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是一本篇幅不大的通史著述,是天才史家张荫麟先生的代表作。本书虽属未完之作,但却广受赞誉。书中处处可见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和深刻史观。全书考察了自夏商周到东汉的中国历史,在述事的同时重点叙述了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作者举重若轻,将复杂多变的历史在不失严谨的前提下化作简明生动的叙述,并在行文中阐述自己的见解,书中的不少观点和思想在今人看来仍极有价值和参考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 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周代的封建社会、霸国与霸业、孔子及其时世、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战国时代的思潮、秦始皇与秦帝国等。
张荫麟(1905―1942),无字,笔名素痴、燕雏,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曾入清华学堂学习,1929考取公费生赴美国斯坦丹福大学学习西洋哲学和社会学。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哲学、历史两系教授,西南联大教授、浙江大学教授等,其间并兼职任教北大。1935年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初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还曾担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主编。遗有百余篇学术著述。
欧洲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由一双眼睛观察、一个个大脑过滤、一支笔写就的“一部欧洲所有部分、所有国家和所有时期的总体史”。 欧洲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从史前到当...
《观念的力量(伯林文集)》内容简介:书斋里生长起来的观念,为何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观念的力量》收录伯林此前不曾集结成书的
历史在这里哭泣 本书特色 《历史在这里哭泣》是一部长达三十万言的人文历史通俗读物,也是一部论述中国历史文化碎片的力作。它勇敢直面民族劣根性,试图唤醒国民理性!作...
明清山西商人 本书特色 明清两代,山西商帮发展鼎盛,雄踞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凡有山西商人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会馆,覆盖了全国各地,仅在北京的山西籍工商会馆就多达43...
日本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以日本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关照,以简洁而清晰的脉络概述了日本从古至今的历史。本书获评美国图书馆学会《选目》杂志“2015年杰出学术作品”...
说倭传-光绪二十三年岁次丁酉孟秋初版 本书特色 洪兴全撰写的《说倭传》是一部记述甲午战争全过程的小说,其背景自然是那段用血泪写成、用屈辱风干的历史。神秘...
清代学术史论 内容简介 《明清史学术文库:清代学术史论》,先生治史侧重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文化史,在清代学术史研究领域亦富有建树。他主编的《清代理学史》(三卷)...
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外一种:辛亥革命时期洪门人物传稿 内容简介 《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从海外洪门的起源、分布和复杂的内部关系谈起,接着论述在保皇和革命...
《焚书之书》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整理记录德国纳粹“焚书事件”中被焚书作家作品及生平的传记作品。1933年5月,德国纳粹在柏林将94名
辽.宋.西夏.金卷-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 内容简介 本通史涉及的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今日正是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活动的主要地区。他...
日本近现代史-[近代卷]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末期到中日甲午战争这个时间段的日本历史,围绕“近代化”这个核心概念,系统梳理了日本如何从自身...
占领历史研究:1931-1949 本书特色 《占领历史研究(1931-1949)》:“1931-1949占领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占领历史研究:1931-...
《史记》里的豪杰兵家-2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吴起、乐毅、田单。作者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解读,把读者带回到历史上那...
坐牛:拉科塔族的悖论-美国传记-(第2版) 本书特色 他们是真正重要的人物,他们创造了美国历史!选取了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或是女权运动的急先锋,或是自由主...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内容简介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这一书名所示,它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史学史。史学史,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学术史的范畴,它应该如何写作,...
三国志-(共三册)-文白对照 本书特色 书的质量,印刷,纸张手感都没得说,价格也便宜,一拿到书就能感到它的厚重感。就是里面的排版和我想的有点出入。排版左边古文,...
史学要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史学要论-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作品源于作者在北京大学的...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两翼制度这一主题,以历史上**个在大漠草原上建立政...
谁能坐怀不乱 本书特色 这本由王开林等人所著的《谁能坐怀不乱》主要探讨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收入了《女娲穿什么》、《先祖蚩尤》、《闲话炎黄尧舜事》、《*早的降落伞...
《幻想的秩序》内容简介:★张旭东30年学术生涯成果精选。★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共同经历和具体经验;30年里知识分子对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