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里的六十余篇随笔是写在翻译家黑马翻译的多卷劳伦斯作品边上的心情和思索记录,多是应网友要求回答问题受到启发后再形成文章,还有报刊访谈和讲座的文字记录稿等,是与记者和读者互动并经过修订的文字,裒辑成书,既是记录过往,也是给喜欢劳伦斯作品的读者提供一本参考书,分享多年中黑马与读者互动的快乐。其中,《汇珍集》多与劳伦斯的作品解读和作者的感发有关,多年浸淫在劳伦斯作品中,劳伦斯和他的作品就成了作者的书写对象,从中找到了写小说的快乐,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汇集于此。《汇缘集》讲的是作者事劳伦斯作品翻译研究的缘起,这些年与国内外劳伦斯学者的交往和与媒体、读者和网友的问答,处处体现出缘分二字,我们都因劳伦斯而结缘,此乃文学之缘也。
收在本书里的六十余篇随笔是写在翻译家黑马翻译的多卷劳伦斯作品边上的心情和思索记录,多是应网友要求回答问题受到启发后再形成文章,还有报刊访谈和讲座的文字记录稿等,是与记者和读者互动并经过修订的文字,裒辑成书,既是记录过往,也是给喜欢劳伦斯作品的读者提供一本参考书,分享多年中黑马与读者互动的快乐。其中,《汇珍集》多与劳伦斯的作品解读和作者的感发有关,多年浸淫在劳伦斯作品中,劳伦斯和他的作品就成了作者的书写对象,从中找到了写小说的快乐,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汇集于此。《汇缘集》讲的是作者事劳伦斯作品翻译研究的缘起,这些年与国内外劳伦斯学者的交往和与媒体、读者和网友的问答,处处体现出缘分二字,我们都因劳伦斯而结缘,此乃文学之缘也。
《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
一样情愫,两样乡愁这些年我似乎是沉溺在劳伦斯与故乡的主题研究中了,其实这样的研究背后颇有一些私人情感的暗流在推波助澜,这些是不能在研究劳伦斯的文章和有关劳伦斯的讲座中提及的,那不合学术规范。但往往是这些不能浮上水面的暗流决定着水流的流向。而对于我来说,暗流和水面,动机与结果似乎是难解难分了,这就是乡愁。当我谈论劳伦斯的乡愁时,职业的规范决定了我不能谈论我的乡愁,但谈到我的乡愁时,却不能不谈如影随形的劳伦斯的乡愁,似乎我的乡愁因为我研究了劳伦斯而被唤醒并愁肠百结,而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此毫无感知,抑或是乡愁因写作而生,两样乡愁在我的写作中互文。
《混在北京》之后,出版社一般会以为我下一部长篇小说应该是继续这个“混”系列,我把内容简介复印数份(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复印价格相对工资也很贵)发给出版社,喜欢《混在北京》的就会表示期盼,不喜欢的干脆就会说不用拿给他们看了,肯定领导那边通不过。1997年我的第二本长篇小说《孽缘千里》出版了,人们发现这本小说的风格与前一本大相径庭,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两本小说是同一个作者的作品。其实我写《混在北京》之前就开始写《孽缘千里》了,写了一半时因为调了单位换了环境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想记录下一段火热喧嚣的刻骨铭心的筒子楼生活,就心血来潮停下原来的小说写作,六个月内写完了《混在北京》。然后才蹋下心来继续写《孽缘千里》。有人发现后一本完全风格迥异,甚至说这本小说很有劳伦斯风格,对此我当时是反感的,心想如果你们不知道我是劳伦斯译者和研究者,你们就不会这么说,完全是先入为主。因此我不置可否。
当然如果我说这本小说没有受到劳伦斯作品的影响,那不是没良心就是没头脑。但在写的过程中和出版之后我确实没有感到有什么影响,这一点连我自己都感到好生奇怪。我觉得我仅仅是对少年时代在故乡小城的经历感到刻骨铭心,一心想写好一个故事而已。我基本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六个中学同学和他们老师的独白各成一章,这些独白都围绕着与他们命运交关的共同经历的一个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力图通过视点和各自记忆的不同*终达到对这个事件完整的叙述,让读者自己寻找结论。似乎这样现代主义的叙述方法与我翻译和研究的劳伦斯无关,那故事和故事展开的中国小城背景更与劳伦斯无关,它完全是我在虚构我少年时代的故乡和我熟悉与半熟悉的人和事,就是福斯特所说的:我爱的、我恨的和我想成为的人,十分朴素的故事线条和人物关系被一套十分繁复的叙事结构所拆解,在漫长的延宕中不仅让叙述者自己扑朔迷离地寻找意义,还要让读者自己去重新建构故事脉络。这是一本吃力不讨好的小说,我沉迷于那样的解构和建构中自鸣得意,因此我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与劳伦斯的作品有什么关系,偶尔感到有哪一处与劳伦斯有关联的蛛丝马迹我都要断然否定,既是出自“影响之虞”又怕说出来会有攀附之嫌,一个初出茅庐的实验作者竟敢谈一个外国大作家对自己的影响似乎是在为自己贴金。
一个文学译者写的实验小说自然没有受到任何瞩目。即使经过德国译者艰辛翻译成德文出版后,德国的书评也说我看待那个年代的中国现实的眼光过于诗意和漫长,估计这就是对我的叙述结构的批评。的确,作为一本小说,叙述故事之外的某些大段的人物对故乡的情感描写似乎过于冗长,甚至似乎又是游离于故事线条之外,怕是会给阅读造成障碍,里面对故乡“北河”的历史描述散落在故事与故事之间,多以人物的主观意识流描写出现,如:是什么孽缘让自己千里迢迢远走他乡不归?为什么身在家乡却老有一种异乡的感觉?独在故乡为异客。吕峰怆然地拉起大衣领子,向前走去。眼睛隐隐发胀发酸。这条悠长的街,大平原上的高高脊梁,一千多年前这里一片苍茫,清溪荡荡的时候,人们发现了这条隆起的脊椎骨,相信它是一条巨蟒的脊梁,就依傍上了它,在它两侧一字排开了房屋,建成了一条街。到民国*繁华的时候,这里已是官府商家酒肆青楼西洋楼宇书店当铺林立的十里洋场。这里的风水*好,历史上*大的一次大水几乎淹了全城,可到了卫上坡就再也漫不上来,这条龙脊傲然蔑视着洪水,如方舟的大桁。走在它上面,仿佛脚下踩着几千页的史书。那阵阵回声似乎极其悠长。
沉重的腿曳着你沉重的影子在小胡同大马路上蹭过。从小,这双曾经像麻秆一样的小腿就拖着你丈量着这座城,几乎走遍了北河的角角落落。那时,这城显得那么大,大得无边无际,你像一个钻入迷宫中的小精灵,在这城里的小胡同中“探险”,每一座门楼儿,每一道滴水的屋檐,每一头把门的石狮子都让你流连。似乎这里就是世界。
可今天在这寂冷的街上大步流星地穿行,似乎几步就横越了一个街区,像是在故乡的一座微缩景物上行走一样。是因为你长大了吗?为什么这城似乎在你脚下矮了下去?
