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史(第1卷)

新世界史(第1卷)

作者:孙隆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5-11-01

评分:4.7分

ISBN:9787508641171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新世界史(第1卷) 本书特色

◎新视角:摒弃以"民族国家"历史为中心、由点到面连缀成世界史的固有思路,以全球视角对各文明的有机联系与互动进行跨区域的总结,呈现三维立体的历史图景.
◎新史观:驳斥目前占据世界史写作主流的"西方中心论",用"多中心论"重构人类的"共同过去".
◎新方法:超越从文献到文献的治史思路,用跨学科的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新材料:丢弃传统说法和过时材料,在**的考古发现和学术成果基础上进行全新解读.
◎新写法:摆脱史实的简单罗列,每章由问题引出,采用申论的写法,逻辑性强,引人入胜.

新世界史(第1卷)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孙隆基在其多年教授"世界通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综合全球史研究的**学术成果,写成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全新世界通史.

新世界史(第1卷)新世界史(第1卷)前言

总序
《新世界史》之"新"
目前该是将历史性质的理解通盘翻转的时候了.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过去吗? 对象已不在眼前,今人能做的顶多是拼凑过去的一鳞半爪,做"局部"的复原.我们掌握过往时代必定不如当时人,正好比一个外国人不会比本国人更了解其地一般,这难道不是自明之理吗?
我在这里郑重地指出:这个庐山中人方识此山的观点是错的.一个古埃及的村民不会知道同代有巴比伦;法国大革命在里昂进行期间,里昂人对巴黎革命的讯息会比今人少.事实上,当时人所知比我们还要"局部".只掌握了"局部"之不足感只是我们统摄性意向的投射,如追求永生一般,把上帝式的全知当作终极理想,即使拥抱这个理念,比起古人来,今人仍是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族.统摄"古"者是"今","今"之不存,"古"将焉附?这个"今"越往后移、离"古"越远,能花在将"古"这张意义锦缎的纹路编织得更精致的功夫就越多,因此,历史(过去)不只需要"新",它需要"日新又新".
在这里,亦必须纠正自然科学已进入范式阶段、史学仍局处每个时代各说各话的前范式阶段的误判.在全球化意识来临的今日,还将民族建国时代的意识敷泛于历史叙事者,会予人上演穿越剧之感.这也是《新世界史》之所以以突破四大文明"古国"的窠臼开其端,用农牧的辩证关系将两河与尼罗河文明连扣.关键在两者之间的"环阿拉伯游牧—放牧复合带",它形成于农牧革命诞生地的环两河山侧带西段之日趋干旱,在农牧两业中偏向了"牧",显示"牧"并非是次于"农"的低级阶段,而是平行的发展.这个"复合带"是闪语系的原乡,它从两河古文明之曙光期即渗透美索不达米亚,从"复合带"喷发出来的*晚近一波即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征服.有春耕秋收的农耕民方需要年历,放牧民观月之朔望即可.古代近东出现过世所罕见的太阳国埃及,但今日却是伊斯兰的新月旗插遍近东一代.
将古代近东建构为一个单位之余,本书用"卫星定位"将它定位为伊朗高原的西缘,其东缘则为古印度河流域文明,于是伊朗高原变成了范围更广的链扣;高原东西两侧是古代近东式的旱作农业,简称之为"麦与羊的文化",它与印度河流域的关系正如环两河山侧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关系,但古印度文明后来似乎又被多盖上了一层.如今雅利安入侵印度说已动摇,那么一个更稳妥的古印度文明二次奠基说就是长江流域的"米与猪的文化"的入侵;如此看来,印度次大陆成了远古文明的中分线,也是会师之地.
此处显示:不做跨地域的链接,只就地域论地域,那么,各自摸到的只是历史的鼻子、腿、尾巴和象牙.即使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上,远古的华北不能脱离欧亚大草原的关系,华南的水稻革命可以是中国文明起源论之一环,也可以是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的源头.南岛语系则是*后填满地球的族群,凭的是殖民大洋洲——一部比哥伦布更伟大的史诗.中国文明起源论不该变成画地为牢.
