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

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3-12-01

评分:5分

ISBN:7108018950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剑侠传》、《淞隐漫录》为考察对象,尤以其出版史上名家木刻版画插图,亦即小说绣像为讨论重心。作者以随笔风格,糅合小说史、美术史、文化史的综合眼光,引领读者巡视古典小说及其精美绣像,深入浅出,笔调轻松,充分调动了图像与文字两种不同媒介的潜力,文字无法表达的,图像可以补充;图像的不能胜任的,以文字担挡。由此避免了一般小说研究者,对精美的绣像视而不见;而研究古代中国美术者,又轻视小说本身价值的弊病。作者或点评小说,或赏玩图刻;或议图文结合之得失,或论作者用心、刻工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背景的读者,自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与收获。

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 本书特色

近年来陈平原一直在关注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从《触摸历史》到《点石斋画报》,本书主要是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绣像,考察中国古代小说的生产、传播的接受,呈现出另一个空间,把图象带进来。通过对古代小说插图的研读,读解前人用图像表达出的对文字的想象,重建现场、回到本原……

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前言

后记大约一百年前,中国人开始面对报刊连载时,作者和读者之间,曾有过短暂而艰难的“磨合”。表面上是小说家韩邦庆、徐枕亚在教导读者,读报刊连载时不能性急,必须不断地掩卷沉思,“思之累月而竟不得”,方才接读下文;可实际上,还是作家们努力使报刊连载小说朝着适应读者趣味的方向发展(参见拙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269—27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这还是指那些博得读者青睐,风靡文坛数月乃至数年的成功之作。大部分连载可没这么幸运,或反应平平,全然吊不起读者的胃口;或突遭变故,半道上就偃旗息鼓了。经营好一个“连载”或“专栏”,其实很不容易。就这么点浅显的道理,我也是碰了一鼻子灰,方才悟出来。三年前,我一时兴起,答应为《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撰写关于中国古典小说插图的《看图说书》。虽属专栏,但允许我有长有短,算是一种特殊照顾。这么—来,可苦了责任编辑,每回都是手忙脚乱。我呢,同样也不轻松。按理说,每周一次,每回一两千字,配上三四幅图,工作量不算很大。只可惜不是职业作家,还有好多别的工作要做,一不小心,就过了交稿的期限。平日作文,讲究的是灵感与情趣,即便没有神来之笔,可也不能太委屈了自己。遵循的是鲁迅的教诲,“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答北斗杂志社问》)。这下可好,时间一到,非提笔——不,开机——不可。念及此,马上兴致索然。回头想想,对于那些持之以恒且常有上乘表现的专栏作家,不能不存几分敬意。一个偶然的机缘,或者说一个很好的借口——到德国讲学,让我“堂而皇之”地撤离了战场。出国讲学期间,确实不适合继续经营这个当时颇受欢迎的专栏。问题在于,三个月后,讲学归来,心境略有变化,加上各种杂事缠绕,于是一次次地辜负了读者及编辑的期待。不是提不起兴趣,而是无法保证从此不断档——零敲碎打,时断时续,那样更对不起读者。在这期间,有很多出版界的朋友看好此专栏,希望将其结集出版。看我如此“难产”,纷纷出谋划策,*常听到的高见是:不妨先做一了结,然后声明“未完待续”。开始还硬挺着,说是马上就能腾出手来,一次推出,效果好些。终于有一天,明白自家长不出三头六臂,无法同时做好多事,只好从善如流,让本书先行一步。搭起一个大架子,只谈了区区五种,实在说不过去。后面的呢?说读者“翘首以待”,那是假的;成了自家的心病与压力,这才是真心话。二00三年九月二十四日补记于西三旗

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 目录

小引
《红楼梦》之一
《红楼梦》之二
《红楼梦》之三
《金瓶梅》之一
《金瓶梅》之二
……

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 作者简介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1993-199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97)、德国海德堡大学(2000)、英国伦敦大学(2001)讲学和研究。著有《在东西文化碰撞中》《千古文人侠客梦》《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等。同作者出版的其它图书·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陈平原作品)·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当年游侠人/学苑话题[看更多同作者的图书]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