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社会学导引

反思社会学导引

作者:[法国] 皮埃尔·布迪厄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15-12

评分:9.6

ISBN:9787100116794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当代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曾任法兰西学院院士。他早年学术生涯一直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在批判性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他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代表作有:《区分》《国家精英》《再生产》。布尔迪厄去世时,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文告,称他为最具才华的知识分子之一,继涂尔干和韦伯之后使社会学出现新的改观,向众人指出“文化的时代并非经济的时代”。

作品目录

作者前言一
作者前言二
第一部分 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尔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
第二部分 反思社会学的论题(芝加哥研讨班)
第三部分 反思社会学的实践(巴黎研讨班)
附录
布尔迪厄著述索引
布尔迪厄著作年表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致谢
译后记
校订说明
重订补记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当代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曾任法兰西学院院士。他早年学术生涯一直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在批判性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他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代表作有:《区分》《国家精英》《再生产》。布尔迪厄去世时,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文告,称他为最具才华的知识分子之一,继涂尔干和韦伯之后使社会学出现新的改观,向众人指出“文化的时代并非经济的时代”。

精彩摘录

符号暴力就是:在一个社会行动者本身合谋的基础上,施加在他身上的暴力。社会行动者对那些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暴力,恰恰并不领会那是一种暴力,反而认可了这种暴力,我将这种现象称为误识。性别支配是符号暴力的典型体现。

——引自第205页


有人则执迷于话语分析、参与观察,开放式或深度访谈,或民族志的描述。刻板地固守某种搜集材料方法,足以确定一个人的“学派”成员资格,例如,只要是崇拜参与观察的学者,就可以认定是符号互动论者,对谈话分析满腔热忱的学者,那就是个常人方法学家,地位获得的研究者的标志则是对路径分析(pathanalysis)的系统运用,等等。而事实上,如果将话语分析与人类学的描述糅合在一起,这就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突破,而且是对方法论一神论的勇敢挑战!同样,面对统计分析的各种技术,不论是多元回归(multipleregression),路径分析,网络分析,还是因素分析或事件史分析(event-historyanalysis),我们也需要一种类似的批判。在这里,我们会又一次发现,除了少数的例外,一神论也一统天下。但即使是最初步的社会学的社会学也可以告诉我们,方法论上的遣责,常常只不过是一种掩人耳目的方式,把那些不得不作的事情装做出于深思考虑的结果,亦即假装没有意识到他们实际上出于无知和盲目所忽视的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去分析展现材料的修辞手法。当这种手法转变成为一种炫耀卖弄的材料铺排时,它一般是被用来掩盖对象构建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错误。相反,假设按照那种只知不加掩饰地炫耀材料的标准来看,如果我们采取一种严格而富有效率的方式来展示最切中要害的结果,就经常会引起那些科学报告(同时就“protoca”这个词的双重含义而言)的盲目崇拜者的先验怀疑,他们怀疑这是否算得上是“证据''

——引自章节:第三部分反思社会学的实践(巴黎研讨班)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