从地貌观之,西半球是东半球的对立命题(antithesis).后者的文化传播乃横向传播,西半球的传播是垂直型的,需跨越不同气温带,导致文化的传播受到阻滞.这个东西两半球的对立命题后来也被作者用在非洲史上,指出:非洲的北半部是"东半球形态"而南半部是"西半球形态",但非洲的问题是:北半部地貌虽具"东半球形态"之利,却是世界上**的沙漠!至于美洲,整体相对欧亚大陆来说是"西半球形态",但在自身范围,北美洲却是内部的"东半球形态"而南美洲则是"西半球形态"的典范.今日地球的南北对立等同贫富两级化是历史与地理的合谋.
全球化的世界史势必去西方中心论.历来写"波希战争"都站在希腊的立场,波斯变成希腊史的半影部.本书改从波斯帝国的角度透视"波希战争",也给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提供了一个亚洲的纵深度.当时中国还未递秦汉大一统,亚历山大先到达内亚,张骞于两个世纪后方抵此地,把这条欧亚横贯公路接通.到了这个转折点,世界史的全球化视野就开敞得多.
这个尖峰时刻酝酿已久.在公元前6世纪,所谓"人类史的枢轴时代"已进入高速挡,欧亚大陆的几个中心分别原创了后来普世化的思想体系,在这里,还看不出跨地区影响的痕迹,因为它们的基础性设定大异其趣."枢轴时代"为人类设计了新型号的文明,老一代的文明没有跟上的就被淘汰了.亚历山大开展的希腊化时代将"枢轴时代"的某些因素提炼成普世救主型的宗教.排在第2卷中的《弥勒与弥赛亚》一章分两截来说明此现象:在"希亚文明"项下,它叙述从中国边境迁徙至内亚的大月氏建立的贵霜帝国,它跨内亚与北印度,融合了原始佛教、伊朗祆教、希腊化时代的救主政权以及人体塑像,发展出贵霜型大乘佛教(即进入中国的北传佛教);在"希罗文明"项下,则探讨以色列子民对民族救星的期待在罗马帝国的容器内被柏拉图化,同时向个人追求永生的希腊化秘仪模式靠拢,*后被纳入罗马国教的官僚体制,形成一个簇新的基督教会.与这个精神发酵配合的则是由秦汉、贵霜、安息与罗马四大帝国组成的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链带,以及将它们串起来的丝绸之路.
古代帝国链带受到草原带的冲击而瓦解,乃世界古代史终结的一把统一量尺.这里暗含欧亚大草原的"历史拓扑学"(historical topology).它在匈奴、突厥、蒙古这三个草原霸权(也是三时段)的东西流向中勘测其历史走势:一般来说震央在蒙古草原,该地的草原帝国多诞生于对中华帝国的挑战,这类草原霸权较次要的右翼恒以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七河地区"为中心,它是在蒙古草原的政权失败后退据之处,算是备胎;从七河地区,由东方败退的草原势力可建立次级帝国,亦可进一步越过楚河,图谋"河中地区",南窥呼罗珊;如遇到伊朗文明带的阻力和来自后方其他游牧族群的压力,会直下印度,或北走哈萨克草原,越过乌拉尔岭隘口,进入欧洲,至匈牙利而抵欧亚大草原的极西端,再往前走就是森林或农田了,故亚洲游牧民在入欧后多以匈牙利为大本营(前后三次是匈奴人、阿瓦人、马扎尔人,后者即今日匈牙利人).蒙古旋风将有专章处理:蒙古人并非在中国边界上碰了壁才西窜的,而是主动西征,但其波涛汹涌的河床是同一道.
"欧亚大草原的历史拓扑学"之雄图还不只限于阐述欧亚大草原与南方文明带的互动,而是在世界史的写作中首次探讨北方寒带林木地带与欧亚大草原的历史生态学:纵观上下数千年,草原早期的霸主是印度欧罗巴族群,彼等乃*早驭马驾车、胡服骑射者.阿尔泰族群原本可能是"林中百姓",他们走出草原,从印欧人处学得马政,并挟蒙古草原为草原之冠之优势,逐渐将印欧人逐出草原,使欧亚大草原成为阿尔泰语系的同义词.被匈奴驱至欧洲深处的阿兰人与哥特人可能不是*后的一批,在欧亚大草原中段的残余有可能苟延至6世纪.
这个草原带的换防滥觞于匈奴时代末,匈奴从汉帝国边疆遁走后,音讯渺无,后来猛然如天兵天将般空降在欧洲的地平线.这是由于世界史冷落了萨珊帝国与笈多帝国等欧亚大陆中间地段,付出的代价是使匈奴史成了谜.匈奴在2世纪下半期至3世纪的行踪仍不明,盖2世纪时贵霜帝国仍健在,堵住了草原民族南下之路.至3世纪上叶,在波斯,更强大的萨珊王朝取代了安息,并归并贵霜的西部与北部,匈奴南下更为其所阻.至5世纪末,萨珊与贵霜的后继者笈多帝国双双颓败,"白匈奴"之炽焰遂现于世界史的屏幕,此集团可能包含印欧族的残余,其攻势导致笈多帝国的覆亡,萨珊人唯有与崛起中的突厥人连手始将其解决掉.本书因此纠正了一个视差:匈奴在中国边界上碰壁后,不是一味地往西进入欧洲,他们的活动震撼了整个欧亚文明带北疆全线,"匈奴时代"的落幕不在欧洲,反而是在欧亚大陆的中段.匈奴时代落幕之处,正是突厥人时代序幕之地.
