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與孫中山

日本人與孫中山

作者:[美]馬厄利爾·詹遜(Marius B. Jansen)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5-12

评分:8.5

ISBN:978962075648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孫中山與日本的關係,複雜且微妙,尤其是他與日本政客以及民族主義者的交往一直頗受民國史研究者的關注。孫中山以革命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的背後,他的日本友人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作者以豐富史料,層層推演孫中山與日本人千絲萬縷的關係。《日本人與孫中山》成書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雖然期間新材料不斷出現,此書至今仍為中日關係史研究方面可超而不可越的地標。

本書特色:

1. 本書是一本視角獨特、學術性較強的史學作品。坊間缺少討論孫中山與日本關係的中文研究,僅有的幾本多從孫本身以及當時中國政局的視角入手,而本書作者較超然的學術背景,使他選擇從日本國內政治以及國際大環境的轉變的角度切入這個議題。

2. 全書線索清晰,關注大事件和大人物。從章節的安排可以看出,各章按時間線索串聯起一系列獨立的事件或者議題,對讀者來說相當的直觀。雖為學術作品卻不會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憂慮。

3. 有關中國近代史,中日關係,孫中山的學術著作在兩岸三地都很受關注。本書為知名的研究者的作品且視角獨特。

4.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吳偉明教授為其中一位譯者。吳教授是香港知名的日本歷史文化博主(粉絲專頁:知日部屋),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是本書作者的學生。

作品目录

譯者序
導論
第一章 明治擴張主義的意識形態及政治脈絡
第二章 人物與先例
第三章 孫中山
第四章 1900年:惠州與廈門
第五章 同盟會
第六章 1911年革命
第七章 1913年革命
第八章 1915年:武力指導
第九章 孫中山與日本援助
結論
· · · · · ·

作者简介

馬厄利爾.詹遜(Marius B. Jansen),美國的日本史和中日關係史大師。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師從費正清(John K. Fairbank)和賴肖爾(Edwin O. Reischauer)。自1959年起至1992年退休為止一直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並於1969年在普大創立東亞研究學系及擔任首任主任。代表作包括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1954)、Sakamoto Ryōma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1961)、Japan and Its World: Two Centuries of Change(1975)、Japan and China: From War to Peace, 1894-1972(1975)、China in the Tokugawa World(1992)...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俄国在1905年爆发二月革命,一些难民及革命分子逃亡到长崎,他们形成以尼克拉·罗素医生(Dr.NicolaiRussel)为首的革命党。他们想办报,却缺乏经费,只好打劫及贩卖俄国沿海地图。1906年孙带同萱野长知去安南,在途中见了罗素,彼此谈论了一般性问题,他们都认同俄国及中国革命有相互补足的目标。罗素的科学训练令他懂做炸弹,炸弹的原料则以塑胶玩偶为掩饰偷运进来。汪精卫在1909年行刺摄政王时使用的炸药,据说是长崎的俄国人用摄影化学原料制造。

——引自章节:第五章同盟會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