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作者:陈岸瑛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5-11-1

评分:9.2

ISBN:9787040432848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陈岸瑛,1973年生于湖北武汉,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现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美学、视觉文化研究和现当代艺术。

作品目录

第一章 认识艺术的理论视角
1.1 艺术创作视角
1.2 艺术批评视角
1.3 艺术史视角
1.4 艺术哲学视角
第二章 艺术的定义与再定义
2.1 美术与工艺的分离
2.2 美学作为美术的上层建筑
2.3 反美学思潮
2.4 重新定义艺术的尝试
第三章 美的分析
3.1 美感与审美情感
3.2 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
3.3 多样性的统一
3.4 内感官
3.5 想象力
第四章 心理学美学
4.1 心理学与哲学
4.2 实验心理学
4.3 格式塔心理学
4.4 移情心理学
第五章 趣味与标准
5.1 品与味
5.2 休谟论趣味的标准
5.3 康德论趣味判断
5.4 低俗趣味
第六章 艺术与认知
6.1 古典摹仿论
6.2 反映论与典型论
6.3 诗与画的界限
6.4 绘画与摄影
6.5 摹仿与纪实
第七章 艺术与形式
7.1 表现论美学
7.2 符号论美学
7.3 有意味的形式
7.4 媒介的纯粹性
7.5 意境说.
第八章 艺术与生活
8.1 艺术为人民服务
8.2 心理积淀说
8.3 美是生活
8.4 人人都是艺术家
8.5 感人、关切、艺术
第九章 艺术与现代性
9.1 现代与传统的断裂
9.2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第十章 都市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兴起
10.1 本雅明的拱廊街研究计划
10.2 都市现代化与法国印象派
第十一章 机器美学与经典现代主义
11.1第一机械时代
11.2 未来主义与机器美学的起源
11.3 纯粹主义与无形的机器
11.4 机器美学与现代主义的两面性
第十二章 抽象艺术的观念基础
12.1 色彩与形式的独立
12.2 空间观念的转变
第十三章 观念艺术的起源
13.1 达达主义
13.2 杜尚与观念艺术
13.3 超现实主义
13.4 达利与超现实物品
13.5 波普艺术与丹托的现成品理论
第十四章 当代艺术趋向
14.1 全球化与大尺度资源整合
14.2 明星化、品牌化与集体生产
14.3 艺术市场与创意经济
14.4 传统的复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陈岸瑛,1973年生于湖北武汉,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现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美学、视觉文化研究和现当代艺术。

精彩摘录

盲目的爱与基于了解的爱,二者的差在日常生活中一目了然,之所以引人困惑,只是因为人们在进行抽象概括时忘记了,无论是对一个人的欣赏,还是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除了有爱,还得有了解。了悟爱情之人无不知道基于了解的爱胜过盲目的崇拜,因为盲目的爱并非爱真实的对方,而是爱自己臆造的幻影。

——引自章节:第一章认识艺术的理论视角


张彦远并不打算将同时期的艺术家分为有序的团组,也不打算在时间中追溯前后相关联的艺术运动,或发现艺术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他的书只是一长串艺术家的名录,缺乏历史写作所需要的那种历史目的性”。埃尔金斯所谓的黑格尔因素,自然是从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1835)开始的,指将艺术的风格演变视为一个有内在历史目的性的发展过程。在此之前的温克尔曼(JohannJoachimWinckelmann,1717-1768)的《古代艺术史》(1764),虽然也将古希腊艺术发展与衰落分为四个阶段和四种风格,恐怕也很难被归入此列,因为它也同样缺乏一种带有融贯性的历史观。在埃尔金斯看来,虽然很多人都批评黑格尔,并试图寻找与之不同的艺术史写法,但只要是将艺术史当作历史来讲述,就免不了与黑格尔类似的写法。

——引自章节:1.3艺术史视角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