罗马帝国其实离欧亚大草原*远,但除了汉帝国之外,却垮得*早也*彻底.这是因为来自草原的巨浪与罗马的长期边患汇流.罗马在被匈奴海啸冲刷的前后,需对付的边患都是从事农耕的哥特人,匈奴在欧亚大草原西端末梢——牧草面积只及蒙古草原百分之四的匈牙利——建立牙帐,曾一度将这个传统边患组织起来,成为阿尔卑斯山北的大国,它之迅速瓦解,却造成罗马之末运.在罗马末世,是用御用的哥特人抵御北疆的哥特人,残局也是由这些忠心的哥特人支撑的,他们*后变成罗马的"中央",罗马从历史中淡出,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再扮演"罗马人",并 非传统教科书所谓"日尔曼人南下灭亡罗马",如果还将日耳曼人误认为草原民族,则荒天下之大谬.
至草原史中后期,在西部始有芬匈语系(乌拉尔语系)从寒带林中闯入阿尔泰语系的天下,但未能摇撼后者的霸权,且为时较晚.过了数百年,文明地带亦开始夹"火药帝国"之威对草原甚至林木地带进军,草原带与定居带间之形势对比丕变,意味着前者*终步下世界史舞台.这些议题将穿插在第2、3卷里.
《新世界史》的全球视野概如上述.第2卷写作*艰辛的部分是"中古的印度",比处理陌生的史料更艰辛的是构思:一方面需凸显印度史自身发展的独特性,用它来纠正传统西洋通史的"上古—中古—近代"框架之滥用所造成的误差,另一方面仍须将它纳入"世界中古史".古印度河流域文明没有出土铜范,它的青铜器是靠发达的国际贸易进口的,它也具同代文明间***的都市规划,却因没发现可破解的文字而被归入"史前",待早期印度史迈出这个既是"史前"又是进口的"青铜时代"、进入雅利安的"铁器时代"后,因都市的没落,历史分期法反而倒退回新石器时代的以陶器类型为准则.
此后,印度史固然参与了普世性的"枢轴时代",但印度至公元前3世纪始出现书写,故印度这个"枢轴时代"有一大半是在"史前"进行的.出现于"枢轴时代"的佛教与耆那教等因被套用了西洋史模板,常被曲解成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对婆罗门"国教"的改革.其实它们是替后起的"印度教"铺路.佛教反而首先成为印度**帝国孔雀王朝的"国教".古婆罗门教杀生献祭、可吃肉,在佛教与耆拿教的"戒杀生"的攻势面前,转而力主素食,却将荤食者"贱民化",将原本倡非暴力以扬众生平等的教义用来强化种姓制度,故印度教是一件将佛教与耆那教反过来穿的衣服,而后两者在某意义上乃印度社会种姓化的共犯.耐人寻味者,从笈多帝国(320—550)开始,女神崇拜、性力崇拜、将秽物神圣化的密教渐成为印度的新浪潮,一度经不食人间烟火化的改造,对"尘世"污染**畏惧的印度教这件衣服又朝身体化方向再度被反过来穿.相对世界各大宗教的轮廓鲜明,印度教倒类似一个各类怪鱼的养殖场,**演变为普世性宗教的佛教是"去印度化"的.
印度史的内在逻辑好比一个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停止适用的重力奇异点(singularity),但任何跳脱西洋通史的"上古—中古—近代"模板之重力场的其他地方(包括中国)都是重力奇异点.果真这样,那么我们的"新世界史"不如索性往东一、西一块互不关联的"旧世界史"书写逆退.摆在"新世界史"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在尊重印度史内在逻辑的条件下将这段印度史"中古化"?本书的策略仍然是新世界史思维:伊斯兰乃公元后才出现的现象,公元一千年前后,突厥人终于突破阿拉伯征服被长期局限于西北隅的僵局,长驱直入北印度,将公元**个千年印佛两大系对立局面转换成*近一千年印伊两大系的对立局面.也在公元一千年前后,密教化的佛教在印度本土灯灭前的*后据点孟加拉传入西藏,成为后者的文化认同;在同一时期,斯里兰卡的南传佛教开始成为除越南之外的东南亚文化认同."中古"时段也目睹印度变成一个逐渐组成的印度洋经济的一部分.
传统的世界近代史的重头戏是西方的崛起,《新世界史》将探讨在西方缔造的世界经济之形成期,中国这个先进的超巨型市场有否扮演了压舱物之角色?它能否证实"唐宋变革论"之宋代中国乃世界近代化早春的命题?还是该印象乃20至21世纪之交中国成为美国**的债主地位的回溯性投射?如果这个修正主义能成立,它将大幅度改写传统西洋近代史的海洋中心论,将其往海洋与大陆互动的方向调整,不再单方面强调西方的尖兵角色,而忽视了中国和印度的诱发、后勤和压舱作用.这个改写是否成功,得视《新世界史》末卷付出的心血.
孙隆基
2015年9月23日

