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作者在不同载体和场合发表的短论、杂感、随笔及讲演稿,分为5个主题:艺术和人生、治学、美感、对前辈学者和北大校园生活的回忆以及推荐书单。作者通过本书向读者展现北京大学的人文传统和精神氛围,使读者感受这种传统和氛围的灵魂,体味其中高远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神圣性。
叶朗教授是继宗白华、朱光潜之后对中国传统美学贡献巨大的美学家。《燕南园海棠依旧》是叶教授筛选整理了在过去30年间于不同载体和场合发表的短论、杂感、随笔及讲稿等文章汇编而成的文集。语言干净通透,内容视角丰富,一字一句皆为浸满作者精神气质的平实话语。读者不但能够感受到北大百年传承的人文传统和精神家园,更能感受到作者独树一帜的治学理念。
“文风也是一个大问题。8年前,我就想编一本《文章选读》,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大学生、研究生。目的是提倡一种简洁、干净、明白、通畅、有思想、有学养、有情趣的文风。
1、文章要力求简洁,要干净利落。我们有些同学的文章有一个毛病就是啰嗦,拖泥带水,一句话来回重复说。有一次一位同学交给我一篇文章,前面三页其实只有一段话,但他写成三页。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简洁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风格。有一年我在香港,一家报纸的副刊约我写几篇专栏文章,每篇限定500字,不能多一行,也不能少一行。开始我觉得这种500字的文章很难写,写了几篇,感到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一般我们的文章*短也有一两千字,因为你要把一个问题说清楚,总得一两千字。现在你要在500字的限度内把一个问题说清楚,就要极其简洁,极其精练,要把多余的枝杈统统砍掉。但又不能砍得光秃秃的,只剩一根树干。也不能干巴巴的,一点味道都没有。文字虽少,包含的意蕴要很丰富,而且不能写得很匆忙,很局促,而应写得从容舒展。这就像篆刻艺术,只有很小一块地方,但是方寸之内,要有海阔天空气象。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也不妨试试写这种500字的文章,它可以推动你提炼思想、提炼文字,帮助你逐渐形成一种简洁的风格。
2、文章要通畅易晓。近20年学术界有少数人喜欢用一种艰深晦涩的句子,写一种谁也读不懂的文章。过去人们说,哲学家是把大家不懂的、深奥的道理用大家都懂的话说出来。现在有的人正相反,他们是把大家都懂的道理用大家都不懂的话说出来。他们以为这样可以显出自己有学问,却不知道他们是走入了一个“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误区。“五四”以来人文学科的一些大师,如蔡元培、胡适、闻一多、朱自清、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等人,他们的文章都极其明白通畅,毫无艰深晦涩的影子。明白通畅并不妨碍他们表达深刻的思想。像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的文字,极其准确,极其简洁,同时又明白通畅,真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些大师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治学生涯中会逐渐领悟到,简洁的风格和明白通畅的风格,都是文章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3、要有一种适度感和分寸感。文章中的议论、感想、引经据典,都不要过度。“过犹不及”。发表议论和感想过了度就成了装腔作势,卖弄才学。生动过了度就成了油滑。尖锐过了度就成了刻薄。我们有时看到有的知名作家也难免犯这种毛病,所以更应该引起警惕,要注意掌握分寸,掌握“度”。
4、要注意文章会显示你的人品。我们古人经常强调“文如其人”,强调文品、诗品、书品、画品和人品的统一,如清人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艺概》)因此,从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品,看出这个人的趣味、格调、胸襟、气象,看出这个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先生说,当年他**次到校长办公室见到蔡元培先生,就感到蔡先生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我们读蔡先生的文章,同样也会感受到这种气象。这是从蔡先生的精神境界发出来的。
——《谈读书和学位论文的写作》
……
“外面人到北大校园,首先想到要去看的往往是未名湖。但是了解一点北大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大校园里学术积淀*深厚的并不是未名湖,而是燕南园。在这里曾经住过许多学术大师,除了冯友兰之外,还住过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向达、翦伯赞、朱光潜、江泽涵、饶毓泰、冯定、王力、林庚、侯仁之……。正是这些学术大师的存在,构成了北京大学的一种人文环境,一种精神氛围。这种人文环境、精神氛围的灵魂,是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一种人生的神圣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冯友兰先生在九十高龄时对拜访他的学生说过的一段话。冯先生说:“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它为什么不灭呢?这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作为燃料添加进去,才使这笼真火不灭。”冯先生问:“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呢?”冯先生回答说:“他是欲罢不能。这就像一条蚕,它既生而为蚕,它就只有吐丝,‘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也是欲罢不能。”这“欲罢不能”四个字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种人生的神圣性。这四个字可以用来概括北京大学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氛围。
我们看,马寅初、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这些学术大师,他们的一生,哪一个不是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种人生的神圣性呢?
