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品文作为重要的文艺科普体裁,在知识传播、写作技巧学习、学生考试等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和学校教育、课外阅读高度结合的文体。从科普出版专业视角来解读的话,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和作家,构建了“中国少儿经典科普小品文名家精选”丛书,整体规模估计在30到40册之间。它甄选在中国科学小品文创作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名家作品,它将是我社少儿科普出版专业领域的又一柱石性工程,计划以每年10册的速度出版。“中国少儿经典科普小品文名家精选”**辑收录了叶永烈、李毓佩、高士其、尹传红、刘兴诗、叶至善、董仁威、刘仁庆、赵世洲、尤异十位科普作家的作品。《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科学王国漫步》:《科学王国漫步》是著名科普作家、传记作家叶永烈的代表作。他用浅深易懂的语言,娓娓讲述了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各个自然学科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刘兴诗、李毓佩、叶永烈联袂推荐献给中国孩子的阅读盛宴(推荐语)科学小品文是科普作品中的精华,它包罗万象:引人的科学史、动人的科学家生平、千年未解的科学难题,还有许多精彩的科学故事……——李毓佩 科学小品有文采,它是散文的一个品种,是科学的散文。科学小品有知识,谈天说地,无所不包,是普及科学的轻骑兵。 ——叶永烈小品不小,包罗万象。这一套科学小品范围十分广泛,有天文,有地质,有数学,有生命。看似很枯燥的科学,在这里却一点也不枯燥。因为这是科学专家,也是真正的科普作家讲给孩子们听的。希望你读了这些书,也成为小小科学爱好者。 ——刘兴诗
《可怕的鼠疫》话说大豆一、素食的中国西洋人吃饭的方式和咱们中国人不同。他们吃饭主要是吃菜,每餐要喝牛奶,吃很多的奶油、鸡蛋、鱼、肉,只用两三片薄薄的面包陪衬一下,就算吃过饭了。咱们中国人吃饭才是真的吃饭,咱们得吃三大口饭,才夹一筷子菜。西洋人每餐都要吃荤,过去咱们中国大多数人终年吃不到肉,能隔十天半个月打一回“牙祭”的也只有少数人。西洋有许多讲究吃的博士,他们说,人要健康地生活下去,一定要摄取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糖和面粉等。像米麦等植物性的食物,糖类是足够了,可是脂肪很少,蛋白质又是劣等的。中国人不吃荤,怎么能过活呢?于是有一位讲究吃的博士到我国各地游历,专门考查咱们中国人吃些什么,结果他恍然大悟,回去写了一篇调查报告,题目叫作《素食的中国》。在那篇论文里,他说:“中国人虽然吃素,但是食物中并不缺少蛋白质和脂肪。这两种主要成分的来源是大豆和豆制品。大豆含有比牛肉更多的脂肪和优等蛋白质,价钱却十分便宜,只及牛肉的三分之一。”二、巴黎的豆腐公司咱们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吃黄豆11.5千克。新鲜的吃,晒干的也吃,还把它做成了豆腐吃。“豆腐、麻雀、绍兴人”,这是一句众人皆知的谚语,说绍兴人会做生意,足迹遍及中国,像豆腐和麻雀一样;这句话同时告诉咱们,咱们中国几乎没有一处没有豆腐。你可能天天都从豆腐店门口经过,可是未必知道豆腐是怎么做成的。这就叫“视而不见”——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忽略。豆腐店老板半夜里就起床了,他把头一天晚上泡在水桶里的大豆捞起来,放在石磨上。又在一个底上有小孔的水桶里加满了水,挂在石磨上边的屋梁上,让水从桶底涓涓地流下来。老板推动石磨,浸得又肥又胖的大豆和着水,不断地滚下磨孔去,和着豆渣的豆浆从两块磨石之间挤出来了。把和着豆渣的豆浆在锅里煮沸了,趁热用布过滤,就把豆浆和豆渣分开来了。豆渣是喂猪的好饲料。豆浆里含有许多脂肪和蛋白质,和牛乳一样滋补,可是价钱只及牛乳的五分之一。把豆浆放在锅里煮开了,面上结了一层淡黄色的皮,这是豆浆中的脂肪和一部分蛋白质结成的。把它揭起来晾干,就是豆腐皮,味道鲜美,是吃素的人的珍馐。把石膏或盐卤慢慢地加进锅里去,豆浆中的蛋白质便凝固了,泛起一朵朵很小的雪白的豆花。