新世界史(第1卷) 目录

总 序 《新世界史》之“新” II
第1卷章节导读 VIII
-----------------------
**章-地球史与史前人类… 002
第二章-突破“四大文明古国”的窠臼… 013
第三章-古印度文明之二度奠基… 040
第四章-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些问题… 065
第五章-中南美洲的古文明… 088
第六章-大洋洲的文明… 110
第七章-两河流域古文明的明暗面… 128
第八章-古埃及:向往冥间的太阳国… 152
第九章-青铜器时代中后期的古代近东… 177
第十章-爱琴海古文明… 194
第十一章-古代近东进入铁器时代
第十二章-波斯帝国与波希战争… 208
第十三章-重新定义“古典时代的希腊”… 230
第十四章-人类史的“枢轴时代”… 285
第十五章-亚历山大与希腊化时代… 315
第十六章-罗马的成长… 347

新世界史(第1卷) 节选

印度河流域古文明是谁建的?
古代国际贸易路线上——尤其是与两河有联系的——出土了大量哈拉帕文明的陶土印鉴,上面呈现多种动物图形,不知是否乃动物崇拜的迹象?“商行”的商标,还是个人的签名式?动物图形上方的记号不知是文字否,还是美工设计?盖在同一类动物图形上的图案记号可以完全不同,不似属于一个书写系统。
比较能确定的是书写的样品也无助于哈拉帕文明的文字之破译,至今从中总共发现400—600个符号,问题在于:这些符号“如果是字母的话则数目太多,如果是中文般的表意文字则嫌太少”。雪上加霜的是:*长的字符串样本只有26个符号。即使利用计算机协助破译,这个样本仍然是不足的。如果哈拉帕文明确有成熟的文字系统,可能多书写在易腐朽的材质上,例如棕榈叶或棉布一类。
如能破译,并将其与今日已知的语系相联系,即能解答哈拉帕文明是谁创建的疑问。如今只有假说:可能性*高的是今日集中在南印度的达罗毗荼语系或其祖,所谓其祖即与古伊朗的埃兰语共一个祖宗。对达罗毗荼人被入侵的雅利安人驱逐至半岛南部之假说,*有力的反驳指出:南印度人毫无移植西北方哈拉帕文明的物质基础之迹象。
面对此驳斥,其实也可提出答辩。中美洲的玛雅人今天有700万之众,散居在村落里;在19世纪中期以前,基本上丧失了对祖先曾建立的发达的古文明的记忆,其遗址是美国考古学者在丛林中发现的。高棉人于12世纪营建了辉煌的吴哥窟,在内陆的洞里萨湖地区;后来高棉帝国中衰,其重心移向湄公河下游,由一个依赖农耕资源的内陆帝国演变为一个参与南洋贸易的国家;吴哥窟受壕沟保卫,未被丛林吞噬,但子孙们似乎没把祖宗的这份高峰期的遗产构成“共同的记忆”,直至19世纪法国的殖民主义者将它抬举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但文化特征的遗留不一定与有意识的记忆有关。今天的玛雅人仍保留了他们的祖语;柬埔寨现今之主要信仰乃南传佛教,它肇始于晚期吴哥窟文化;印度半岛南部的达罗毗荼人的确并不具备任何哈拉帕文明的特征。上述在圣河中洗涤净化的宗教活动并非南印度的特色,事实上重要的圣河在北方,反而成为印度河古文明与今日的雅利安印度具延续性的佐证。
