之后,遂不期然地产生了一种"天下观",是他们以治理整个帝国为己任.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期间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金句摘录
1.传统中国那种必须由"家"去定义个人的情形,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扩充为由"国家"去定义个人.
2.中国式的烹调术是用"合二为一"的原理去制造"味"的.中国人的"人情味"也是用同样的原理产生的,亦即是时我之中有你,你之中有我.因此,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亦即必须用"二人"才能去定义任何一"人".
3.中国人自我压缩的人格,既然认为公然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是不合法的,因此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就比较大,对受别人利用、摆布与控制的敏感度就会比较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让他们继续存下.
4.中国人避免对抗的心理看,使统治者对任何敢于起来反抗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冠以"破坏安定"的罪名.中国人向往"在一起"的倾向,也使统治者容易对任何持不同意见者搬用"破坏团结"这顶大帽子.
5.在中国人政教混同的权力结构底下,是不能有"公"与"私"之分的,因为它除了在国法的范围内管理老百姓外,还要越出这个范围去管理他们的"良知".在具有政教之争背景的西方,就很难出现这种情形.
6.政府当局尽量不让老百姓去知道、去接触、去理解干部们才有资格去知道的事物.这种措施背后的逻辑似乎是:干部是"成人",因此自然可以去做一些"成人"之事;老百姓是被"教养"的对象,因此自然不该去接触"儿童不宜"之事.将民众"儿童化",是中国统治者"弱民之术"的一个主要内容.
7.两千多年来,中国在大一统帝国的巨伞底下,其实也存在着支离破碎的所谓"封建"势力.然而,中央政府却设计出一套文官的选拔制度,把地方的乡绅势力"干部化".地方势力一旦被中央文官体制"干部化"了之后,遂不期然地产生了一种"天下观",是他们以治理整个帝国为己任.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期间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期间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中国文化常识 本书特色 ★ 经典&必读:钱穆恩师——吕思勉先生的经典之作。 ★ 大家&小书:吕思勉先生写给大家的文化常识入门书! ★ 你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1...
中国神秘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
窗花里的故事:民间剪纸考察手记 本书特色 窗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他们丰富精神生活的再现,考量着妇女的才智,检验她们心性,同缝衣做饭一样是妇女发挥自我、展示...
作品目录翻译例言圣训概说编者序序 严斥借先知捏造谎言第一章 信仰第二章 清洁与小净第三章 大净、月经和代净第四章 拜功第五章
孙隆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本书特色 真实有趣的日本从这里开始——本书作者以自己在日本居住六年的所见所闻,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得獎作品超越以《菊與刀》為代表的日本研究視角,將視野延伸到整個東亞,探討日本「戰敗」與東亞「戰後」框架的再形塑,揭開轉型正義中不能避談的乙丙...
现代汉语小词典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小词典》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现代汉语小词典》(1983年修订本)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而成,这是一本以收录语词为...
唐诗简史 本书特色唐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伟大时代。本书通过52位唐代诗人的一人一诗,联成一部雄浑壮丽的唐诗简史。在书中,郦波带你去读52位唐代诗人的浮沉命运。遇见...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论集(第三辑) 本书特色 王秋菊编写的《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论集(第3辑)(日文版)》是“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围绕中日两国语言、...
二十世纪意义理论的发展与语言逻辑的兴起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部系统阐述和研究语言逻辑形成以及发展的专著。全书不仅对于20世纪国外关于意义的理论和语言逻辑的成...
长江音乐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长江流域的音乐特点及其与文化生态环境的某些内在关联,以期能有助于深刻完整地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整体格局和特点。长江音乐文化 目...
国学概论讲话 本书特色 《国学概论讲话》一书原版由蔡元培题写书名。这本书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凡国学上之基本知识,均已搜辑无遗。”全书如同...
陇上江南 本书特色 甘肃南部的天水、陇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处交通要道,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又是陇中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交接处,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怎样修改病句-最新版 本书特色 也许你是一名学生,也许你从事的职业与语言文字有关,或者你只是一名对语言文字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但是无论如何,你离不开说、读、写,你...
更简句法 本书特色 《更简句法(英文版)》: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西方语言学视野更简句法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句法理论日趋抽象,句法派生日趋繁杂,...
节气 本书特色 《节气》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风格”丛书之一,是一部民俗知识科普类图书。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节气》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部分...
《三字经心解》内容简介:“人之初,性本善”的绕梁余音,“戒之哉,宜勉力”的警世恒方,贯通古今,拌落七百年的历史尘埃,融汇历
《朱家溍传》内容简介: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朱家溍在故宫博物院长期从事明清史方面的研究之作。他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
贾宝玉 本书特色“红楼人物百家言”是一套有关人物人物评论的资料汇编,共6种7册,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四位主要人物单独成册,其他人物列入“红楼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