这些大师后来一个一个都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对北大精神的影响,他们对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燕南园海棠依旧》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美在意象》《中国美学史大纲》《胸中之竹》等,主要编著有《现代美学体系》《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等。
《国家人文历史》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荣获国家记忆“年度历史文化品牌”、第三届全国“百强...
鲁迅全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鲁迅全集》*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我...
人间词话(国学巨匠的世纪绝唱 经久不衰的传世经典) 本书特色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知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
《全球房地产》内容简介:房地产在全球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它是民生的保障、国民经济的支柱、财富的象征、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金
G-SZ-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师陀代表作--结婚 目录 师陀小传长篇小说结婚短篇小说谷过岭记人下人毒咒倦谈集落日光一片土宝库无言者果园城散文这世界劳生之舟谷之夜...
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 内容简介 《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内容简介: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代更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空前繁荣。不仅孕育了李...
《当代中国人权保障》内容简介:集中展示中国人权事业成就 全面解读中国人权保障举措 积极回应国际社会重大关切 深入分析人权保障改
希腊神话和传说-(全两册) 本书特色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若论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艺术性,流传范围的广泛,当首推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希腊...
去吧,摩西 本书特色 《去吧摩西》由福克纳所*,《去吧摩西》主人公艾萨克·麦卡斯林所属的麦卡斯林家族是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几大庄园主家族之...
脍炙英雄 本书特色 《脍炙英雄》为孔庆东2008年度新作结集。*生猛辛辣的杂文,针砭时弊,纵横古今中西,诙谐幽默,鲁迅之后,少有人及。本书大量篇幅以*大尺度畅谈...
茅盾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获首届国家图书奖。一、本套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二、入选的作者...
生命之树-心灵甘泉 本书特色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
《俄国现代派诗选(套装共3卷)》内容简介:俄国现代派是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俄国诗坛独领风骚的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未来主
《伪君子》(1664-1669)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这作。小说讲述了宗教骗子达尔杜弗以伪装的虔诚骗得富商奥尔贡的信任,成为他家的上宾...
以为不会想你 本书特色 《以为不会想你》是一本让人心变得柔软的书:无论是活泼憨萌、没有成为援助犬的伊都,还是乖巧听话的援助犬茱萸,都非常惹人怜爱。它们的成长经历...
中国新诗总系(全十卷)-1917-2000 本书特色 《中国新诗总系(套装全10卷)》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诗总系(全十卷)-1917-2000 内容...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汤一介乐黛云随笔 本书特色 《连理文丛》别出心裁,收入广大读者敬重的夫妇作家、夫妇学者有特色的代表作品,以散文随笔为主,让读者品评作品...
舒婷诗精编 本书特色 舒婷的诗歌是朦胧派诗歌创作的代表,本书精选了舒婷*具有代表性地诗歌一百多篇。这些诗歌善于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这些句式便于表现...
雅舍散文全集 本书特色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
伊利亚随笔选(插图本) 本书特色 太阳,天空,微风,独自漫步,夏天的假日,田野的绿意。可口的鱼汤肉汁,社交往来,举杯共欢,烛光点点,炉边清谈,无伤大雅的虚名浮利...