……
黑马(1960-),本名毕冰宾。作家,翻译家。译有劳伦斯作品多种,包括《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散文》等,均收入10卷本《劳伦斯文集》。部分作品出有中英文双语对照版。部分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著有长篇小说《混在北京》、《孽缘千里》;散文集和学术著作有《心灵的故乡》、《挥霍感伤》、《劳伦斯叙论集》等。曾为诺丁汉大学劳伦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勒迪希国际写作之家访问作家,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访问学者。在德国、捷克和澳洲的大学及央视《百家讲坛》、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地开过讲座。
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法文版) 目录 封面前折页书名页版权页目录页préfaceprologuechapitre 1adieu au mondechapitre...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陈铨·代表作野玫瑰 本书特色 话剧《野玫瑰》被称为“浪漫悲剧”,1942年31在重庆抗建堂以重大演员阵容演出,万人空巷。这是一部四十年代版的《色...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与实现: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将Java的精髓知识分解为14个项目,划分成三部分:项目一~项目七为第一部分,围绕
《陆离记》内容简介:古楼灯悬,画藏玄机,木笔作语,戏此陆离 翻山越岭看破红尘几多魑魅魍魉 终是不忍揭晓关于你的那一章 一部轻快
英译 唐诗三百首(上下) 内容简介 你一定读过唐诗,但可能从未用英语朗读过唐诗。本书是作者积八年的时间和心血,将众人喜爱的三百首唐诗翻译成带韵的英文,读起来朗朗...
古文观止(上下)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系古代散文选编总集,12卷,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以前。该书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
伤心咖啡馆之歌 本书特色 如同所有原创天才作家,麦卡勒斯小姐令我们认识到,我们对真实世界中某些明显的东西视而不见……她是一位有着罕见洞察力的大师,无与伦比的小说...
姚雪垠诗集 本书特色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姚雪垠出生在国势孱弱、哀鸿遍野的旧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又亲历了那段“极左”的时代。姚老作为一个全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其主要代表作有...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意外之喜、周扬的两封信、要命的“历史问题”、战斗在七月打响、党组扩大会转向等。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 目录 引子壹...
《人生由我》内容简介:她15岁次登台,22岁结婚,31岁成为破产的单身母亲,随后辗转于3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开展自己的事业,独立培养出
很禽兽 本书特色 贾樟柯:很禽兽,很人性。很生猛,很纤细。小文章,大寓言!安妮宝贝:他说,怎样才能在童心里寻找乐趣?她说,把自己的眼睛擦得亮亮的,擦成幼童般的淡...
唐宋诗名句品读 内容简介 《唐宋诗名句品读》中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非常短小,容易记忆,但又都形象生动或含义深刻,对我们的人生应该会有启示意义。希望《唐宋诗名句品...
露水硕大-散文集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有艺术魅力、有文学之美的散文集。这样的散文,只有诗人才写得出来:悲悯、细腻、深情、灵动、甜蜜、忧伤……作者杨犁民描写乡村的文字...
情爱金庸 本书特色 作者陈墨通过对"金学"多年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评论,将这些研究成果著作成书,《陈墨评金庸:情爱金庸》是其中的一本,书中...
注释学系列丛书:中华爱国诗词详解 内容简介 《中华爱国诗词详解》是注释学系列丛书之一。《中华爱国诗词详解》从古至今选排了近八十首爱国主义诗词,包括岳飞的《满江红...
史铁生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 本书特色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本书精选史铁生中短篇...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54:瞿秋白 张闻天卷 本书特色 收入瞿秋白、张闻天在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创作的主要文学作品。包括瞿秋白的理论批评文章,张闻天的长篇小说《旅...
乡土美食系列:海纳百川土著饭 本书特色 关内流人和域外洋人的吃食,虽然是形成黑龙江乡土吃食的三要素,但是这里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满人久居的地方,因而清代饮食文...
带着来自塔露萨的书-王家新译诗集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著名诗人王家新历年翻译的国际诗坛重要诗人的作品,包括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叶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