达罗毗荼语系却有一支布拉灰人(Brahui)遥遥孤悬于俾路支斯坦,是否可视作印度河流域原住民留守原乡之残留?布拉灰语文法结构的确是达罗毗荼语,其词汇却只剩下15%,其他85%分属波斯一阿拉伯、俾路支、印度一雅利安词汇,书写则用波斯一阿拉伯字母。因布拉灰语词汇中缺乏古波斯一祆教层次,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他们是公元10世纪后才从南印度迁徙至俾路支斯坦者。这样的话,布拉灰人就是外来者而不是什么太古遗音了。
有一德国学者提出哈拉帕文明的语言可能是今日南亚语系门达语(Munda)之祖语,但附和者寡。南亚语系今日多集中在中南半岛,如柬埔寨语与越南语。在古代印度,该族群较集中居住于德干高原,而且是文化水平低的“蛮人”,造成即使是北方的强邦对南印度用兵,须得穿过德干高原,也有路途险阻之虞。南亚语系在今日只存在于德干高原与印度东部的零星角落。
今日印度(不包括巴基斯坦)人用印度欧罗巴语者占了74%,因此不乏印度河流域古文明乃雅利安人建立说,其*有力的代表即印度考古学者饶鸥(Shi—karipura Ranganatha Rao,1922一)。此说直接与雅利安入侵说打对台,后者是英国殖民地时代提出的,沾有殖民主义种族优越论的污点。今日的学术气候则偏向于雅利安人是原住民说,但政治上正确的考虑不该过度干扰学术研究,顶多允许将“入侵”“征服”改写为“迁入”。这一辩论仍在进行中。印度乃雅利安人原乡说
雅利安人本土说必须克服比它的对手困难得多的障碍。为了捍卫此说,也撼动了印度欧罗巴研究全领域。今日此领域内对印欧语系的原乡在哪里出现三派主张:多数派认为在北高加索至南俄一带;第二派是小亚细亚说;古印度文明的本土起源说者又添加了印欧原乡印度说。印欧研究领域内多半不是印度专家,彼等不无全领域为了适应印度优先说而需调整之手足无措。
如果雅利安人乃原住民,则必须将印度说成是整个印欧语系的原乡,否则,不论往前推移多古,雅利安人终归是从外面进入的。但将印度说成是印欧语系原乡的话,则必须将《梨俱吠陀》(Rig-Veda)中的梵文当作比较接近语祖者,但它分明不是,吠陀文是不容更动的经典文,因此它的较晚性不能用后来被更动去解释。
印欧语祖在未成形前与芬匈语系(乌拉尔语系)假设有一共同高祖,原乡外在于印度说的学者们用两个语系共享的词汇来决定印欧语扩散阶段的先后,原乡印度说者则把印欧语中的芬匈成分说成是出印度后遇到芬匈语系之后果。两者孰是孰非,得视你从哪一个源头追溯该语系的扩散;方向反了,时段也倒反了,甚至还有另一种可能:离开老家越远的人保留旧语*多。
学术界多认为印欧语系族群是*早驯马者,也是发明用马拖战车者,马之自然生态环境为欧亚大草原。马在雅利安人的吠陀文学中占中心地位。印欧原乡印度说之*大挑战就是在哈拉帕文明中寻觅马的踪迹。他们几乎成功了。印度考古学者宣称在古吉拉特邦的苏尔可塔达遗址的每一层次中都发现家马的遗迹。事实上,因缺乏完整的骨架,说不清是家马还是野驴。此外,也缺乏明确的战车遗迹。即使有马,如果是进口的,就非原乡;如果被当作肉食,就不是车战与骑马的文化。P50-52

新世界史(第1卷) 作者简介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期间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