石膏或盐卤不能加得太多,太多了豆花就老了。豆腐店老板对这个*有经验。把豆花捞起来,用布包了,放在木箱里,压去了水,就成了豆腐。木箱的盖是活动的,盖上压着很重的石块,箱底有一条条的槽,水就从槽里流出来。豆腐做好的时候,天色就发白了。压豆腐的石块越重,压的时间越久,豆腐里的水就越少,吃起来不免显得老些。把水几乎全压去了,那就成豆腐干坯。把豆腐干坯用烟熏了,或者用酱油煮了,或者用油炸了,做成各式各样的豆腐干,味道都挺鲜美的。谁都爱吃豆腐干,因为它滋养,味美,价廉。清代,有个违抗传统思想的书呆子金圣叹,他犯了罪,临到砍头的时候还对豆腐干念念不忘,他告诉儿子说:“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吃,有火腿的滋味。”如果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豆腐干远比火腿容易消化。豆腐干、豆腐、豆腐皮、豆浆,一间豆腐店就有这许多种产品。别小觑这小本经营,清末民初的时候,几位留学法国的学生在巴黎开了一家豆腐公司,他们把卖豆腐赚下的钱交学费,付房钱饭钱,结算下来还有剩余呢。三、“漉豉以为汁”咱们走进菜馆,看到每张桌子上放着两把小壶,红的一把盛醋,白的一把盛酱油。吃客们如果嫌菜的味儿太淡,可以加一点酱油——酱油的味道又咸又鲜。为什么会那样鲜呢?因为酱油是用大豆制成的。酱油是从酱里榨出来的汁。酱园里制酱,和咱们家里制酱的情形相仿。每逢春夏之交下着梅雨的天气,正是酱园作坊*忙的时候。老师傅们把大豆用水浸胖了,放在大甑子里蒸熟,再跟等量的面粉拌和,分摊在一个个匾里。趁没有冷透的时候,他们把那些匾放进一间既不通风,又不见阳光的房间。房间里四壁都是木架子,匾就一个叠一个地放在木架子上。约莫半个月后,大豆跟面粉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霉,才把那些匾取出来。如果长的霉是黄色的,老师傅们会认为运气很好,因为这样做成的酱味道更香更鲜。把发霉的大豆和面粉放在露天的大瓦缸里,加上盐水。有太阳的日子,就揭开缸盖让太阳晒,每隔几天用棒搅和一下。隔了半年一年,甚至两年,大瓦缸里的大豆和面粉成为深褐色的酱了。酱的味道极鲜,常用来做菜。榨出来的汁——酱油,就是*好的调味品。为什么酱的味道比大豆更鲜呢?原来霉长在大豆上,使大豆的蛋白质分解成了很鲜的氨基酸。这种分解的过程,跟大豆在咱们肚子里消化过程相同,所以酱和酱油不但味道鲜美,还很滋养。还有两种利用霉做成的豆制品,豆豉和豆腐乳,也是又可口又滋养的食品。曹植的《七步诗》说:“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有人说他就是咏的制酱油。孔夫子喜欢吃酱,这是古书上有记载的,如果没有酱,他连饭也吃不下。可见制酱和制酱油都是很古老的方法。大豆是我国真正的土产,不像棉花来自印度,甘蔗来自南洋。大豆的种植方法和用大豆制作各种食品的方法,地地道道是我国的“国粹”,跟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一样值得赞扬。不知道提倡保存国粹的先生们可曾注意到他们天天要吃的大豆。按说,凡是国粹,单靠保存是不够的,还应该求其改进,求其发展。就说酱油吧,到如今已变成日本的国粹了。西洋人只知道酱油是日本人制的。抗战爆发前,我国还有很多留学生去日本学制酱油。日本人制酱油*早是从中国学去的,但他们把老方法改良了。他们用干净、明亮、通风的房间,代替了又黑又闷的房间;他们把房间里的温度湿度调节得很好,可以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制造。他们把黄霉种在大豆和面粉上,只消三天,黄色的霉就长满了。他们把大瓦缸放在温室里,使酱成熟得比让太阳晒更快。用句时新的话来说,就是什么都科学化了。这种科学化的酱油厂非常清洁,制造出来的酱油比用老方法制造的更香更鲜。所以在抗战爆发前,日本酱油畅销西洋各国和我国沿海各地。至于原料,他们用的还不都是咱们东北的大豆。四、豆油与豆饼豆乳、豆腐、酱、酱油,所利用的主要是大豆的蛋白质。咱们不要忘记,大豆还含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脂肪呢。这就是说,每五千克大豆中就有一千克是脂肪。大豆的脂肪通常叫作豆油。先把压碎了的大豆放在甑子里蒸熟,再用布包裹了压榨,就榨出油来了。旧式的油坊把一包包大豆放在大木槽里,在槽的一端用木槌打进尖劈形的木楔去,油就从槽的另一端流出来了。我国人常吃的油是豆油、菜油、麻油,而以吃豆油的人为*多。豆油也是出口的大宗,外国人把豆油买了去,用来制造油漆、印刷油墨、油布、雨衣,等等。布包裹着的大豆榨去了油,就成了豆饼。豆饼像木头一样坚硬,厚约三寸,直径两尺。通常用豆饼来喂猪和肥田,那实在把豆饼糟蹋了。因为在豆饼里,大豆优良的蛋白质还原封未动,还可以用来做豆腐,制酱油。五、豆芽的奇迹豆油里含着少量的维生素D。因此,吃豆油可以帮助咱们的骨骼和牙齿长得坚固。只是含量太少,不及鱼肝油那么见效。还有咱们缺少不得的维生素C,在豆芽中含量非常高。大豆中原来不含维生素C,但是在发芽的时候,维生素C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维生素C通常含在水果和蔬菜中,但我国的大部分地方,却半年以上不能栽蔬菜。食物中缺少了维生素C,咱们的血就会败坏,牙龈就会出血。幸亏我国各地的人都吃豆芽,豆芽为我们补充了维生素C。六、马尔萨斯人口论19世纪初,英国有个马尔萨斯写了一本《人口论》,书上有这样一段骇人听闻的话:“人口是随着时间以等比级数增加的,而粮食只以等差级数增加。人口的增加比粮食快,到后来,粮食的供给一定会非常困难。”他的话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口实。“我们人口太多,三个小岛容不下了,不得不到大陆上去找吃的,找用的。”日本侵略咱们中国,就用这样的话来诡辩。有一位生物学家打了一下算盘,他说:“粮食的供应既然越来越紧张,咱们吃动物的肉太不划算了。要猪长一斤肉,得喂它四斤粮食。咱们还不如直接吃粮食,至少可以减少一点儿缺粮食的威胁。”那么哪一种粮食可以代替肉类呢?前面不是说过了吗,**就是大豆。大豆和肉类一样有营养。并且,栽种大豆不必施肥,又省事,又省钱。你把大豆连根拔起来看过没有?大豆的根上长着一颗颗细小的瘤子。这些瘤子会制造肥料,不断地供给大豆,使大豆长得很茂盛。所制造的肥料,大豆还用不完,有好些留在土里。大豆收了之后,就在那块地里播种小麦、高粱或玉米,都会得到很好的收成。七、生物共生得到的启示大豆根上怎样会长小瘤的呢?咱们从小瘤切下薄薄的一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看到小瘤中有无数个“丫”字形的细菌。土壤中这种细菌很多,它*爱生长在豆类的根上。豆类的根一遇着这种细菌,就长起瘤来把它包住,好像特地造起新房子,欢迎客人来住。客人也真讲交情,它们很安分地在豆根上繁殖,并付出应付的房钱——肥料。细菌在豆根上找到了住处,大豆从根瘤里得到了肥料,两种生物像这样互惠互利地生活在一起,生物学上叫作共生。……
《科学王国漫步》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文,19岁写出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文等科普读物1000多万字。曾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科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电影《红绿灯下》(任导演)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科教片奖;《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根据叶永烈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华表奖”(即政府奖);科学杂文《首先要做“马”》《文与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入选全国统编中学语文课本;科学童话《圆圆和方方》、科学小品文《给自己写信的人》入选全国统编小学语文课本。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曹操》内容简介:★私家解析,不评价、不定义,这个曹操与你认识的不一样!作者从史料、诗文中一窥魏氏一族的真容,既还原了曹操
《B2B品牌战略》内容简介:本书是核心广告学系列教程。B2B品牌传播是关于品牌整合传播的全新理念和模式。本书对B2B的相关传播理论、
地理知识图册-地理知识必备图册 内容简介 《地理知识图册》以图为主,详细系统地介绍地理知识。图册涵盖与国防建设有关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地理...
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宇宙-小科学家训练营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讲述宇宙知识的少儿科普读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讲述相对专业的科学内容,能够启发和引导好奇心强的儿童去发...
德国亲子共读儿童百科:阅读鼠系列(第一辑共24册) 本书特色 《阅读鼠德国亲子共读儿童百科》是德国卡尔森(Carlsen)出版社的低幼认知系列。标识是一只红衣蓝...
《昆虫的社会》从古生物学到形式遗传学,从动物行为学到生物化学。对全世界的社会学同仁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基准,而作者恰
《裸眼观星》内容简介:★国内唯一主打“裸眼观星”的观星指南。不借用任何设备,仅以肉眼观察夜空中的奇特美景。这无疑是最便捷的
世界之最-(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从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出发,收录宇宙、地球、生物、人体、社会、艺术、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世界之“*”千余条。 大千世界里的神奇...
爆米花数学童话 图形和空间13:拿破仑的秘密武器-地图地图和符号 本书特色 拿破仑是法国著名的将军,几乎在所有战争中都攻无不克。他的威望越来越高,*终登上了王位...
交通工具馆-猫和老鼠科学馆-[注音版] 本书特色 这是*有意思的一本书——孩子*喜爱的猫和老鼠讲述*有趣的科普知识*奇妙、*有趣、*好看、*通俗的儿童科学普及读...
费加罗的婚礼-随书附赠原声歌剧CD 本书特色 FAB利益销售(简要阐述):1.F(Feature 特征):这套书有哪些特性(1)名家名作、传世经典集结。莫扎特、...
作者的《疯狂实验史》第一本出版后,反响和销售都很好。除了在瑞士和德国出版,还有英文版、荷兰版、瑞典版、韩国版、波兰版、意
《关西初识》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旅行中探寻日本历史文化、感知京都沉淀千年的典雅和从容的读本。两位作者撷取了冬、春两季分别到
时间简史-插图本 内容简介 史蒂芬·霍金生于1942年,他的生日恰好与伽利略去世的纪念日是同一天。他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系教授教席(这一职位曾由艾萨克·牛顿担...
十万个为什么-四 本书特色 《十万个为什么(4)》为哈利熊知识百科漫画系列丛书之一。十万个为什么-四 内容简介 简介《十万个为什么(4)》为哈利熊知识百科漫画系...
《交大记忆(第1辑)》内容简介:本书校史辑刊以“聚焦沧桑岁月,展示时代风貌,构建共同记忆,传承交大文脉”为宗旨,首辑精选交大
《金融业营改增》内容简介:自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金融业、建筑业
野兽出没的地方 本书特色 因为这本书,图画书成年了。美国**本承认孩子具有强烈情感的图画书。一个幻想故事,让我们认清,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的影子。获奖及推荐记录:...
谜语故事110则 内容简介 谜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伴随谜语流传着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旅途文化小丛书:谜语故事11...
科学全景图透视版 恐龙之谜 本书特色 翻开本书,我们对缤纷多彩的史前世界将不再陌生。书中通过大幅图片详细地展示了这个时期的各种恐龙——巨大的地震龙、可怕的霸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